第52章 坦然麵對生活(3)(3 / 3)

所以,節儉的惟一有效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錢全部存入銀行,而且最好存到一家離你的住處遠一點的銀行。這樣一來,等你要用錢時就必須到那家很遠的銀行去取,這時你就會考慮這筆花銷是否值得?能否節省?

富蘭克林這樣說:“致富的惟一方法就是賺得多花得少。”他還說:“如果你不想因有人討債而氣惱,想不受饑餓和寒冷的痛苦,那麼你最好和忠、信、勤、苦四個字交朋友。同時,不要讓你賺得的任何一分錢從你的手中輕易地流走。”

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到印刷廠裏去學習技術。其實,他的家庭經濟狀況很好,他父親要求他每晚必須住在自己家裏,但要他每月付給家裏一筆住宿費。一開始,那個年輕人覺得這樣太苛刻了,因為他當時每月的收入,就剛夠支付這筆住宿費。但是,幾年以後當這個年輕人自己準備開設印刷廠的時候,他的父親把那年輕人叫到跟前,對他說:“好孩子,現在你可以把每年陸續付給家裏的住宿費拿回去了。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你積蓄這筆錢,並非真的向你要住宿費。好啊,現在你可以拿這筆錢去發展你的事業了。”那年輕人至此才明白父親的一番苦心,對父親的聖明感謝不盡。如今,那青年人已經成了美國一家著名印刷廠的老板,而他當年的同伴們卻因自小就揮霍無度,如今仍然窮苦不堪。

以上所述是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真實故事。它給你的啟示是:惟有養成儲蓄的習慣,將來才有希望享受到成功與財富。

如今,仍然有許多青年人認為節儉是一種很不體麵的行為,這真是一種荒唐不堪的觀念。為什麼一定要把金錢胡亂揮霍掉呢?這難道就算體麵嗎?如果我們能把每一塊錢都用在最恰當的地方,不是更“體麵”嗎?茫茫宇宙中沒有一樣東西是無用的,是可以隨便糟蹋的,那麼對於寶貴的金錢,我們難道可以這樣隨隨便便地胡亂糟塌嗎?

你須明白一個道理:節儉其實是一件很簡單、極容易的事情,誰都可以立即去實行。您願意處在窮困的境地嗎?你願意讓債主時時來逼你還錢嗎?你願意因負債而坐牢吃苦嗎?你願意一生屈居人下、不得翻身嗎?你當然不願意,那麼你就一定要養成這個簡單易行的節儉習慣。

一部著名小說裏有一段話說得很有意思:“寧願因饑餓而倒地,也不要去向人借錢!”是啊,暫時忍受一下饑餓、寒冷和貧困,犧牲暫時的一些快樂與幸福,又有什麼要緊?千萬不能為了圖一時的享受,而拋棄了光明的前途,把廉恥踩在腳下,使信用喪失殆盡,使誌氣消磨,使名譽敗壞,使人格斷送,這就會使你的生命像駛入漫無邊際海洋的一葉孤舟,失去方向。

俗話說得好:“節儉是你一世受用不盡的財富”。反之,一個負債累累、愁容滿麵的人,是無權享用這一巨額財富的。對於那種人,大家也都得小心回避才好。因為他可能會跑來侵蝕你的精力,消磨你的誌氣,會損害你的意誌、你的事業、你的職位及使你成功的一切因素,所有這些有利的東西都可能被它破壞殆盡。

不要讓憂慮占據你的思想

在圖書館、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憂慮而精神崩潰,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享受這種“奢侈”。

我水遠也忘不了幾年前的那一夜。我班上的一個學生馬利安·道格拉斯告訴我們,他家裏遭到不幸的悲劇,並且是兩次。第一次他失去了他的五歲的女兒,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他和他的妻子,都認為他們沒有辦法忍受這個打擊。可是,禍不單行“十個月以後,上帝又賜給我們另外一個小女兒——而她隻活了五天也死了。”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人幾乎無法承受。“我承受不了,”這個做父親的告訴我們說,“我睡不著,吃不下,也無法休息或是放鬆。我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信心盡失。”最後他去看了醫生。一位醫生建議他吃安眠藥,另外一位則建議他去旅行。他兩個方法都試過了,可還是沒有一個方法能夠對他有所幫助。他說:“我的身體好像被夾在一把大鉗子中,而這把鉗子愈夾愈緊,愈夾愈緊。”那種悲哀給他的壓力——如果你曾經因悲哀而感覺麻木的話,你就知道他在說些什麼了。

“不過感謝上帝,我還有一個孩子——一個四歲大的兒子,他使我們得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一天下午,我呆坐在那裏沉浸在悲哀中的時候,他問我:‘爸爸,你肯不肯為我製造一條船?’我實在沒有興致去造那條船。事實上,我根本就沒有興致做任何事情。可是我的兒子是個很會纏人的小家夥,我不得不順了從他的意思。

“造那條玩具船大約花了我三個鍾頭。等到船弄好之後,我發現用來造船的那三個小時,是我這幾個月來第一次有機會放鬆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