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新女性把個人的自覺抑沒了,來學那舊式女性的盲目的生活,減卻自己的苦痛嗎?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們也許在這樣想。什麼“女子教育應以實用為主”,什麼“新式女子不及舊式女子的能操家政”,種種的呼聲都是這思想的表示。但我們斷不能讚成此說,舊式女性因少個人的自覺,千辛萬苦都於無意識中經過,所感到的苦痛不及新女性的強烈,這種生活自然是自然的,可是與普通的生物界有何兩樣!如果舊式女性的生活可以讚美,那麼動物的生活該更可讚美了。況且舊式女性也未始不感到苦痛,這俗謠中所謂“忙”,不都是以舊式女性為立場的嗎?
一切問題不在事實上,而在對於事實的解釋上。女性的要為妻為母是事實,這事實所給於女性的特別麻煩,因了知識的進步及社會的改良,自然可除去若幹,但斷不能除去淨盡。不,因了人類欲望的增加,也許還要在別方麵增加現在所沒有的麻煩。說將來的女性可以無苦地為妻為母,究
chapter ①
Dui ZhEHua Duo Ge Chang
藍天下最動聽地喊
Lan Tian Xia Zui Dong Ting DE Han Shu Qing Mei Wen
抒情美文
是夢想。
我不但不希望新女性把個人的自覺抑沒,寧願新女性把這才萌芽的個人的自覺發展強烈起來,認為妻為母是自己的事,把家庭的經營,兒女的養育,當作實現自己的材料,一洗從來被動的屈辱的態度。為母固然是神聖的職務,為妻是為母的預備,也是神聖的職務。為母為妻的麻煩不是奴隸的勞動,乃是自己實現的手段,應該自己覺得光榮優越的。
“我有男子所不能做的養小孩的本領!”
這是斯德林堡某作中女主人公反抗丈夫時所說的話。斯德林堡一般被
稱為女性憎惡者,但這句話卻足以為女性吐氣。我們的新女性,應有這樣
自覺的優越感才好。
苦樂不一定在外部的環境,自己內部的態度常占著大部分的勢力。有花草癖的富翁不但不以晨夕澆灌為苦,反以為樂,而在園丁卻是苦役,這分別全由於自己的與非自己的上麵,如果新女性不徹底自覺,認為妻為母都不是為己,是替男子作嫁,那麼即使社會改進到如何的地步,女性麵前也隻有苦,永無可樂的了。
心機一轉,一切就會變樣。《海上夫人》中,愛麗妲因丈夫梵格爾許伊自決去留,說“這樣一來,一切事都變了樣了!”伊就一變了從前的態度,留在梵格爾家裏,死心塌地做後妻,做繼母。這段例話通常認作自由戀愛的好結果,我卻要引來作心機一轉的例。梵格爾在這以前並非不愛麗妲,可是為妻為母的事,在愛麗妲的心裏,總是非常黯淡。後來一轉念間,就“一切都變了樣了!”所謂“煩惱即菩提”,並不定是宗教上的玄談啊!
婦女解放的聲浪在國內響了好幾年了,但大半都是由男子主唱,且大半隻是對於外部的製度上加以攻擊。我以為真正婦女問題的解決,要靠婦女自己設法,好像勞動問題應由勞動者自己解決一樣。而且單攻擊外部的製度,不從婦女自己的態度上謀改變,總是不十分有效的。老實說,女性的敵就在女性自身!如果女性真已自己覺得自己的地位並不劣於男性,且重要於男性,為妻,產兒,養育,是神聖光榮的事務,不是奴隸的役使,自然會向國家社會要求承認自己的地位價值,一切問題應早已不成問題
了。唯其女性無自覺,把自己神聖的奉仕認作屈辱的奴隸的勾當,才致陷
入現在的墮落的地位。
然也不能反對。但我認為無論男性如何強暴,女性真自覺了,也就無法抗衡。但看娜拉啊!真有娜拉的自覺和決心,無論誰做了哈爾茂亦無可奈何。娜拉在以前未能脫除傀儡衣裝,並不是由於哈爾茂的壓迫,乃是娜拉自身還缺少自覺和決心的緣故。“小鬆鼠”“小鳥兒”等玩弄的稱呼,在某一意義上可以說是娜拉甘心樂受,自己要求哈爾茂叫伊的啊!
正在為妻為母和將為妻為母的女性啊!你們正“忙”著,或者快要“忙”了。你們現在及較近的未來,要想不“忙”是不可能的。你們既“忙”了,不要再因“忙”反屈辱了自己,要在這“忙”裏發揮自己,實現自己,顯出自己的優越,使國家社會及你們對手的男性,在這“忙”裏認識你們的價值,承認你們的地位!
chapter ①
Dui ZhEHua Duo Ge Chang
春
◎[中國]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麵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裏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它領著我們上前去。
(原載朱文叔編《初中語文讀本》第1冊1933年7月版)
chapter ①
Dui ZhEHua Duo Ge Chang
海.燕
◎[中國]鄭振鐸
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積伶積伶,加上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的翅膀,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一隻小燕子。當春間二三月,輕颸微微的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固的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時,那些小燕子,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小燕子帶了它的雙剪似的尾,在微風細雨中,或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聲,已由這裏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了。再幾隻卻雋逸的在粼粼如轂紋的湖麵橫掠著,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麵一下,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的蕩漾了開去。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閑散的憩息於纖細的電線上——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杆,幾痕細線連於杆與杆間,線上是停著幾個粗而有致的小黑點,那便是燕子,是多麼有趣的一幅圖畫呀!還有一家家的快樂家庭,他們還特為我們的小燕子備了一個兩個小巢,放在廳梁的最高處,假如這家有了一個匾額,那匾後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來住了,第二年,我們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對,它們還要來住。
“燕子歸來尋舊壘。”
還是去年的主,還是去年的賓,他們賓主間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
然的有幾家,小燕子卻不來光顧,那便很使主人憂戚,他們邀召不到那麼
雋逸的嘉賓,每以為自己運命的蹇劣呢。
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曾使幾多的孩子們歡呼著,注意著,沉醉著,曾使幾多的農人們市民們憂戚著,或舒懷的指點著,且曾平添了幾多的春色,幾多的生趣於我們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離家是幾千裏,離國是幾千裏,托身於浮宅之上,奔馳於萬頃海濤之間,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
這小燕子,便是我們故鄉的那一對,兩對麼?便是我們今春在故鄉所見的那一對,兩對麼?
見了它們,遊子們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輕煙似的,一縷兩縷的鄉愁麼?
海水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海波是平穩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樣,偶有微風,隻吹起了絕細絕細的千萬個粼粼的小皺紋,這更使照曬於初夏之太陽光之下的、金光燦爛的水麵顯得溫秀可喜。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隻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平貼於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天空!我們倚在青色的船欄上,默默的望著這絕美的海天;我們一點雜念也沒有,我們是被沉醉了,我們是被帶入晶天中了。
就在這時,我們的小燕子,二隻,三隻,四隻,在海上出現了。它們仍是雋逸的從容的在海麵上斜掠著,如在小湖麵上一樣;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一打,也仍是連漾了好幾圈圓暈。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飛著飛著,不會覺得倦麼?不會遇著暴風疾雨麼?我們真替它們擔心呢!
小燕子卻從容的憩著了。它們展開了雙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麵上了,雙翼如浮圈似的支持著體重,活是一隻烏黑的小水禽,在隨波上下的浮著,又安閑,又舒適。海是它們那麼安好的家,我們真是想不到。
在故鄉,我們還會想象得到我們的小燕子是這樣的一個海上英雄麼?
海水仍是平貼無波,許多絕小絕小的海魚,為我們的船所驚動,群向遠處竄去;隨了它們飛竄著,水麵起了一條條的長痕,正如我們當孩子時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麵所劃起的長痕。這小魚是我們小燕子的糧食麼?
小燕子在海麵上斜掠著,浮想著。它們果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麼?啊,鄉愁呀,如輕煙似的鄉愁呀。
chapter ①
Dui ZhEHua Duo Ge Chang
致韓斯卡夫人
◎[法國]巴爾紮克
對於生活中的巨大不幸,友情本應該是一種有效的慰藉。可為什麼它反而使這些不幸變得更加深重?昨夜,讀您最近來的信時,我悶悶不樂地尋思這事兒。首先,您的憂愁深深地感染了我;其次,信裏流露了一些傷人的情緒,含有一些使我傷心的話語。您大概不知道,我心裏是多麼的痛苦,伴隨我文學生涯中第三次失敗的,是多麼可悲的熱情。1828年,我第一次遭受失敗時,不過二十九歲,而且還有一位天使在我身邊。今天,在我這個年紀,一個男人不再能產生被保護的親切感覺。因為接受保護是年輕人的事,而且,愛情幫助年輕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對於一個距四十歲比距三十歲更近的人,保護就是一種不敬,就是一種侮辱。一個無能的,在這種年紀還沒有財源的人在任何國家都會受審判。
9月30日,我從所有希望的峰巔上跌落下來,把一切都完全拋棄,躲到了這裏(夏約),住在於勒·桑多以前住過的屋頂室。在我一生之中,這是第二次被完全的、出乎意料的災難弄破產。我既為前途擔心,又感到孤寂難熬。這一次,我是孤身一人,落到這步孤獨的田地的。不過,我仍愉快地想,我至少整個兒留在幾顆高貴的心裏吧……可就在這種時候,您這封如此憂愁、如此沮喪的信到了。我是多麼迫不及待地抓起它的呀!待到讀完,我把它和別的信捏在一起,又是多麼地氣餒!之後,我讓自己小睡了一會兒。我緊盯著您最後的幾句話,就像被激流衝走的人抓住最後一
根樹枝。書信具有一種決定命運的能力。它們擁有一股力量,是有益還是有害,全憑收信人的感覺。它們就是在這些感覺上愚弄我們。我希望在兩個彼此確信是朋友的人——例如我們——之間,有一種約定的標記,隻要一看信封,就知道信裏麵是洋溢著歡樂,還是充滿了歎怨。這樣,就可以選擇讀信的時刻了。
我雖然沮喪,卻沒有驚呆。我還沒喪失勇氣,比起我遭受的別的災難,被拋棄的感覺、孤寂的感覺更使我痛苦。我身上沒有半點利己主義的打算。我必須把我的思想,我的努力,我的所有感情告訴一個人。不如此,我就沒有力量。如果我不能把眾人放在我頭上的花冠獻在一個人腳下,那我就不要花冠。我向那些流逝的,一去不返的歲月作的告別,是那麼長,那麼惆悵!那些歲月既未給我百分之百的幸福,也未使我完完全全地倒楣。它們讓我生存,一邊冰冷、一邊灼熱地生存。現在,我覺得僅是由於責任的意識,我才活了下來。我一走進現在待著的屋頂室,就相信我會累得精疲力盡,死在這裏。我認為辛苦的工作我能忍受,無所事事卻受不了。一個多月來,我半夜起床,到下午六點才躺下。我強迫自己隻食用維持生存必不可少的東西,以使自己的頭腦不為消化所累。因此,我不僅感到了我無法描寫的虛弱,而且由於大腦深受生活的影響,常常混亂發暈。有時,我失去了垂直的辨別力。這是小腦的毛病。睡在床上,我覺得腦袋掉在左邊或右邊了,起床時,腦袋裏又好像壓著一個巨大的重物。現在,我明白完全的禁欲和浩繁的工作怎樣使帕斯卡老看到身邊洞開著深淵,從而使他時刻在左右各放一張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