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厚”之間謀新政
特稿
作者:付雁南
· 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超過七成的省份提出縮減餐飲支出,17個省份明確會議餐飲形式為自助餐,河南更明確,取消了小火鍋。
中央“八項規定”頒布後,節儉新風吹遍了地方兩會,今年的地方兩會比以往樸素簡單。據報道,截至1月29日,全國31個省份均已召開地方兩會,全部不擺鮮花、不鋪紅地毯、出行不封路。如果把目光移到會議的“裏子”時又會發現,會議的內容不僅沒有因此縮水,反而變得更加厚實了,代表委員們不再長篇大論地發指示、提要求,發言內容變得更加務實。
一位呼和浩特市民,剛剛在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團的駐地酒店裏請朋友吃了頓晚飯。他發現,這個曾經一到兩會就閉門謝客的地方,如今隻需通過一道簡單的安檢門,就能輕鬆進入。
一位浙江省政協委員,頭一次在通往會場的大巴車上遇到了紅燈。曾經的封路、交通管製措施被取消了,乘車赴會的代表委員們和出租車、私家車一起等待紅燈,半路還遭遇了一場小小的“堵車”。
一位上海網友,無意間在新聞裏發現,市人大分組討論的場景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光看照片,簡直不知道在開什麼會。”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說。
從外在的“麵子”來看,地方兩會,比以往顯得樸素簡單。
節儉新風也改變了代表委員吃、住、行的各個方麵。在上海,半數代表委員選擇搭乘公共交通前往會場;在寧夏,整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隻在集體聽報告時用過一次車,其他時候,他們每天隻能步行從會場回到駐地。
1月23日,江西省長鹿心社和其他代表委員一起排隊,吃起了自助餐。省長當天的午餐包括一杯白開水、一個窩窩頭、一些素菜,還有一小碟水果。
據報道,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超過七成的省份提出縮減餐飲支出,17個省份明確會議餐飲形式為自助餐,河南更明確,取消了小火鍋。
上海兩會的紙質文件簡報印發數量比去年減少10%,陝西兩會的工作人員比去年壓縮了30%——顯然,地方兩會的“麵子”變薄了。
而與此同時,會議的內容反而變得更加厚實了。
香港《文彙報》記者在28日的報道中記錄了四川兩會的幾場討論:代表們不再用“表態式發言”應付差事,而是深思熟慮、有備而來地討論,如何破解微型企業融資難題,如何推動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或者如何促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這位記者隨後評論說:“一個切身感受是,花架子少了,實在內容多了,代表委員們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行使職責的熱情也高漲了。”
在寧夏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不再長篇大論地發指示、提要求,發言內容簡潔而務實。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山西兩會中:代表發言不再“穿鞋帶帽”地表示感謝,而是簡單深入地討論農民看病難、改善礦區環境等民生問題,並且坦率提出改進意見。
這些撲麵而來的會場新風,帶來的效益顯而易見。在河南,政協委員高九思發現,原本書麵提交的委員提案,今年全部改以電子版的形式提交。
一組公開報道的數據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會議、山東省人大會議的經費都比去年壓縮20%,寧夏政協會議的開銷,減少了14.5萬元。
和這些“麵子”改善同步的,還有會議“裏子”實實在在的提高。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丁祖年透露,本屆浙江省兩會,人大共收到35件議案,669件建議、批評和意見;政協收到了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見建議860件,經提案審查委員會審查,立為提案822件。他特別強調:“這在曆次浙江省人代會中是最多的一次。”
山東省人大代表於安玲更為直觀地描述了自己感受到的變化:今年的山東兩會沒有任何宴請,沒有集體會餐,也沒有聯歡活動。
她說:“兩會沒必要太注重形式,把建議帶到會上,把會議報告審議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