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一九三六年陰曆元旦,廈門)
丏因居士道席:
前複二明信,想悉收到。昨今二日,書寫十件,附郵奉上。自今日始,為僧眾講律,約至舊四月八日圓滿。其餘諸紙,擬俟講畢再加墨也。是間氣候和暖,桃榴桂菊等一時並開,幾不知其為何時序矣。謹陳,不具。
演音啟舊元旦夕
此函將發,獨奉手書,誦悉一一。承施景印墓碣,甚感!南山律苑學侶約十五人,乞再寄下十五冊。別所需者,由洽法師函達。附白。舊正月三日。
十一(一九三六年陰曆四月二十三日,廈門)
丏因居士道席:
惠書誦悉。將來共出幾輯,似未可預定。若無有銷路,主事者厭倦,即出二輯為止。否則可以續出。每輯之形式不同,未可分類標寫部名(如經論等。此事前曾再四躊躇,以不標為妥,恐以後發生困難)。如第一輯所選者,以短,易解,切要,有興味,有銷路為標準,但如此類之佛書實不可多得。故第二輯以下須另編輯。且擬每輯變換麵目,以引起讀者之興味也。第二輯擬專收音所輯編者三十種。第三輯擬專收佛教藝術(舊輯《華嚴集聯》可編入。餘可以編輯數種,此外由同人分任。共三十種)。所預定者大致如是。第一輯所收者經論雜集之部類略備。第二輯多為警策身心克除夕氣之作。第三輯為佛教藝術。以後若續出者,每次變換麵目。每兩年出一輯。或全輯總售,或又零冊分售。前定名曰《佛學叢書》,似範圍太廣大。今擬酌定曰《佛籍(典)小叢刊(刻)》,未知可否?乞裁酌之。定名之後,乞以示知,再書寫簽條及序言奉上也。
近自扶桑國請到佛像書數十冊(及古版佛書近千冊,多為希有之珍本),略為研求,乃知是為專門之學,未可率爾選擇評論。第一輯、第二輯擬不用佛像,將來倘第三輯《佛教藝術》出版,可以多列諸像,附以說明也。
裴相《發菩提心文序》第十五行非“速行”也,應作“迷行”也。未頁第七行普願大眾以下應提行另起。又第十三行啟發以下之文宜與上行連續,不可提行。
年譜在世之時不可發表。幼年諸事,擬與高文顯君言之(廈門大學心理係學生,與廣洽師至契)。
去歲仲冬大病,內外症並發,為生平所未經曆(臥床近兩月,俗謂九死一生)。內症至季冬已愈,外症延至本月乃痊。此次大病,自己甚得利益。稍暇擬記寫之。
以後惠書,乞寫廈門南普陀寺養正院廣洽法師轉交弘一。不久擬移居古浪嶼,但信件仍由廣洽法師轉送來。其尋常信件,由彼代複,或退還也。謹複,不宣。法華卷已收到,感謝!
演音疏四月廿三日
十二
(一九三六年陰曆六月十九日,廈門)
丏因居士道席:
惠書誦悉。前函未收到,以後若有要事以掛號為妥。簽題及序文奉上。前月所擬第二三輯編訂法,乃一時之理想。近為詳思,殊難實行(且將來有種種困難)。將來編第二輯時,仍擬與第一次大致相似,先列短篇之經律論(律論或缺)譯本,後列此土撰述,凡拙作及藝術等文酌選數種附於其後。第三輯以後,亦爾。如此變通辦法,未知可否?乞與書局主事商之。便中示複為禱。所寄日本書三部,已收到。謹複,不備。
演音疏六月十九日
十三
(一九三七年陰曆六月五日,青島)
丏因居士道鑒:惠書誦悉。承施石垂箋、羊毫,已收到。敬謝!
叢刊續輯,擬俟秋涼返廈門時編定,因是間無書籍可檢尋也。
拙書聯幅等,約於旬日後遞奉。其中有上款者數種,其餘乞仁者與沈知方居士分受,轉贈善友可耳。旬日後郵奉聯幅等時,附講稿二種(《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及《南閩十年之夢影》),皆在養正院所講者(去年正月及今年二月)。
養正院創辦於三年前,朽人所發起者教育青年僧眾。今複或將與他院合並。養正之名,難可複存。此二講稿可為養正院紀念之作品,為朽人居閩南十年紀念之作也。唯筆記未甚完美,擬請仁者暇時為之潤色,(多多刪改無妨,因所記錄者亦不盡與演詞同也),並改正其訛字、文法及標點。題目亦乞再為斟酌(“青年佛徒”等),更乞仁者為立一總名。即以此二篇講稿合為一部書。雖非深文奧義,為大雅所不取,或亦可令青年學子瀏覽,不無微益也。此講稿擬別刊行。世界書局或欲受刊者,廣洽法師處存有數十元,願以附印也。又擬請仁者撰序及題簽,以為居南閩十年之紀念耳。謹陳,不宣。
演音疏六月五日
十四
(一九三八年陰曆正月十九日,泉州草庵)丏因居士慧鑒:
惠書誦悉。爾來身心疲勞,擬於明日始,在此掩室數月靜養。屬題塔經,俟後興致佳時寫奉。
近有講稿一篇,擬列於前二篇後,共三篇,題曰《養正院親聞記》。能於舊曆己卯明年付印為宜。明年朽人世壽六十,諸友人共印此書,亦可惜為紀念也。前寄上之印資數十元,為養正院師生等所施者,亦乞加入,並將姓名載於卷末。又奉化丁居士亦願施資,附寫介紹箋一
紙,將來由仁者致函通知可也。印刷之格式,如去秋晤麵時所談。
演音啟正月十九日
養正院師生等施資者姓名(此人名務乞列入卷末,因經手募資人可有交代也):佛教養正院前教導釋廣洽、高勝進,學僧釋盛求、瑞伽、賢範、賢悟、傳深、傳揚、廣根、道香、妙廉、妙皆、廣慎、善琛、傳聲、心鏡、瑞耀、如意、靜淵、離塵、智靜、廣餘,及護法王正邦、陳宗泮、施烏格、曾珠娟。共助印資□十元(此數目已忘記,乞填入)。以後通信,乞交與夏丏尊居士便中附寄。因掩關期內,僅收複居士之信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