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徐州市社會生活方式城鎮化狀況比較分析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也在發展轉變。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城鎮化和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因此,采用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會保障覆蓋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氣普及率、各項民生及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支出等指標作為社會生活方式城鎮化的衡量指標。2013年徐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0萬元,比上年增加16.3%,全市恩格爾係數為3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3.61億元,,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08.2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52.95萬人,覆蓋麵均超過了95%;城鎮登記失業率不高於2.14%;城市用水普及率達99.4%、城市燃氣普及率達82.2%。2013年徐州市用於各項民生及社會事業發展的支出總計455.82億元,在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中的比例為77.8%,比2012年高出1.2%。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2.55億元,教育支出125.15億元,醫療衛生支出44.13億元,同比依次增長23.8%、12.2%和12.0%。
2013年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56萬元,食品支出比例是33.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04.17億元;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為98.3%;城鎮醫療保險覆蓋率為98.1%;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7%;用水和燃氣普及率分別達99.3%和93.2%。同期,南京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2.88億元,教育支出1125.89億元,醫療衛生支出48.52億元。
徐州市在社會發展指標中,與南京市相比部分指標差別較小,徐州市近年來的民生投入不斷加大,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進一步得到了保障,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社會建設的質量水平相對較好。
(四)徐州市城鎮化土地(空間)發展水平比較分析
伴隨著人口向城鎮的集聚,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城鎮基礎設施在總量上有所擴大,且在人均占有率方麵也有所變化。因此,選取城市人口密度、建成區麵積和人均鋪裝道路麵積作為空間城鎮化的指標來衡量徐州市城鎮化土地空間發展水平的現狀。2013年,徐州市城市人口密度1055人/平方公裏,城市居民人均占用建成區麵積(包括道路、林地等基礎設施用地)167.94平方米,城鎮人均擁有道路麵積 21.5平方米。同期,江蘇省城市人口密度2002人/平方公裏,城鎮居民人均占用建成區麵積(包括道路、林地等基礎設施用地)73.25平方米,城鎮人均擁有道路麵積22.4平方米。經對比可見,徐州市在城鎮化過程中人均占地麵積明顯髙於江蘇省的水平,土地利率相對較差,城市建設攤子輔得大,城鎮空間擴張過快。
從上述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可以看出,目前徐州市城鎮化率和城鎮建成區麵積都有了較快的提高,城鎮發展主要體現在量的增長上。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城鄉二元結構、經濟發展差異、城鎮社會保障體製、城鎮空間結構等質的影響因素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城鎮化發展質量水平在與江蘇省全省相比處於中遊。總體來講徐州市的城鎮化發展質量有待進一步增強,未來徐州市需要探索一條具有適合自身的、以人為本、產城互動、城鎮體係完善、社會公平正義、生態優美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