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偷襲動手(1 / 3)

方笑語的神色絕算不上好看。她現在幾乎已經可以百分百的肯定,他爹一定是出事了。

自從從軍一來,從最底層的小兵一路摸爬滾打成了將軍,對於戰場之事,沒有人會比他爹更加的謹慎小心,也更加的懂得‘命令’的重要性。

從皇帝的話來看,他爹‘不小心’知道了對方大將的下落,想要在他與城下的敵軍會和之前先行設伏,將對方大將徹底的留下,所以帶領精兵五萬擅自出城,甚至不管太子的強烈反對,一味自負,最終帶著五萬將士離開,但卻再也沒有回來。

這個故事乍一聽似乎是他爹對於自己太過自信導致了功敗垂成,害死了五萬將士,又或者是他爹做了逃兵,做了叛徒,帶著五萬將士消失了。可仔細想來卻是漏洞百出。

首先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是所謂太子的強烈反對,是她家方大將軍的不管不顧。

太子雖是儲君,是未來的皇上,可現在畢竟還隻是太子而已。

此次太子隨軍出征,無論是梅貴妃的陰謀也好,亦或是皇帝的算計也好,又或者是太子自己想累積軍功希望在軍中能夠擁有話語權也好,可他的身份也隻是‘隨軍’而已。

不是將軍,不是監軍,根本沒有任何的指揮權,充其量就是個去看熱鬧鍍金的,他以什麼立場來‘強烈反對’?

她家方大將軍才是真正的大將軍,整個北燕就是他的陣地,整個鎮遠軍就是他的手腳臂膀,他就是北燕的最高指揮官,他的話就是當之無愧的軍令,他要去伏擊一個人,別說親自動手,就算是吩咐手下任何一何人前去都不會是問題,可太子竟然會‘強烈反對’?

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溫室花朵,竟然在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將麵前瞎指揮?

她方笑語第一個就不信。

雖然對於此次太子隨軍出征一事她一直就埋怨太子是個拖油瓶,可以太子的為人,不該自己插嘴的事他絕不會瞎擺太子的架子。

他自己再清楚不過,在葉書成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的險境下,方劍璋的五十萬鎮遠軍的支持對他而言有多麼重要。在軍中有了話語權,地位才會更加穩固,而對於他一個戰場菜鳥來說,快速在戰場累積軍功讓將士對他有好感的最好辦法就是無條件支持方劍璋的行動。

方劍璋是魯莽之人嗎?不,絕不是。否則他不會一步一步爬到如今的位置。

對於一個書生而言,骨子裏的傲氣絕不能棄,即便是太子也一樣。身為北燕守將,身為鎮遠軍的大將軍,即便麵對的是太子,未來的儲君,也絕不會任由一個外行人來瞎指揮他的軍隊,因為他深知這樣隻會讓他的將士置身於險境之中。

何況他們的身邊還跟著一個葉西辭。

先不說葉西辭是她爹的乘龍快婿,他還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而葉西辭這個人絕不是個衝動之人,不會任由太子奪了他爹的權利,因為他明白,外行人指揮內行人,這是戰爭的大忌。

太子既要累積軍功,就絕不能得罪她爹,否則就是跟五十萬鎮遠軍過不去。一旦惹怒了她爹,致使他爹投靠了葉書成,或者幹脆中立,兩不相幫,對於太子的地位來說是一個絕大的打擊。

何況,北燕被梅蒼雲這個老狐狸安插了不少棋子。從她爹和葉西辭出發到北燕才多長時間,能不能先將北燕的內患解決都是個問題,這個時候太子和他爹又怎麼會鬧這樣的別扭甚至反目成仇?

這其中定然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幕發生。而她爹的失蹤,其中全是蹊蹺。

可是最令方笑語不安的,是他明明就派了月影司的人一路跟著,但北燕方麵卻並沒有傳來有用的消息,反倒都是些亂七八糟雞毛蒜皮的小事,來混亂絲竹的視線。

如果她爹失蹤了,那麼月影司的人又去了哪裏?這麼大的事為何卻無一人傳書稟報?北燕究竟發生了什麼?她爹又是不是真的失蹤了?

可如果是假的,皇帝收到的奏報豈非是欺君?

太子沒這個膽子。她爹那種老頑固更不會欺君罔上。

皇帝一直注意著方笑語的神情,他眼見著方笑語在聽完他的話之後神色飛快的變幻著,皺眉、不解、疑惑甚至殺機,可就是沒有舒展過。他直覺上覺得方笑語並不知道此事,甚至於比他都要對此感到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