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他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他覺得幕後有一個推手,一直在引導此事。可奇怪的是,這布局並不嚴密,也不牢靠,反倒漏洞百出,極容易讓人起疑。既如此,布下此計又有何意義?
再者說,方劍璋身經百戰,對於該如何處置城下的流沙國軍隊定然有著自己的一套想法。身為北燕的最高指揮官,別說伏擊對方一個大將,就是拉著全城的軍隊出去和對方混戰那也是他的權力。在這方麵,他從來都沒有限製他的臨陣指揮權。僅僅是帶著五萬將士去伏擊對方大將,太子為何會強烈反對?這與他印象裏的兒子實在是太過不同。
可是,這個結論不僅僅是他收到的折子上如此寫著,跟西辭這孩子所言也都全部吻合。甚至於西辭的話裏,對於方劍璋的孤注一擲是也頗有怨言,明顯可以聽出他對方劍璋有所不滿。雖然他覺著這不滿有一種奇怪的情緒在其中。
這大概也是葉西辭始終不敢麵對方笑語的原因之一。畢竟無論怎麼說,方劍璋也是他的嶽丈,而他卻似乎站在了方劍璋的對立麵,這會讓方笑語如何想?
皇帝的神色明滅不定,卻並未催促方笑語做出解答。
方笑語萬分複雜的看了葉西辭一眼,隨後對皇帝道:“請皇上允許臣女問西辭幾個問題。”
“你問吧。”皇帝擺手,並不阻止。
方笑語這才將臉轉過,對著葉西辭,不在意葉西辭那欲言又止的態度,問道:“西辭,我爹帶著五萬將士離開時你可在場?”
“我在。”葉西辭點頭,隨即道:“我一直都跟在方將軍的身邊,幫他處理一些瑣事。方將軍也有意提拔,從不吝嗇指教。可是,有一日,方將軍突然收到一封密報,對方大將要經過一條近路,與北燕城下的流沙國大軍會合。那大將親自護送著糧草前來,方將軍便起了伏擊他奪取糧草的心思。”此刻朝堂之上,葉西辭不方便叫嶽父,隻能以將軍稱之。
葉西辭也不等方笑語仔細問,便一口氣說道:“初到北燕,時局異常混亂。軍隊連連慘敗於敵軍之手,士氣大落,又有人趁亂動搖軍心,哄抬物價,整個北燕,內患還憂於外敵。我與方將軍到達之時,方將軍便已有決斷,麵對城外大軍挑釁,紋絲不亂,拒不出戰,而是著手整頓內城,平息物價哄抬,將一群不義商販斬殺,殺雞儆猴,迅速的壓下了城中的不安因素。而後製定新的規章,將城內的流言疏散,再借一場大勝來穩定軍心。”
方笑語點頭。這麼做無疑是正確的。雖然流沙國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可比起與流沙國戰場廝殺,更重要的卻是平息內患,免得激戰正酣時,自己人在背後捅上一刀,到時,那可就不是疼的問題了,更可能的情況是傷筋動骨,反倒給了敵軍黃雀在後漁翁得利的機會。
這些事情對他爹來說根本不是難題。每一場戰爭背後都麵臨著諸多的恐懼,城中難免流言四起。身為一個將軍,要懂得如何疏散流言甚至利用流言,更要懂得如何穩定軍心,也平定百姓的恐懼心理。
何況她家方大將軍是書生出身,若不是被梅蒼雲算計,恐怕早就入朝成了文官,對於這些事,看似複雜,卻難不倒他。
葉西辭注意著方笑語的神情似乎並沒有生氣,於是繼續道:“好不容易城中的恐慌被將軍壓下,可適逢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原本糧倉中的糧食被一場大火給吞噬殆盡,將軍一直存有疑慮,覺得此事定然是人有心而為之。原本將軍心中也有了頭緒,隻是為了不打草驚蛇,卻也沒有發難。當務之急,是如何等到朝廷撥下的糧食到來,但糧食卻遲遲不到。”
“糧倉被燒,城中存量已經不多。除去軍隊所需,百姓也需口糧。外頭大軍臨城,呈包圍之勢,遲遲不退,定是敵軍知道北燕城中糧倉被毀,想要困死城中軍隊。將軍甚至調動了城中商人拿出存糧,至少要讓將士們能吃得上飯,才有力氣打仗。可遠水解不了近火,城中存量有限,根本無法支撐太久。而對方又陰險狡猾,不僅圍城想要困死北燕將士,還在水源中下毒。幹旱時候,無糧無水,城中將士百姓險些撐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