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業 4.
色澤華麗的漆器工藝
漆器是一種用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表麵作為保護膜製成的工藝品
或生活用品。表麵被塗過漆的胎體經過反複多次的髹塗後,不僅堅固
耐用,而且多樣的裝飾使器物色澤華麗。從新石器時代起,曆經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藝不斷發展。期間有許多工藝如戧金、描金等,不僅是我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麵的重要發明,也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我國漆器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
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於日常生活,也用於祭祀,並常用朱、黑兩色來髹塗。殷商時代已有漆藝,1973年河南省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遺址出土的漆器殘片,在木胎上雕飾饕餮紋,並塗上朱、黑兩色的漆。
西周的漆器則除了朱畫之外,還有貝殼、金、玉等多種材料裝飾嵌入漆器,以貝殼嵌入漆上裝飾的稱為螺鈿。
春秋戰國時期,漆器的木胎生產變得更加容易,部分生活用品常用漆器,而且胎骨材料也變得更加多樣化。
此外為了增加器物的立體感,使其更加精美,雕刻和漆工互相結合,許多動物形象經過雕刻,巧妙地纏結在一起,漆器的用色也更為豐富,技法也更為熟練,圖案表現多為宗教及當時的生活形態。
這一時期的漆器工藝種類頗多:生活器具類包括耳杯、漆豆、漆盤、漆盒、漆奩等;家具類包括漆案、漆幾、漆床等;樂器類包括瑟與鍾鼓架等;武器類則有漆盾等。
漆器的製作技術則在鏤空與彩繪上有極為精湛的表現,特別是描漆、描金以及針刻的纖細花紋裝飾手法。秦代的漆器工藝也甚發達,特別是官府有嚴格的檢驗管理機製,因此,漆器上有透過烙印或針刺 的符號與文字,以為檢查之依據。
秦代的漆器種類也多,從湖北省雲夢出土的大批漆器可以得知,有漆盒、漆盂、漆奩、漆壺、漆卮、漆樽、漆耳杯、漆勺、漆匕等,都施以紅外黑內的配色,而且在黑色漆麵上彩繪紅色或赭色的花紋。而在湖北省江陵出土的木梳,在描漆及彩繪特別是對於人物裝飾圖案的生動描繪,有明確的裝飾性風格。
西漢漆器達到鼎盛時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反映出漆器為當時人普遍使用。當時漆器的生產除了有官府的管理機構外,質優量多、裝飾精美,還因產地的擴大使漆器工藝更為興盛,而且做工極為精細,分為素工、髹工、畫工、上工、清工、造工、漆工以及供工等。漆器中的銘文記錄了製作的時間、地點、分工名稱以及工官姓名等,可見其漆藝的嚴謹。
漢代漆器的胎體主要為木胎,也有夾紵胎,製成的漆器有耳杯、漆盤、漆盒、漆罐、漆奩、漆匜、漆卮、漆案、漆幾以及仿銅器的漆鼎、漆壺、漆鈁等。
漢代漆器裝飾技法以彩繪為主,還有以針刻表現極其纖細裝飾花紋的“錐畫”,利用玉石、雲母製作表麵花紋的“鑲嵌”,在漆器表麵刻紋後填入金粉的“戧金”,在漆器口緣鑲以金口或銅口的“扣銅”,還有利用薄金銀片製成花紋再嵌在漆器上的“平脫”。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盛行,出現了利用夾紵工藝所造的大型佛像。此時的漆工藝被用來為宗教信仰服務,夾紵胎漆器也因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