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 1.
繼先秦兩漢之後,唐宋時期是散文創作的又一個高峰時期,在這一時期,散文名家輩出,佳作不斷湧現。廣博的內容、完備的體式,高深的藝術造詣是唐宋散文最出色的地方。
名家中,唐宋八大家首屈一指,人人交口稱讚,他們的作品被視為頂峰之作。就體裁而言,唐宋散文多種多樣,有政論、十輪、文論、奏議、碑誌、遊記、雜說、筆記等,各種體裁獨具特色。
就數量而言,唐宋散文名家和散文名作的數量要遠遠超過前朝各代。唐宋散文以無可爭議的輝煌成就登上古代散文的巔峰。
蓬勃興起的唐宋古文運動
駢文體現了語言的工整和華麗,但是過多地使用典故,過分地講究格律,片麵地追求辭藻的華麗,就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妨礙了自由流暢表達的需要。一些公牘文、政論文、應用文,使用駢文,常常影響了內容的表述。
因此,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反對使用駢文,主張恢複先秦兩漢時的散體文,這就是唐宋時期的古文運動。
先秦和漢代的散文,特點是質
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不受格
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西魏時思想家蘇綽曾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體,但沒有取得效果。
而後,隋文帝也曾下令禁止使用駢文,隋代大臣李諤也曾試圖改變使用駢文的文風,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唐代初期,駢文在文壇上仍占主要地位。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至中唐前期,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先後提出改革文風的主張,並用散體作文,成為古文運動的先驅。
在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等人之後,韓愈、柳宗元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明確而完整的古文理論,他們將古文運動和儒學複古運動結合起來,並將儒學複興的思潮和文體文風的改革推向高潮。
韓愈是唐代古文理論和創作實踐最有權威性的代表人物,他的古文理論是非常全麵、係統、深刻而又富有創造性的。
韓愈經過認真思考,提出了“古文”這一概念。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先秦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
韓愈明確提出了注重實用的思想,強調人品與文品一致,強調創新,尤其主張在語言上推陳出新,提出了“必出於己,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惟陳言之務去”、“文從字順各識職”等主張。
為了推廣古文運動,韓愈進行了大量的活動,他不顧他人譏笑和打擊,廣收門徒,將知識、經驗以及見解,教授給他們,努力擴大影響。韓愈的學生李翱、皇甫湜、李漢等人也千方百計推廣古文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