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經過辛勤的勞動和奮力的
拚搏,重整宇宙,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必要的自然條件。
這則神話瑰麗奇特,富有文學意味。蠻荒時代,天崩地裂,洪水滔滔,女媧為救萬民挺身而出,煉石補天,終於把天補全,避免了洪水之禍,給人們創造了一個美好的家園。這個神話不僅反映出了原始先民的宇宙觀念,更重要的是歌頌了女媧敢於同自然鬥爭的行為。
上古神話中,還有很多英雄人物以頑強的意誌與自然災害展開不屈不撓鬥爭的故事,比如後羿射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逐日等。這些神話中的神和英雄都具有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上古神話傳說還反映了氏族社會末期,各部族間的鬥爭以及有關發明創造的內容,如神農氏發明農具和製陶、冶煉、 醫藥、種植等技術;燧人氏鑽木取火;倉頡發明文字等。這些神或英雄的發明創造,反映了原始人的偉大創造力。
這些奇妙美麗的神話傳說文學意味濃厚,為小說的孕育萌芽作了最基本的準備。這一時期的神話傳說已基本具備了小說所要求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雖然還比較單一模糊,但已同小說十分接近。
比如“盤古開天辟地”裏,盤古死後眼睛化作天上的太陽和月亮,頭發變成滿天的星星,骨骼化作大山,血液成為江河,皮膚變作土地。神話中反映出來的英雄形象特征,無論是盤古、女媧,還是後羿、誇父,都是以英雄形象存留在人們的心中。
上古神話傳說有著豐富的想象,引人入勝,具有最初始的浪漫主義元素。如“精衛填海”:一隻白喙赤足的美麗鳥兒,在火紅晚霞的映襯下,頻繁地往返於東海與西山之間,永不停歇地想把東海填平。
這個神話不僅體現了原始先民敢於同大自然鬥爭的氣魄以及遠古
人民征服水患的願望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同時,作品更高度讚揚了百折不回、勇於犧牲的精神,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上古神話中神奇奔放的幻想和理想化的誇張,同樣深刻地影響了後世小說的創作,它的關於神靈變化的觀念和表現形式,為誌怪小說奠定了幻想的基礎。
上古神話傳說的一些故事和題材,成為後世小說創作的不竭源泉。神話傳說中的一些特征,對後世小說的風格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此時的一些故事情節、敘事方法直接影響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誌人誌怪小說的取材與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