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引人之處是在金碧輝煌之中突出了天然寶石的美質,各色的寶
石都沒有磨製成統一的形狀,而是在大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以金絲圍繞,仍保留著寶石原有的不規則形,使裝飾繁多的鳳冠免除了各圖案單位造型雷同的弱點,從而豐富、自然、富麗堂皇,令人充分感到人工和天然的完美結合。
六龍三鳳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徑約20厘米。龍全係金製,鳳係點翠工藝製成。其中,冠頂飾有3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麵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製作的如意雲頭,龍
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
三龍之前,中層為3隻翠鳳。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其餘3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均作飛騰姿態。
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在珠花的中間鑲嵌有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雲、翠葉。冠的背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3扇。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
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冠總重2905克。由於龍鳳珠花及博鬢均左右對稱而設,而龍鳳又姿態生動,珠寶金翠,色澤豔麗,光彩照人,使得鳳冠給人端莊而不板滯,絢麗而又和諧的藝術感受,皇後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體現,為定陵中鳳冠之首。
三龍二鳳冠為孝端皇太後鳳冠,高26.5厘米,口徑23厘米,鳳冠共用紅、藍寶石100餘塊,大小珍珠5000餘顆,色澤鮮豔,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十二龍九鳳冠,冠上飾12龍9鳳,正麵頂部飾1龍,中層7龍,下部5鳳;背麵上部1龍,下部3龍;兩側上下各1鳳。龍或昂首升騰,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馳,姿態各異。龍下部是展翅飛翔的翠鳳。龍鳳均口銜珠寶串飾,龍鳳下部飾珠花,每朵中心嵌寶石1塊或6、7、9塊不等,每塊寶石周圍繞珠串一圈或兩圈。
另外,在龍鳳之間飾翠雲90片,翠葉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飾珠寶帶飾一周,邊緣鑲以金條,中間嵌寶石12塊。每塊寶石周圍飾珍珠6顆,寶石之間又以珠花相間隔。博鬢6扇,每扇飾金龍一條,珠寶花兩個,珠花3個,邊垂珠串飾。全冠共有寶石121塊,珍珠3588顆。鳳眼共嵌小紅寶石18塊。
定陵金壺,通高21.8厘米,足徑5.9厘米,托盤直徑8.3厘米。此件金壺屬皇帝所有,規格極高。此金壺直口,短頸,腹部呈方形突出,其下為圓柱形,平底,腹部安有曲狀壺嘴和把手,上有金鏈與蓋鈕相連,蓋鈕為寶珠形,玉質。
金壺蓋部及頸部均鏨刻不同形式的雲紋,肩部鑲嵌各色寶石,腹部鑲嵌白玉團龍,四角配以海浪、卷雲紋樣,圓柱部分捶揲二龍戲珠;托盤圓唇,直壁,平底,外壁鏨刻折枝牡丹紋一周。金壺滿飾紋樣,繁縟精致,更鑲嵌以玉石珠寶,裝飾效果華麗富貴,體現出皇家用器的非凡氣派。
北京除了皇帝陵,還有萬貴墓、通墓和董四墓中也都有重要發現。萬貴《明史》有傳,生於1392年,卒於1475年,為憲宗萬貴妃之父。萬通則為萬貴之子。董四是一名姓董行四的太監。
如北京市右安門外萬貴墓發現的鏨花人物樓閣圖八方盤,高0.9厘米,徑16.2厘米,邊長6.6厘米,盤八方形,先以範鑄成型,而後鏨刻花紋圖案。盤沿為一二方連續幾何圖案,盤心主題紋飾為一組人物故事圖。
圖案內容極為豐富,描繪了人物、樓閣、樹木、水波、橋梁、馬匹、山石等,以人物、樓閣為主體,共刻畫人物21位,或騎馬、或攜琴、或交談、或對飲。
人物鏨刻隨意、灑脫、自如,似信筆而為,卻又極富神采,筆筆到位。重簷樓閣用筆卻極嚴謹,似界畫,一絲不苟,整體畫麵動中有靜,靜中寓動,是我國傳統繪畫以鏨刻手法在金器中的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