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兩周金銀器 18.(1 / 2)

夏商兩周金銀器 18.

萬貴墓海水江崖瑞獸紋金盞托,高1.2厘米,徑18.2厘米,盤圓形,唇邊以範鑄與鏨花手法製成,盤沿為二方連續回紋一周,盤心為一雙鉤篆書“壽”字。

盤心與盤沿間為半浮雕式海水江崖瑞獸紋,水中有若隱若現的馬、龍、獅、象、魚等瑞獸。該盤在製作上突出整體的效果,不拘泥於細部的刻畫,呈現出渾厚、粗樸的風格。

萬貴墓還發現有鏨花金什件,通長52厘米,什件由荷葉形牌飾與下綴7物組成,牌飾上部為相對的兩隻鴛鴦立於荷葉上,荷葉下有7環,連綴7條金鏈,每鏈下各綴一物,分別是:剪、袋、劍、罐、盒、瓶、觿。每件小綴物都極精巧,尤其是罐、瓶、袋、盒通體鏨刻精美紋飾,極富裝飾性。

萬貴墓嵌寶石桃形金杯,高4.4厘米,長6.8厘米,寬5.2厘米,杯體為剖開的半個桃子形,杯柄為桃枝與桃葉,杯中與柄部鑲嵌紅、藍寶石。此杯集範鑄、焊接、鑲嵌等工藝於一體,製作考究,造型構思巧妙,以現實的桃為原形,並加以提煉與升華,紅寶石的鮮紅、藍寶石的深藍與黃金本身的金黃三者合於一體,使本來因缺少紋樣裝飾而顯得單調的器物增添了富麗的效果。

萬通墓中最珍貴的是嵌寶石龍紋帶蓋金執壺,高19.4厘米,口徑

4.4厘米,底徑5.3厘米,撇口,束頸,鼓腹,圈足,流、柄附於壺身兩側,蓋以鏈與柄相係。

壺蓋、壺頸及近底部鏨刻蕉葉紋、卷草紋、如意雲頭紋、蓮瓣紋;腹部兩側火焰形開

光內刻四爪翼龍兩條。蓋頂、流、柄上鑲嵌紅藍寶石共27顆。

北京市海澱區董四墓發現明宣德雲鳳紋金瓶,高13厘米,口徑4.7厘米,底徑8.9厘米,侈口,長頸,鼓腹,平底,通體鏨刻紋飾,口沿部為卷草紋,頸部為小雲鳳紋,腹部為大雲鳳紋。

整體造型簡潔,線條收放自如,紋飾布局豐滿,圖案刻畫細膩。外底有“隨駕銀作局宣德玖年玖月內造捌成伍色金拾伍兩重外焊伍厘”款。

除北京之外,南京是大明王朝的發祥之地,在南京所在的江蘇地區,也有非常貴重而精美的明代金銀發現。

在蘇州五峰山博士塢的明代弘治年間進士張安晚家族墓中,發現了一件金蟬玉葉,位於墓主人的頭部,同時還有銀笄兩件、金銀嵌寶玉插花4件,證明這件物品是貴族女子頭上的發簪。

一隻形神畢肖、金光閃耀的蟬,棲憩在玉葉上。它側身翹足,雙翼略張,嘴巴微開,好似在奏鳴,透明的玉葉托著它。金蟬蟬翼左右各二:外翼長1.7厘米,寬約0.8厘米,厚僅0.2毫米,

表現了蟬翼輕而薄的特點,蟬足簡化為3對,一對前足翹起,一對後足微微抬起。整個蟬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