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時期 5.(2 / 2)

瓶腹的開光景泰藍畫的吉祥紋樣細密繁多,各有寓意。包括有象征富貴的牡丹、纏枝蓮紋,代表長壽的壽桃、祥鳥,寓意平安祥瑞的蝙蝠、雲紋、奇獸、如意紋,以及標榜清高雅逸的書卷、蕙蘭。

這些畫麵組合有序,給人的視覺衝擊力十分強烈,各個圖案疏密排列有致,主次分明,可以知道這個畫麵的創作者有著非常高超的繪畫造詣。

該銅胎掐絲琺琅瓶的另一特色就是使用的琺琅釉料色彩特別的豐富,有朱、紅、青、綠、藍、紫、黃、褐、橙,冷暖對比得宜,深淺過渡自然。外加掐絲工藝的運用,越顯此瓶出身高貴,皇家風範,光彩奪目。

這件景泰藍花瓶將清朝乾隆時期的各種高超的工藝結合得淋漓盡致,而且又突出了景泰藍工藝品的特色,將琺琅的顏色也發揮到了極致,絕對是景泰藍中的極品。

安徽六安縣孫家崗也發現一件乾隆琺琅彩纏枝花卉蒜頭瓶,高18厘米,口徑2.6厘米,足徑5.5厘米。瓶口呈蒜頭狀,有長頸,溜肩,碩腹,圈足。瓶內壁及圈足是用綠釉做底釉。

通體以金彩繪錦紋為地,其上以琺琅彩繪各式纏枝花卉,色彩豔麗。口、足、頸部飾以多道金彩,愈顯金碧輝煌,華貴典雅。外底雙方框內書藍料彩篆書“乾隆年製”印章款。

乾隆景泰藍九龍大瓶,高72厘米,徑26厘米,瓶身貼鎏金9條龍紋和雲紋,有著清中期景泰藍的明顯特征,大氣而且精細,整個瓶渾然一體。

乾隆填琺琅鑲玉葫蘆瓶是非常獨特的葫蘆瓶造型,整件景泰藍高61厘米,在整個葫蘆型的景泰藍表麵用的是鏨胎的製作工藝製作的小葫蘆以及各式各樣的莖和枝葉子,並且鑲嵌著很多的小型的玉葫蘆,有白玉、黃玉的小葫蘆等。

而且更特別的是還鑲嵌著五瓣紅珊瑚珠製作的葫蘆花。這件景泰

藍作品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造型之巧,製作之精,讓人歎為觀止。

其二是仿古陳設品,主要是仿商周的青銅器,有花觚、鼎、卣、觥、簋、鍾、扁壺、罍、奩、甗、尊、觶等,造型古樸,紋飾典雅。

如掐絲琺琅鼎式爐從造型到紋飾均為仿古風格,該爐通高 59厘米,長 39厘米,金裝華飾,富麗堂皇。該器造型仿商周缶式方鼎,長方四足高束腰,型製規整,莊重典雅。

器蓋鏤空,鎏金摩尼珠鈕,器身以藍、紅、褐、淡綠色填彩繪獸麵紋,束腰飾拐子龍紋,整器輔以雲雷紋等紋飾。色彩豔麗堂皇,填彩嚴謹細致,器表打磨精細。

再如乾隆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橢圓爐。直徑27厘米,高37.4厘米,爐銅鎏金,折沿邊,雙扳耳,三獸足,爐口飾蓮瓣紋,頸處凸現回字紋,下承三足。香爐通體掐絲纏枝蓮花紋,卷草蓮瓣紋。

分別以紅、藍、綠、白、黃等各色琺琅嵌填燒製,露胴處施以鎏金。所謂纏枝蓮紋,是以蓮花為主體,以蔓草纏繞成的傳統植物圖案。

此爐造型小巧別致,掐絲精細,花紋流暢,釉色比較豐富透明,尤以綠色釉為佳,還保持一些元代的風格,但形式與紋飾均有變化,花筋葉脈轉折流暢活潑,具有清代掐絲琺琅的特點。

足部做獸首狀,麵部輪廓清晰,神情生動,眉目莊嚴。此造型不僅在銅胎掐絲琺琅中盛行,同期的宮廷瓷器中也有其靚影,並對後朝產生較大的影響。

銅胎掐絲琺琅香爐,高71厘米,腹部直徑70厘米,爐上鑲有兩隻如意形耳,頂蓋上有一隻銅獅子。香爐整體從上至下繪有海水紋、遊龍戲珠和藍色、綠色、紅色、黃色等多種顏色組成的纏枝花卉紋飾,底足為三隻獸頭。在香爐上的口沿邊上鏨刻有“大清乾隆年製”的楷書款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