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時期 10.(1 / 2)

清代時期 10.

彌足珍貴的清晚時琺琅器

嘉慶及其以後時期,琺琅器的燒造呈萎縮局麵。雖然數量有所減少,但質量還是比較精細的。

如嘉慶琺琅彩鼻煙壺,此壺扁瓶造型,渾圓飽滿,配紅珊瑚蓋鈕,器身以琺琅彩繪飾。雙麵開光,分別繪製花鳥兩組。一麵雙鳥比翼齊飛,形象逼真。

另一麵一鳥落於花叢之中,一鳥欲落還飛,相視顧盼,意趣盎然。此器開光以紅料勾邊,底以紅料書“嘉慶年製”四字楷書款。

嘉慶時期,銅胎掐絲琺琅作品僅見盤、盌之類。總體工藝製作水平都不及前代,掐絲琺琅的胎體較薄,色彩鮮豔。這個時期的“老天利”、“德興成”等作坊製作出的掐絲琺琅工細,質量較好。

如老天利景泰藍紅榴福祉,是一件比較少見的石榴形器。石榴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榴開百子”、“宜男多子”,與壽桃和佛手在一起一般都寓意“多福多壽多男子”,同時也反映了古代大多希望後繼有人、人丁興旺、接代續祖的思想。而且,石榴也有納福迎祥之寓,就像葫蘆象征福祿一樣,同樣都被視為吉祥品。

此件老天利景泰藍紅榴福祉作品在紋飾中,上下口以蝙蝠寓意為“齊天洪福”,中央為纏綿不斷的蔓草紋,形成的五個光子中飾“福、壽、禧、祿、財”。

在此件景泰藍產品的製作原料與工藝上也比較特殊,其底座設計了鑄鏨配飾,使榴的寫實枝幹和葉,與整個榴體相結合;器冠則是玉製品的寫實枝幹和葉,與榴體相結合。頭部為玉製鑲嵌,形成榴嘴。正是所有的這些構成了一件完美的景泰藍手工藝品“紅榴福祉”。

而老天利景泰藍進財尊則有別於其他尊類製品,造型也很獨特,它的底部是三足,三足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寓意是“三足為水,水者,財也”。並且此進財鼎的蓋子也很獨特,它的蓋鈕是一頭黃牛站在元寶之上,寓意著勤勞致富。

所以整件景泰藍產品各個製作細節都充滿了財源滾滾之勢,祝福人們財源茂盛,生活幸福,是景泰藍產品中的佼佼者。

嘉慶時一些民間琺琅作坊所燒造的掐絲琺琅器物,造型較多為仿古銅器,或仿乾隆時期的一些掐絲琺琅精品,器物上的款識大都是刻款。

如銅胎掐絲琺琅香爐,這是一件古代藝術珍品,像類似的掐絲琺琅彩的大器,一般老百姓家裏是沒有的,一般都是王公貴族,宗廟、寺廟中的一種陳設器、祭器和禮器,這件東西製作得很精美,既莊重又華麗,上麵刻有“大清乾隆年製”的款。

但是乾隆的掐絲琺琅彩胎體比較厚重,它則比較薄,清代早期的掐絲琺琅彩砂眼比較多,而到了晚期以後砂眼問題解決了,清代早期的包括乾隆琺琅彩掐絲斷裂的痕跡比較多,而這件比較少,而且“大清乾隆年製”款寫得比較小氣,通過這四點來看,這件東西應該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道光時,掐絲琺琅甚少,以1825年由養心殿造辦處琺琅作燒造的永陵掐絲琺琅五供為代表,其造型、圖案、掐絲、琺琅均接近乾隆晚期風格。五供包括有兩件觚、兩件燭台、一件香爐,常用於祭祀等場所陳設。而且此掐絲琺琅五供器型較一般寺廟佛堂內的陳設五供要大得多,又以掐絲琺琅工藝製成,因此彌足珍貴。

此後,養心殿造辦處琺琅作製品漸漸變少。同治帝後內廷所需掐絲琺琅完全依靠北京民間廠肆供應,但也不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