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寶石 13.
佛寶之珍——瑪瑙
古時的人,一說起珠寶,就必稱“珍珠瑪瑙”,充分說明了瑪瑙在我國古代人心目中的地位。有記載說由於瑪瑙的原石外形和馬腦相似,因此稱它為“瑪瑙”。
瑪瑙是一種不定形狀的寶石,通常有紅、黑、黃、綠、藍、紫、
灰等各種顏色,而且一般都會具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層狀及圓形條紋環帶,類似於樹木的年輪。
藍、紫、綠瑪瑙較高檔稀有,又名“玉髓”。瑪瑙是水晶的基床,很多水晶是生長在瑪瑙礦石身上,它同水晶一樣也是一種古老寶石。
傳說擁有瑪瑙可以強化愛情,調整自己與愛人之間的感情。這種說法來自我國北方天絲瑪瑙來曆的傳說:
相傳,遼寧省阜新蒙古族的寶柱營子,有一個叫做玉梅的少婦,美麗、善良、聰明而勤勞。她與丈夫田龍結婚後,夫妻倆互敬互愛,感情深摯,不料偏執頑固的田母卻看她不順眼,百般挑剔,並威逼田龍將她休掉。
田龍迫於母命,無奈隻得勸說玉梅暫避娘家,待日後再設法接她回家。分手時兩人盟誓,永不相負,田龍發誓日後必定要再接他過門。誰知玉梅回到娘家後,趨炎附勢的哥哥逼她改嫁官家的兒子,即日舉行婚禮。
田龍聞訊趕來,想要把玉梅搶走,但是,當他趕到玉梅家的時候,玉梅已經在上轎前縱身跳進寬闊的江河裏。田龍悲痛至極,也跳了下去。兩個人雙雙殉情而死,身體沉落到江河深處。河裏的水草環繞在他們的身旁,被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所感動,團團包裹著他們的身體,集天地之精華。
千百年後,他們的身體與水草融為了一體,變成堅硬無比的水草瑪瑙石,晶瑩閃亮,玉石間水草纏繞,景觀別致,猶如天然的綠絲帶,如夢如幻。
後來河流幹涸,這種玉石被發現後,為了紀念他們堅定的愛情,給它起名“天絲瑪瑙”,意即如天上的絲帶般纏繞一生,不離不棄。
瑪瑙的曆史十分遙遠,它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寶石材料之一。瑪瑙由於紋帶美
麗,自古就被人們飾用。我國古代常見成串的瑪瑙珠,以項飾為多。
如在南京北陰陽營等原始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瑪瑙杯和瑪瑙珠。在大量的瑪瑙珠中,有一枚作辟邪狀,長1.7厘米。
此外,甘肅省永靖大何莊齊家文化遺址,山東省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江蘇省南京象山東晉墓中等,也都相繼發現了瑪瑙珠。
我國瑪瑙產地分布也很廣泛,幾乎各省都有,著名產地有:雲南、黑龍江、遼寧、河北、新疆、寧夏、內蒙古等省區。
如山東省臨淄郎家莊一號東周墓發現的兩件春秋時期瑪瑙觿,瑪瑙呈乳白色,半透明狀。兩件器形相同,長8.5厘米,寬1.5厘米。體形修長,似龍狀。頭部突出一角。曲體尖尾,身體中部鑽一穿孔,以供係佩。
與此兩器的質地與器形完全相同的瑪瑙觿組成6組,串法可分為兩種,其中一種由環和觿組成,與山西省太原金勝村晉卿趙氏墓所發現的相似。都是兩兩成雙,位置於骨架、腿、足旁,或膃足部位的棺槨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