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的午後,捧著一本浪漫的愛情小說,盡情瀏覽著人生情緣,而此時,會突然發現原來靜坐的你也許是書中的你,那些排列的字句就是自己的生活,那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初戀,你拒絕了一次多麼好的感情旅途。於是,孤身一人,流浪人生,品味愛情的幹澀。心中蒼白的寂寞的感情世界,觀日月而無光。電視機、收音機、言情小說、三俠五義,你嘲笑的看著世界,沒有心靈的對話,夜晚的夢會因哭泣而醒來,沒有愛情的世界,多麼孤單。
秋天的落葉,不隻在秋季才飄落。也許,那隨著春風而過飄墜的嫩葉,會是希望的終結。那不斷湧現的生活的往事,時時刻刻耳聞目睹的,你會了解,你會判斷。在一次雨中淋濕的你看到因無人同情而傷心的以為世界不再善良,對人與人的關係冷漠而遠離。不被了解的孤獨啃噬著心靈。如同換過幾遍的茶水,平淡而無色。關閉心靈大門的你,品味孤獨與傷感。
直到有一天,一個青年為你撿起不小心掉落的皮包,一個人對你說了聲謝謝,你覺得心靈中那結著薄冰的地方開始了溶化,你積極的觀閱那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事跡。用你微薄的力量捐助失學兒童,一個人誠懇微笑的進入了你的生活,獨居的日子被你結束了。你用同樣真誠的心靈接納了另一顆心的饋贈。有人為你談天說地,洗衣做飯,生活在微笑,太陽西下的夜晚多麼迷人,不必再痛苦的生活,春天,花朵綻放,秋天果實累累。冬天的風雪成為相冊中亮麗的風景,還記得夏日中那場暴雨嗎?真想再來一次,你將站在雨中為人們遮風擋雨,生活變得有聲有色,別具一格,你放下心中的天平,用真情衡量世界。
真、善、美是人生一本不易讀好的書。誰善待人生,生活也會以善相待。社會是複雜的多變的海洋,駕馭生活的小船必須經得起風浪,在人生的海洋上,當另一條小船路過時,你會打起信號,說聲再會。
一曲人生的頌歌,被你用友好的聲音奏響。當泰戈爾、歌德、雪萊,用詩歌描繪人生的多彩時,當尼采、黑格爾,用博學的才識樹立哲學的典範時,你朦朧的目光不再注視風花月夜時,當黑色幽靈般的音樂被銀色的軀體翻滾跳躍在你的視野裏,表示掙紮與痛苦時,那首美麗的《藍色多瑙河》,那首動人的《昨日重現》,那充斥在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無論是表達愛情的,無論是歌頌朋友親情的,無論是呼喚生命的,都成為一首合奏的現代都市的主題,因此,走在街頭,滿目的繁華或許會是社會進步的一種現象,但真、善、美呼喚人性的複原,也真誠,也友善,也追求美的境界,把所有醜陋的、汙濁的趕入囚禁的牢籠,用人性的本質呼喚社會的美好單純。也許,當你走在街上,那手持鮮花的少女會是多麼的安恬與美麗。各種美德比比皆是,來自生活真正的友善,都隨花的芳香在街頭,在人們心中紮根生長。生活,就是追求力量
□[美國]愛默生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仍不無遺憾地發現,我們仍無法為一個人所可能具有的才能開列一張清單,而我們所能做的隻是把一個人的見解奉為金科玉律。又有誰能夠為一個人的影響力劃定一條界線呢?有那麼一些人,他們能夠把整個民族吸引到身旁,並且引導著人類的生活。然而,他們並沒有什麼特異功能,他們所憑借的隻是自身和他的民族之間相互吸引的感應力而已。
在人世間,假如說人的心靈能夠與自然形影相隨的話,換句話說,就是人心和自然之間真有某種神秘的聯係的話,那麼,也許有些人身上的確蘊藏著無比巨大的磁力,以此他可以牽引物質和自然的力量,而且無論他們在什麼地方顯身,各種各樣神奇的力量都會自然而然地在他們周圍凝聚、運轉。
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對力量的追求。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浸透了空間的角角落落,也彌漫了時間的時時刻刻。每個瞬間,每條罅隙,它都無所不在。所以,真誠的追求戰無不勝,哪裏有付出,哪裏就有收獲,這就是生活的真理。
因此,我們應該時刻告誡自己,珍視事件和財物,而不是把它們視為炫耀的裝飾品,也不要把它們視為品德的絆腳石,它們不過是一堆有待開發的礦物質,我們確實在這裏麵找到了力量——一種美妙的礦物質。
如果事件、財物和身體的呼吸,可以把他們的價值物化為力量,灌輸到人的身體之中,那麼,毫無疑問人們會像捕著魚後拋棄魚網一樣放棄具體的事件、財物和呼吸。這和人們得到了長生不老的仙丹之後,就能夠把那些仙丹從中蒸餾而出的廣闊花園加以拋棄一樣。集求知的智慧和行動的勇氣於一身的品德高尚的人士,是大自然追求的最高目標,而所有這一切,這一切地質學和天文學所薈萃的精神之花,就是對意誌的孕育和培養。
眾所周知,所有成功者都在一件事情上有比較相同的見解,他們都是因果論的忠實篤信者。他們相信,事物絕非偶然的產物,當然了,更不是僥幸發展的結果;相反,他們堅信事物在自然規律的運動下有條不紊地發展。他們確信在聯結著事物起源和終結的因果鏈上,決不會有任何一個薄弱的或者破裂的環節,一切都是牢不可破的。
所有寶貴的心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相信因果關係,或者說,相信即使是一件極細小瑣碎的事情也與生活的原則密切相關。他們相信後果,相信報應,或者說他們相信善良的花朵不會結出惡劣的果實,而惡劣的花朵也絕對不會結出善良的果實。
勤奮者所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這種信念的具體體現。最勇敢的人,也最相信法則的張力。所向披靡的波拿巴曾經說過:“所有偉大的首領都是依靠順應技巧的規則,靠著使自己的努力適應於障礙,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打開時代之鎖的也許是這一把鑰匙,也許是那一把鑰匙,或者是另外的那一把……不更事的演說家們就是這樣渲染著。然而,他們卻無法得悉愚蠢低能才是解答一切時代的鑰匙。我們必須承認,在任何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是愚蠢低能的,甚至英雄們也無法幸免。除了在特定的輝煌時刻,他們大多數時候也都籠罩在愚蠢低能的陰霾之中。毫無疑問,他們都是地球引力、習俗和恐懼的犧牲品。天地間的芸芸眾生總是在日出日落之間打發著日子,他們並不具備獨立自主或者獨立創造的習慣——也正是這一點,才使得強者顯得力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