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治教經驗
作者:雷雯雯
班主任是學生心靈的導師,是學生身心健康的醫生。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問題,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意義非常重大。回顧自己的教育教學經曆,我有很多感觸。
一、教育要從關愛孩子開始
愛是教育的永恒主題,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源自於對教育事業的深刻認識和無限忠誠,源自於對社會發展和學生未來的高度責任心。特級教師丁榕老師說過:“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礎,了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愛是了解的根基,了解是愛的升華。”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們不能用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對於學生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不能求全責備,要有春風化雨般的態度循循善誘。教育的奇跡很多時候就是由愛和寬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愛和寬容中生成的。丁榕老師講過她當班主任時的“鋼筆事件”:當她找到那支鋼筆時,悄悄地藏在衣袖裏,在丟鋼筆的同學麵前故意蹲下,假裝從地上拾起來:“這不在地上嗎?你怎麼不好好找找就喊丟呢?”課後,她找來那位學生教育他說:你拿鋼筆說明你愛學習,以後再拿別人的東西時應先問一下“我用用成嗎”,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相信你以後會成才。最後丁老師還送了一支鋼筆給他。30年後,這個學生已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了,領著孩子到丁老師家,跪在丁老師麵前並告訴兒子:沒有丁奶奶就沒有爸爸的今天!作為班主任,要用你的寬宏大量使們他自律、自束、自策。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顆無愛無寬容的冷漠之心,必將扼殺學生的上進心,甚至扼殺生命的活力與希望。
二、教師要時刻保持一顆童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童心使我們能夠和孩子融為一體。”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變做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模範班主任鄭丹娜老師說過:“用童心營造師生間的和諧。”是啊,教師隻有擁有了童心,才能進入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才能更好地和他們溝通,真正地理解他們。我們就會像孩子一樣,體諒孩子的心,和孩子們進行心靈的對話。
一個擁有童心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一定充滿了愛心。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有兒童般的純真。童心,表現為淳樸、真誠、自然、率真,而這些是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的品質。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素質,離開了愛心就無從談教育,就不配做老師。一個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一定是有愛心的老師,一定是有人情味的老師。隻有愛心才能夠滋潤童心,隻有童心才能夠喚醒愛心,隻有擁有愛心的老師才願去保持一顆童心。
三、做到賞識每一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