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連柯說過:“你們應該善於發現學生比眼前所表現出來的更多的優點,這樣做永遠是正確的。”優秀班主任韓玲老師說過:“用放大鏡找學生的優點,開展賞識教育。”賞識,是為人之道,更是為師之道。“賞識”是一種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種新鮮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師道尊嚴”成了金科玉律,老師為了學生的前途和未來,出於“好心”和“責任心”,對學生的教育總是居高臨下,師生之間永遠隔著一道厚厚的障壁,這無疑會影響到教育教學效果。

學生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尊嚴,他們尤其重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渴望被老師賞識,可以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做錯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心理壓力較大,自卑、自責、不知所措。這時,他們所需要的是幫助、安慰。而我們有些老師為了給學生以教訓,往往采取比較嚴厲的批評。這種教育方法會讓學生喪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產生叛逆情緒。比如,在學生沒有考好時鼓勵學生,首先要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能力和水平的認可;其次要讓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是常有的;最後幫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難。再如,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也一樣,老師應與學生及時溝通,平複學生的惶恐心理,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心裏對他依舊充滿希望,依然有可挖掘的潛力。

四、做一名陽光的教師

法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隻有教師的心裏是燦爛的,才能把陽光撒向每個學生。北師大教授肖川老師說過:“用生命的溫暖,光大人性的美好;用生命的活力,喚醒智慧的潛能。”優秀班主任韓玲老師也曾說過:“陽光生活每一天。”是啊,我們大多數班主任對自己的工作總是充滿抱怨,何曾真正快樂、幸福過呢?其實,我們在工作時,隻要稍微變換個角度,可能心情就會大不相同了。教師這份特殊的職業,每天麵對的是一個個擁有未來、朝氣蓬勃的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微笑的老師有親和力,能提高學生對你所教學科的興趣。如果老師每天都板著麵孔進教室以希望達到威懾學生的作用,雖然這也許一時有效,但從長期來看並不會收到什麼好的效果;相反,老師和學生之間卻形成了一種敵對情緒,這樣一種敵對情緒隨時都有可能一觸即發。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放下手中的“指揮棒”,關愛學生,賞識學生,把自信還給學生,把尊嚴還給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寬鬆的學習環境,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

【作者單位:甘肅省鎮原縣新集鄉唐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