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還是你們城裏的同學好過呀!上高中時,我們農村來的同學太寒酸了,除了在教室裏上課,其它時間根本不敢和你們在一起。當年要是有你們的條件就好了!”
俗話說:兔子是狗攆出來的,話是酒攆出來的。酒助談興,湯年華嘻皮笑臉,重新提起了“農村的”和“街村的”這二十年前比較敏感的老話題。
話裏包含對農村同學與城裏同學生活、就業不平等的怨憤。
“其實,我們城裏的同學普遍缺乏進取心,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並且已經熟視無睹,沒有了新鮮感。這種缺乏對比的麻木狀態使城裏的孩子無法萌發強烈的進取心。不像農村孩子,初進城時,看到高樓大廈、霓虹閃爍、身著華衣神氣十足的人群,會感到驚奇、震撼、羨慕,從而激發出一種要征服城市的雄心壯誌。當我們一旦意識到自己優越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時,心中又會生出滿足感和自豪感,覺得城市是屬於自己的,在這裏好好過就是了,沒有什麼可征服的。所以說,無論城市孩子有沒有優越感,似乎都缺乏進取的理由。不過,對於城市孩子,如果環境改變了,仍然可以刺激他們的進取心,比如從小城市到向往己久的中、大城市。”婷婷從古城到白石江工作,有發言權。
“城市孩子通常惰性比較強,這主要是由於他們有父母、親戚、朋友可以依賴。如果父母是當官的,那麼從上學到工作,更是可以一路得到照顧。即使父母是平民,好歹他們有房可住,有家可回。而你們則一切都要靠自己,特別不容易。我真的很佩服你們!”
婷婷開了頭,雪瓊心平氣和接道:“還有,城裏的孩子不像農村同學,在單位不鑽營,在事業上不進取,甚至不務正業,是因為他們更關注於享受人生的樂趣,把大量精力都花在個人的興趣愛好上。什麼看電影聽音樂,玩樂器、繪畫、攝影,旅遊聚會遊戲。即便是無所事事時,也會將時光打發在麻將桌上。農村孩子則由於隻專注於學業和當官,說好聽一些是不斷追求進步,容易變成缺乏情趣的官僚動物。而一旦當了官,由於多年來城鄉差別造成的補償心理,也由於缺乏人文方麵的興趣和素養,便會貪得無厭。好多貪官都是從貧寒的農村家庭走出來的,這是事實。”
“城裏人自由散漫大大咧咧,一般不巴結逢迎領導,甚至沒大沒小地和領導稱兄道弟,原因就是壓根兒就沒想當官,或者父母本身就是官,所以從心裏不尿單位的小領導。而農村來的幹部為了在單位站穩腳跟,往往對領導謹小慎微,唯命是從。所以領導自然認為農村孩子聽話,好使,可以提拔重用。如果來自城市的畢業生和來自農村的畢業生同時進入一個單位,那麼幾年十幾年後,大多數來自農村的畢業生已經當上領導,而來自城市的畢業生處於被領導的位置了。”
雪瓊說完,望著胡豔說道:“別哼哼唧唧,無病呻吟了,誰沒有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同學關係是沒有人能改變的。你也是‘街村的’,你也來說說嘛。”
胡豔揉了揉雙眼,左顧右盼後說道:“是不是批鬥‘街村的’呀?我們城裏的字沒有你們寫得好。可能這是散漫氣質的表現。城裏學生的字很多都是鬆鬆垮垮,東倒西歪,天馬行空。而農村學生的字一般都很工整漂亮,這大概是由於農村孩子更注重臉麵,把寫一手好字當做進取的資本,而且練字不需要什麼成本,隻需要下工夫就可以,所以在農村上學時就特別注意練習書法。想當初,我就是迷戀上了夏俊的鋼筆字……往事不堪回首啊!”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原來你沒有喜歡過我,隻喜歡我的字呀!……”夏俊故作垂頭喪氣狀。
湯年華嗬嗬笑道:“其實,‘農村的’、‘街村的’同學各有優勢和劣勢。城裏學生的散淡也好,不求進取也罷,客觀上你們走的路比我們平坦,過得自由、快樂、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