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同學會 4、雨過天晴(3 / 3)

“說來聽聽,農民的性格特征都是些什麼?”雖為農家子弟,嚴明還真沒有思考過這些。

“農民階層整體上目光短淺,思想狹隘,政治、文化、經濟上都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缺陷和不足,整體性格上暴露出了頑固、自私、守舊、落後等弱點。這是由封建時代農業經濟的特點造成的。封建時代農業經濟的特點是農業和家庭手工業合一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形態使農民與市場脫離了聯係,限製了他們的活動範圍,因而限製了他們的視野,造成了我剛才說的農民的弱點。”

“由於生活空間狹小,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很狹窄,長期籠罩在蒙昧主義的陰影之下,愚昧落後,社會責任感不強,自以為是等性格特點非常明顯。他們有極強的現實精神,對利害關係十分在意,凡是對自己有利有益的事物都非常關注,在文化上表現為他們的精神信仰不專一,不穩定,什麼都相信,又什麼都不相信。在他們的精神信仰中,既有儒家的孔孟聖賢,道家的神仙至人,民間信仰的城隍、土地、灶君、門神,曆史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關公、嶽飛、孫悟空、二郎神,也有從外麵傳入的觀音、菩薩等等。農民看來,隻要是能給自己帶來好運,隻要能攘災除禍,他們都願意供奉,都願意接受。反之,就極力阻撓、排斥。”

“嗬嗬,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來,大家敬‘名記’一杯。算了,喝不動了,敬一口!”

嚴明感覺耳目一新,真誠地敬老班長,說道:“現在我的老家茶花箐,隻有一些老人婦女兒童在家了,許多人正打算舉家外出打工。改革開放之後,城市化、工業化的步伐加快,農民在被動或主動的改變著性格。這一方麵是因為廣大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減少,城市相對地增加人口,城市化程度隨著工業化加強。另一方麵由於農民‘候鳥’式遷徙往返於城市與鄉村之間,進城務工的農民不斷把的新事物、新觀念帶回農村,這樣典型的農民性格無形中就受到了城市化的影響。使農民在經濟理念、生活娛樂方式、價值觀念的改變。這種轉變總的來說是進步的,但是一味摒棄勤勞樸實的傳統,認為所有傳統農民的性格都不好,也是令人擔憂的。”

“別說這些了,論不清楚,我隻要能每天開門都有客人光顧就行了。時間也差不多了,請老班長發話,為我們這次聚會告一段落,畫上一個逗號,然後去KTV唱歌。今晚無論什麼原因,都不準請假,要玩一個通宵。嗬嗬,至少十二點以前不準離開!”丁偉道。

“好!非常高興能在高中畢業二十年後和大家相聚在一起。要特別感謝的是丁勤耐牽頭組織這次活動。祝願同學們家庭幸福,能升官的高升,能發財的多發。幹了杯中酒之後,請明華搜集一下大家的聯絡方式,期待著十年後我們再相聚。好不好?幹杯!”

“好!好!好!幹杯!……”

……

第二天醒來,嚴明感覺喉嚨幹澀沙啞。這是昨夜煙熏酒澆的結果。

剛洗漱完畢,就接到辦公室打來的電話,通知嚴明十點鍾,準時去政府“小招”,等著縣長談話,準備去鄉鎮工作。

嚴明知道,按照慣例,縣長召見談話,而不是縣委書記、專職副書記,應該是去某個鄉鎮擔任政府領導而不是黨委領導。

要離開已經工作了快十年的紀檢監察工作崗位,去做一項全新的工作,嚴明心中忐忑,正像十年前離開六和教育辦公室去鄉紀委一樣。

此時,電視裏正播放著古城氣象台的天氣預報:未來一周,古城全縣:晴。一周後,將有一次大範圍小到中雨的降雨過程。

雨過後,天一定會放晴。嚴明想。

他走到客廳窗前,輕輕拉開深色的窗簾,陽光立刻灑滿了客廳。

嚴明感覺就像全身披上了金色的披風,他有一種想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