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學習指導 6.
6.根藝作品打磨拋光。
根藝作品在製作工藝處理中,為了實現作者的創作意圖,使根藝作品顯露出自然美的木質紋理的奇特形態,需要進行打磨拋光。
打磨和拋光的方法大體上有兩種:一是手工(采用砂布和木銼)打磨,二是機械打磨。這兩種方法最好交替使用。因為根材大都是凹凸不平、變化多端的,全部使用機械打磨,容易損傷根體上有用的節疤或有形象的部位。
先用0號砂紙或水砂來打磨拋光,使根體上的木紋顯現出來。由於每件根材的表麵特點和形態不同,所以采用的打磨方法也要因材而異。
在根藝作品的製作中,打磨拋光這道工序,不能隻是為了打磨而打磨,應該把打磨和拋光作為更好地顯露根材的自然特色,顯露“天工”的絕妙及“人工”的巧奪過程。
從這一基本點出發,在打磨拋光時,就會注意根材哪些地方需要打磨,哪些地方需要粗磨或精磨等等,心中有數,就會運用自如了。
泥塑的製作方法
1.備泥加工。
把直接挖自地下的泥去掉雜質,用木槌、木棒敲砸進行人工搗煉,有條件的可用搗泥機加工。太濕的泥,要先放在室內通風處,讓泥土吹幹達到合適的濕度;太幹的泥挖則要將泥土砸碎,放在容器內,澆上適量的水浸泡,然後再進行搗煉。最後要使泥土達到軟硬適度又不粘手為佳。
加工好的泥塊要放在缸內或其他盛具內,用濕布或塑料布蓋好以保持一定的濕度,備用。
2.搭內骨架。
搭製骨架常用木、木版、鐵絲、鋼筋、鐵釘等。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樣,起著支撐和連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礎條件,不可忽視。搭骨架時要注意:
(1)骨架要牢固,以保證泥塑的穩定,上泥後不傾斜,不倒塌。
(2)堆泥後要使其既不掉泥,又不露架。
(3)要體現雕塑的大體形狀。
(4)所搭骨架要簡單,便於變動和製模時拆架。
3.上大泥堆大形。
泥與骨架備好以後,就可以動手上泥了。先在骨架上噴一次水,以便泥塊與骨架能牢固地結合,不易掉落。
上泥時,將泥塊一塊一塊地堆貼在骨架上,用手按緊,拍實,然後層層加泥,用木槌或拍泥板將泥砸實貼牢。
上大泥時,要從大處著眼,從整體入手,切忌縮手縮腳,陷入到局部細節的塑造中。雕塑是三維的實體,每添一塊泥都要照顧到各個視角之間的關係,要經常轉動雕塑台,不斷進行觀察比較。泥不要一次堆足,隻要堆出大形即可。
4.深入塑造。
在大的形體與比例為準確的基礎上,便可進入深入塑造的階段。隨著局部和細部的深入,使泥塑的體量逐漸到位。做局部要經常與整體比較,使局部服從於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