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預防電腦危害
第五章預防電腦危害
預防電腦遊戲導致的疾病
玩遊戲是大多數人喜歡做的事情。遊戲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避免時間過長對視力的影響
玩遊戲每隔一定時間就要休息一下,閉目養神,或轉移視線,使眼睛得到調節。一些人遇到自己喜歡的遊戲就沉迷其間,長期下去勢必傷害眼睛。長時間玩遊戲,由於精力過度集中,導致大腦疲勞,沒有精神,還會使眼睛調節負擔加重,導致近視。距離電腦太近或太遠,都會使眼部調節作用明顯減弱,加重眼睛疲勞,很容易導致近視。
預防電子遊戲導致的癲癇
由於視覺受到刺激後引起腦神經細胞過度興奮而導致的癲癇發作。發作時患者出現全身痙攣、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狀。構成這種癲癇發作的視覺刺激因素包括:耀眼的陽光反射光、迪斯科舞廳的步閃燈光、乘坐快速旋轉的大型遊樂玩具時看到的四周景物、彩色電視畫麵以及電子遊戲等。
預防電子遊戲導致的高血壓
網民沉溺於電子遊戲,大腦和中樞神經容易興奮和疲勞,長時間受到電子遊戲的刺激,會使大腦皮層興奮和抑製失衡,引起內分泌功能失調進而導致血壓升高。
有關研究機構經過廣泛跟蹤調查,證明電子遊戲與誘發性高血壓有密切關係。經過測量網民在玩電子遊戲前、中、後的血壓變化發現,經常玩遊戲的網民緊張性高血壓的比例遠高於其他人;網民玩遊戲時血壓升高的幅度遠超過其他人血壓升高幅度。
輕度高血壓雖然在相當長時間內可能會無任何症狀,但它能慢慢地損害血管、心髒、腎髒和大腦,患病人絕大多數在以後會被高血壓病所困擾,如造成心血管疾病、腦缺血、腎髒損害、糖尿病,甚至失明,也有人在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出現血管堵塞、破裂或心髒病突發而猝死。
專家告誡網民,玩電子遊戲機是高血壓的一種誘因,應該引起重視。如果網民在玩遊戲後出現了頭痛、頭暈、抽搐、嘔吐、眼花、呼吸費力等症狀,很有可能是高血壓症狀,應及時就醫。早期高血壓,一般隻要休息幾個小時就能緩解,但若長期反複發作,那就成了真正的高血壓病人了。
預防網絡的怪異“症狀”
認知上的“快餐——硬結”症
對於眾多步履匆忙的網民而言,互聯網好比知識快餐一樣,大大激發了他們急於求知的強烈欲望,在鼠標輕點之間就能立刻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裏的學習、工作效率。而對網上各種時髦展品,他們在好奇心、求知欲驅使下流連忘返,從不審視、懷疑它的構造成份和運轉功效,整個大腦於囫圇吞棗之際成了一個受動而麻木的機器,致使許多硬結不但吞噬著我們本應充滿活力和主見的大腦,而且阻塞著他們對真知的探索。
情感上的“狂瀉——冷漠”症
對於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擺脫父權主義、順應主義教育的人來說,雖然在現實中其情感表露總要受到他人及社會的左右,但他們身上被壓抑的諸多情感卻可以在網絡世界中肆意暴發。上網交友、網上聊天、在BBS中高談闊論成了人們忘記權威壓製、排遣孤獨,宣泄不滿的暢通渠道。隻是我們觀察到,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人們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虛擬的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許多人在放飛情感的同時,總想試圖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深埋心底,不願向真實世界坦露,並懶得與活生生的人進行情感交流。生活中,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世間情感所動,顯出一副冷漠姿態。互聯網成了一部分人麵對現實情感世界的心靈之鎖。
意誌上的“自主——膨脹”症
在互聯網這一無人管理的區域內,人們往往能夠以己為中心,以己需要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個人意誌自主地利用網上資源、自主地在遊戲中扮演各類角色、自主地設計令人驚歎的“小製作”“小發明”等等,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誌自主表現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利於個性的張揚。但我們也為一部分人在極度的意誌自主中其“唯我獨尊、唯我是大”的意誌膨脹表現所震驚:一些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誌自主表現而一鳴驚人,於是在互聯網上隨意製造思想和議論的巨大泡沫,甚至為了達到讓世人把他當主角的目的而不惜做出損害別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侵入別人係統等過激行為,以至釀發可怕的阻塞網絡交通的網絡地震。預防網絡鼠標綜合症
“鼠標綜合症”是電腦族出現後的又一個新興醫學名詞。網絡遊戲迷或那些在工作中必須使用計算機的人每天重複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鼠標,即易引起“鼠標綜合症”,又叫“腕管綜合征”,俗稱“鼠標手”。
“鼠標綜合症”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正中神經分布部位出現感覺異常(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掌側),隨症狀加重,患者會在夜間出現疼痛和感覺異常,如果症狀持續發展,可使正中神經進一步損害,引起皮膚感覺缺失和魚際肌肌力減退,對指活動乏力,晚期可有魚際肌萎縮。腕部掌側韌帶和腕骨形成的腕管中有正中神經穿過,當腕部處於背屈狀態時,腕部伸肌產生的力作用於韌帶,從而壓迫腕管中的正中神經。
為了預防“鼠標綜合症”,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姿,不論工作或休息,都應該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使用電腦時身體應正對著鍵盤,避免手腕過度彎曲緊繃;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時使雙腳能正好平放在地麵;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過度伸展;肘關節成90度;此外,要注意間斷休息,做做手指關節的伸展活動,還可以讓手泡個“熱水澡”。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在電腦前工作時間過長
使用多種不同的輸入方法,不連續在電腦前工作過長的時間,若連續使用鼠標在一個小時之後就需要做一做放鬆手部的活動。鼠標綜合症屬於“累積性創傷失調”症,病情較輕者可采用藥物或使用腕背屈位夾板法治療。病情較重者可施行腕管切開術。
二、不將鼠標放在桌麵上
醫生發現,鼠標的位置越高,對手腕的損傷越大;鼠標的距離距身體越遠,對肩的損傷越大。因此,鼠標應該放在一個稍低位置,這個位置相當於坐姿情況下,上臂與地麵垂直時肘部的高度。鍵盤的位置也應該和這個差不多。很多電腦桌都沒有鼠標的專用位置,這樣把鼠標放在桌麵上長期工作,對人的損害不言而喻。
鼠標和身體的距離也會因為鼠標放在桌上而拉大,這方麵的受力長期由肩肘負擔,這也是導致頸肩腕綜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夾角保持45度以下的時候,身體和鼠標的距離比較合適,如太遠了,前臂將帶著上臂和肩一同前傾,會造成關節、肌肉的持續緊張。
三、升高轉椅預防“鼠標手”
如果調節鼠標位置很困難,可以把鍵盤和鼠標都放到桌麵上,然後把轉椅升高。桌麵相對降低,也就縮短了身體和桌麵之間的距離。
用科學的方法放置鼠標,會大大降低“鼠標手”的發病幾率,讓每一名常坐在電腦前的人和上班族輕鬆、愉快地處理好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鼠標綜合症”的治療,手腕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別要減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勞動。采用舒筋活絡中藥進行熏洗,也有一定的效果。局部封閉治療,可使早期“鼠標綜合症”得到緩解,每周封閉一次,連續三次。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或反複發作時,應做腕管切開手術,可在腕關節鏡下得到微創治療。
預防網絡成癮綜合症
網絡成癮綜合症是一種心理障礙,不僅不利於個體的健康發展,還成為一種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它的形成既有網絡傳播特性的原因,也有個體自身人格缺陷和現實社會生活壓力的原因。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它帶來的便捷、高效的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它的負麵影響。目前全球2億多網民中,約有114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網絡心理障礙,約占網民人數的6%左右。這部分人在網上的衝浪體驗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對網絡的心理依賴,隨著每次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越來越強烈。這種不自主的強迫性現象已被稱為“網絡成癮綜合症”。
一、網絡成癮綜合症的形成
“網絡成癮綜合症”的主要表現,就是因為過分依賴網絡,而失去對現實生活的興趣。其最明顯的症狀有:在網絡上工作時間失控,長時間使用網絡以獲得心理滿足;為了達到自我滿足,不惜增加網上停留時間,試圖減少操作時間但難以自控;對家人和朋友隱瞞自己是“網蟲”;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終走上自殺的道路。
網絡成癮的原因是多方麵的。網絡傳播的特點,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際傳播更輕鬆。網絡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們更易沉迷於網絡。現實生活壓力過大,導致一些人沉溺於網絡,在虛擬空間裏尋求安慰和減壓。社會形態轉型時期,生活中的未知變量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會交往挫折、科技進步帶來的倫理難題等,壓力驟增。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宣泄減壓的寬鬆環境。網絡成癮實際上是暴露了目前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把網絡成癮的症結完全歸於網絡的使用者,是不夠全麵的。
那些內向敏感、現實人際交往困難的人,易沉迷於網絡。例如一位女孩說:“在網上,我會主動與我不認識的男孩說話,這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所以,提高他們的現實交流溝通能力,重塑自信是擺脫“癮症”的治本之途。
二、網絡成癮綜合症的預防
首先必須合理安排時間,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其他活動,多與人交往,注意與親友、領導同事的關係;其次給予相應的現實生活方麵的指導,如對人際溝通上有障礙的使用者,給予交流溝通技巧方麵的指導,讓其體驗到真實人際交往的成功,從而幫助他們重建自信。總之,要讓網絡成癮者融入、適應現實的社會生活。畢竟,人不能隻活在電腦和網絡的世界中,它們隻是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