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傑作 —— 北京故宮4(1 / 3)

古代建築傑作 —— 北京故宮4

明英宗為改卦象始建交泰殿

話說,在明英宗嘉靖帝當皇帝期間,他不僅為自己的母親建成了慈寧宮,還在紫禁城的內廷建成了後三宮之一的交泰殿。

說起這個交泰殿,按照我國古代的風水來說,這座大殿建在紫禁城後廷其實是破壞風水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交泰殿沒有建立之前,紫禁城的建築規劃完全是按照古代風水學說布局的,城內的前朝都是屬陽的,後宮是屬陰的。

為此,當時的前朝由以陽數為主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三大殿組成,而後宮則由以偶數為主的乾清宮和坤寧宮兩大殿組成。

那麼,嘉靖帝又為什麼偏偏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建成這座交泰殿?據說,這和當時明皇帝信仰道教有關。

因為,這位明英宗在中年以後,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為此,他崇奉道教。

如果按照道教的周易八卦來說。乾在上坤在下是為否卦。而坤在上乾在下則為泰卦。根據這個卦象,明英宗發現,紫禁城內的乾坤清宮在前而坤寧宮在後正好是否卦,這在易經之中八八六十四卦中,否卦是最不好的卦之一。

這樣一來,明英宗當然就想把這個否卦糾正過來,怎麼辦呢?又不能把乾清宮和坤寧宮兩座宮殿建築搬家換位,所以英宗最後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硬加了一座宮殿進來,這便是交泰殿的來曆。

這座大殿建成後,由於改變的紫禁城的總體風水,嘉靖帝又把北京城的所有壇廟重新按規製重建了一遍,外城也加了半圏,這樣一來,紫禁城就顯得更加大了。

與此同時,交泰殿建成後,紫禁城的後廷兩宮便變成了後廷三宮。

交泰殿殿名取《易經》中“乾坤交泰”之意而得。故宮內的現存建築為清嘉慶年間重修。這裏是皇帝和後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

此殿平麵為方形,麵闊、進深各3間,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鎏金寶頂,建築規模小於中和殿。屋頂為單簷四角攢尖頂,銅鍍金寶頂,黃琉璃瓦,雙昂五踩鬥栱,梁枋飾龍鳳和璽彩畫。

四麵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龍鳳裙板隔扇門各4扇,南麵次間為檻窗,其餘三麵次間均為牆。

殿中設有寶座,上懸康熙帝禦書“無為”匾,兩旁是紅柱上有一副對聯:

恒久鹹和,迓天休而滋至

關雎麟趾,主王化之始基

寶座後有4扇屏風,上有乾隆禦筆《交泰殿銘》。殿頂內正中為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麵鋪金磚。

在此殿內東次間有一銅壺滴漏,也可稱為漏壺,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早在3000年前,我國古代人就發明了用水滴漏的計時方法。

陳列在交泰殿的銅壺滴漏,是1745年製造的,這是我國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漏壺。據說,此漏壺在乾隆年後就已不再使用。

在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還有一座自鳴鍾,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鍾。

此鍾是嘉慶三年製造的,皇宮裏的時間都以此為準。其外殼是仿我國式樓閣型的木櫃,通高約為6米,共分上中下3層。

鍾樓背麵有一小階梯,登上階梯,可以給自鳴鍾上弦。自鳴鍾走動後,可按時自動打點報刻。到現在為止,這座自鳴鍾已經曆過200個年頭,卻仍能正常準確地走動,打點報刻時,聲音清脆洪亮。由此可見它的製造工藝非常精良。

此外,在此殿內,還有25方象征皇帝行使權力的玉璽,這些玉璽由內閣掌握,由宮殿監的監正管理,用時須請示皇帝,經許可後方可使用。

這些玉璽是1748年製造的,每方寶璽都有各自的用途。其中,“皇帝之寶”用於頒發詔書、錄取進士時公布皇榜;“製法之寶”和“命德之寶”用於諭旨臣僚和獎勵官吏;“製馭六師之寶”用於軍事。寶璽置於寶盒內,上麵覆蓋著黃綾。盒仍按原來的位置陳設在交泰殿。

交泰殿為皇後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是皇後生日時接受慶賀禮的地方。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

清世祖鑒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教訓,規定宦官不得幹預朝政,所立“內宮不許幹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後的冊立、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

此外,在每年的春季祀先蠶,皇後還要先一日在交泰殿查閱采桑的用具。

[旁注]

周易八卦 是我國古代的一套象征意義的符號。用“-”代表陽,用“--”代表陰,用3個這樣的符號,組成8種形式,叫做“八卦”。它在我國古代是社會各階層廣泛運用的一種文化思想理論體係,政治家、統治者、軍事家用其運籌帷幄,治國安邦;民眾百姓則將其作為養生、預測禍福、經商盈利的工具。

《易經》 也稱《周易》或《易》,是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我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對我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裙板 又稱踢腳板、腳踢板或地腳線,是地麵和牆麵相交處的一個重要構造節點。踢腳板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護作用,遮蓋地麵與牆麵的接縫,更好地使牆體和地麵之間結合牢固,減少牆體變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壞;二是裝飾作用。

宮殿監 全稱為宮殿監辦事處,又名敬事房,是皇宮內宦官組織的單位名稱。隸屬內務府,掌奉行諭旨及內務府文書,管理宮內事務及禮節,收核外庫錢糧,甄別調補宦官,並巡查各門啟閉、火燭關防。有總管、副總管,皆由宦官充任。雍正元年,即1723年,定總管秩四品,副總管六品。

玉璽 指皇帝的玉印。“玉璽”一詞,最早由秦始皇提出,他規定隻有皇帝使用的大印才能稱為玉璽。我國人用印信來表示信用,始於周朝。至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臣民所用隻能稱為“印”。

[閱讀鏈接]

據說,交泰殿中的清代寶璽本來有29種的, 1746年,乾隆帝根據《周易·大衍》中《天數二十有五》的記載,希望清朝也能傳至第二十五世,因而欽定寶璽為25種,後世就稱這25方印章為“二十五寶”。

“二十五寶”的內容及排列順序是:“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滿文“皇帝之寶”、檀香木“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製誥之寶”、“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欽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製馭六師之寶”、“正萬邦之寶”、“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

用於帝王大婚之所的坤寧宮

1665年農曆九月初八。這一天,紫禁城內的各個大殿門簷內側,都掛起了漂亮的大紅燈籠,大殿正門的木柱上,還掛著很多條紅綢帶,大門的窗欞上,整齊地貼著紅豔豔的喜字。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一天是清朝的第二任皇帝康熙大喜的日子,在這一天,他將要和內大臣噶布拉的女兒,攝政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裏氏結為夫妻。

康熙帝的新房設在紫禁城內廷後三宮坤寧宮東端的兩間房子裏。這兩間房子也稱為東暖閣。

故宮內現存的坤寧宮在內廷三宮的最後麵位置,它和嘉靖年間修建的文泰殿,以及乾清宮共同組成了故宮的內廷後三宮。

坤寧宮是明清兩代皇後的中宮。明代皇帝住在乾清宮,所以坤寧宮便是皇後的正寢宮殿。

此殿始建於1420年,1514年、1596年兩次毀於火,1605年重建。現存的建築重修於順治年間。

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璧之意。

坤寧宮坐北麵南,麵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明代是皇後的寢宮。清代改建後,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

此殿仿盛京清寧宮,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原槅扇門改為雙扇板門,其餘各間的欞花槅扇窗均改為直欞吊搭式窗。室內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麵炕,作為祭神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