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高與低的對比。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圍采用了低矮連續的回廊。這讓太和殿在低矮回廊之間更顯示出高大的身姿。
三是寬與窄的對比。這是一種欲放先收的手法。從正陽門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狹長空間與太和殿前廣闊的空間形成強烈的空間對比。
四是明與暗的對比。故宮在色彩上給人的強烈印象是金碧輝煌。金黃色的琉璃瓦與青綠色為基調的簷飾相對比,在藍天、白雲輝映下顯得非常輝煌。
五是繁與簡的對比。雕梁畫棟,鏤金錯彩,這就是繁。這與殿外單色調紅牆和黃色琉璃瓦屋頂形成一種繁簡對比。
六是方與圓、曲與直對比。如天安門、端門門洞是圓形,午門的門洞是方形。又如筆直的中軸線與弧形的金水橋形成曲與直的對比。
七是動與靜的對比。建築本身是靜止的,但由於空間與形體的變化卻呈現出流動的節奏感,有序曲、有高潮、有尾聲。如果說正陽門是序曲,那麼太和殿則是高潮、景山公園就是尾聲。
另外,故宮在內部空間、色彩、內部結構、裝飾等方麵都各有特點,都不同於其他的一般建築。
建築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築,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麵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旁注]
三朝五門 具體位置及名稱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區別。清朝的三朝五門中的三朝,對應三殿。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五門是指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
鏤金錯彩 鏤金是指雕刻金子的工藝之一。用手工雕刻出鏤空的金子。錯彩是指塗抹彩色的顏料形成美麗的圖案。這個詞合成的意思是指裝飾得非常奢侈華麗。也有用在文學上形容文字內容浮華的意思。
天安門 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故宮的南端,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設計者為明代的蒯祥。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時稱為承天門。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1949年,在這裏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 1961年,天安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金水橋 分為內外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金水橋的藍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橋。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是5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於1690年。
[閱讀鏈接]
北京故宮之所以能保存完整下來,要非常感謝一個人,就是江蘇省無錫人、前文化部部長陸定一。
在20世紀60年代初,曾有人提出故宮“地廣人稀,封建落後”,要對它進行改造。改造方案,是在故宮內部建設一條東西向的馬路,並將文華殿、武英殿改造成娛樂場所。
後來的“整改方案”,是在太和殿前豎立兩座大標語牌,一東一西,高度超過38米高的太和殿,用它壓倒“王氣”;太和殿寶座要扳倒,加封條;在寶座台上塑持槍農民的像,槍口對準被推翻的皇帝。把中和殿改建為“人民休息室”,把一切代表封建意識的宮殿、門額全部拆掉。
陸定一得知消息,拍案大怒,在他據理力爭之下,這個荒唐的改造方案沒有得以實施。才讓後來的人們有幸目睹故宮昔日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