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見龍橋(2 / 2)

少年知道,連黃河、長江都抵擋不了鐵騎,更何況這小小的甘竹溪?若登上這右岸,這方圓百十裏的左灘、右灘,全都會被斬盡殺絕,蕩為平地。

甘竹灘,食人灘,人去屍不還。

左灘,右灘——左右為難哪!

恩師黃閣老曾經的敘聊,如今在少年耳邊盤旋縈繞。

少年明白,自己在這世上一日不死,鐵騎大軍就一日不會停止追擊,戰亂就一日不會終結。如果大明家國還有救,當然要奮力一戰,然而事情已經不可為,事到如今,也隻剩最後一條路了。

少年不禁又想起了父皇。自古以來中國的皇帝,若不是老死的,就是被人殺死的,哪有自盡的皇帝?父皇悲情,慨而赴死,想來父皇也是一個有理想、有骨氣的人哪!

父皇!孩兒不孝,今生報不了父母仇……父皇!孩兒願隨父皇而來,從容赴死,以救天下蒼生!

少年顫抖著一雙手,將身上的衣帶解下,隨後脫去粗布衣服,露出一襲素淨的白衣。

江風獵獵,衣袂飄飄。白衣少年,風神龍采,那春蔥似的手爪一拱揖,向著右灘朗聲道:太師,順天明德,這一方水土,真是好地方哪!借我這清甘冷冽的甘竹溪,我要好好地洗個澡!

語畢,一個縱身,躍入江中。

明太子慈烺,享年一十有六。

多爾袞部下的鐵騎兵命村民在甘竹灘日夜搜尋,一無所獲。村民說,甘竹灘,食人灘,人去屍不還,這甘竹灘的江水據說流入大洋裏,要找到落水者的屍身,恐怕要到爪哇國去找嘍。

清兵退,未曾踏足右灘,方圓百十裏的左灘右灘得以保全。

翌日,左灘浮現少年的屍身:臉白皙嫩相,莊嚴和穆,美若神仙,手爪如春蔥,腳脛骨成雙。

村民驚奇:甘竹灘,食人灘,人去屍不還,怎麼,這少年的屍身還在?

這哪是人,這分明是龍太子哪!

村民恍然大悟,紛紛跪拜。

翌年,甘竹灘畔,於少年屍身浮現處,建起了一座石拱橋,名曰“見龍橋”。

而對岸的右灘,垂垂老矣的狀元宰相黃士俊,早已從黃氏大宗祠走出,幾經委曲求全,終於來到順德縣府所在地大良,登上清暉園的留芬閣,將奏章、著作付之一炬,足不下樓,至死不踏清朝之地。數年後,黃士俊在留芬閣中去世,享年八十有五。

(本文發表於《黃河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