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歌 1.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代表了古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唐代詩歌不僅數量超出以前各代詩歌總和的兩三倍以上,而且質量極高,題材也極為豐富,詩體大備,名家輩出。
唐詩成就卓著,是在唐代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曆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
顯示出我國古典詩歌已發展到完全成熟的階段。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個階段。
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
713年進入了盛唐時期,在這一時期,繼陶淵明、謝靈運之後,山水田園詩又一次興起與發展起來。這些詩歌或描寫雄壯廣闊的山水勝境,或反映清幽恬靜的田園生活情趣,充分展示了山水田園詩的魅力。這一派詩人中最著名的是孟浩然和王維,故又稱“王孟詩派”。
孟浩然,長期居家生活,並曾一度隱居於家鄉附近的鹿門山。孟浩然終身不仕,一生有很濃的隱逸色彩。
孟浩然在盛唐詩人中年輩最高,他最早擺脫初唐狹隘的詩境,是一個大力創作山水田園詩的詩人。在他的詩裏,既成功地描繪出一係列幽雅恬靜的環境,也塑造了一個生活在其間的高潔之士的形象。
孟浩然的代表作《過故人莊》一詩用通俗的語言描寫了樸質無華的田園、生活,非常切近生活。
《宿建德江》改變了傳統山水詩景象羅列的板滯的弊病,以情興為主,選取典型性的物象,並采用側麵對比或烘托的手法,化密實為清空,形成了清曠疏淡的獨特意境。
孟浩然的詩歌將傳統田園和山水題材加以融合,以清曠的意象組合,明淨衝淡的語言,對盛唐田園山水詩作出了獨特貢獻。
王維,年少聰慧,17歲寫下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廣為流傳。他不僅詩才早慧,而且能書善畫,精通音律。20歲時中進士,開始進入官場,但他不熱心做官,走上了一條半官半隱的道路,寫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
王維的詩歌創作,以37歲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作品酣暢豪放,樂觀進取,創作中表現了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和生活態度,多作邊塞遊俠詩和幽憤詩,如《老將行》、《使至塞上》、《觀獵》等。這些詩筆力雄健,情調激昂,風格豪放,體現了一種陽剛之美。
王維後期以創作山水田園詩為主。山水田園詩,在他的筆下,寫出了一種寧靜恬適的境界。《渭川田家》寫野老牧童、牛羊雉蠶、麥苗桑葉,也把田園生活寫得寧靜、和諧而溫馨。寫道: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王維的詩歌最主要的是特色詩中有畫,他善於在詩中營造畫意,從而使詩歌具有仿佛訴諸視覺上的鮮明形象。其次,王維的詩歌意境清幽而富於生機。
除孟浩然、王維外,山水田園詩人中,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等。這些人的山水田園詩的風格和孟浩然、王維的山水田園詩風格比較接近。
唐王朝重視邊功,很多文人都把立功邊塞當做求取功名的新出路,有些詩人還有從軍入伍或邊塞漫遊的經曆。他們將所見、所感、所思表現於詩歌,這樣就刺激了邊塞詩的發展,並使邊塞詩創作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