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詩歌 4.

與時代同呼吸的清代後期詩歌

清代後期,社會狀況複雜,經世致用的思潮波濤洶湧,新思潮的洶湧澎湃震蕩著傳統文壇,這一時期留下了眾多揭露時弊和抒發憂國之情的詩篇,作為時代的紀錄,有其特殊意義。這時期的代表詩人有林則徐、龔自珍、魏源、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等。

以虎門銷煙而名垂史冊的林則徐,並不以詩著稱,但由於地位與經曆的關係,他的詩作對了解鴉片戰爭前後的形勢有重要的價值。他謫戍伊犁時所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出嘉峪關感賦》等,表達了憂念時事、以身許國的熱情。

前一首中“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他常吟誦的句子,從中可以感受到一個正直的政治家的心跡。

龔自珍,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才思過人,胸懷遠大。他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

龔自珍的詩文創作,是走向近代文學的新篇章,他的詩作,將抒情、政論和藝術形象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具有豐富

的奇異想象和藝術形象,而且形式多樣,風格多樣,語言清新多彩,不拘一格。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原是一首應道士請求而作的祭神詩,詩人借題發揮,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聲疾呼讓各種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寄托了詩人對當時黑暗沉悶現實的強烈不滿。

魏源,和龔自珍是好友。他是一位有見識的學者和思想家,曾受林則徐囑托編纂敘述各國曆史地理的《海國圖誌》,為中國放開眼界看世界的先驅者之一。書中提出“師夷長技以製夷”,代表了那個時代進步的士大夫中一種比較普遍的思想。

魏源的不少詩篇,如《江南吟十章》、《寰海十章》及《後十章》、《秋興十章》等,都是議論時事、抒寫感憤的政治詩。所表達的見解,主要是在堅持中國固有傳統的前提下反對閉關自守、主張學習西

方技術,具有曆史價值。 同時,魏源的政治詩直敘胸臆,詩體也比較解放,不過詩中用典與議論偏多,有時直書其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詩的意象與美感。

在普通的抒情詩篇中,魏源的山水詩很有名。他喜歡寫雄壯奇偉的景象,《太室行》、《錢塘觀潮行》、《天台石梁雨後觀瀑歌》、《湘江舟行》等均有此種特點,可以看出作者豪邁活躍的個性。

另外,魏源的詠史詩也頗為人稱賞。《金陵懷古》之一中的兩聯:

隻今雨雪千帆北,自古雲濤萬馬東。千載江山風月我,百年身世去來鴻。

姚燮,道光時舉人。他寫有很多關於鴉片戰爭時事和有關社會情況的詩篇,有“詩史”的特點。《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之二,寫陳化成之戰死:

颶風卷纛七星斜,

白發元戎誤歲華,

隘岸射潮無勁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