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1)(3 / 3)

一周後,幾個主管都提交了調查報告,而那位年輕的主管得到了提拔,出任戴爾分公司市場部的副經理。

吉姆對此是這樣與其他幾位主管解釋的:“我必須挑選不找借口地執行任務的人。不論在哪一個企業,老板都會非常重視員工的執行能力,隻有完全執行任務的員工才會成為企業最青睞的員工。”

點評工作的時候不能患得患失,抱怨最終結果就是沒法使工作有執行力。擺正心態,專心工作的員工,才有執行力,方能為企業所青睞。

(二)適宜的工具是執行的關鍵

工具是執行力的第二要素。企業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發展的信念,還要找到合適的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合適的工具,空有一腔熱血也是無法成就事業的。

鼠與貓

從前有一窩大老鼠生了一窩小老鼠,這些小老鼠長大了以後要出去自己尋找食物。臨行前一隻小老鼠找到一隻年長的老鼠,向他請教有關貓的問題。小老鼠說:“老鼠大叔,我準備出去找東西吃,你能告訴我怎麼才能不碰見貓?怎麼才能不被貓抓住?”老鼠大叔意味深長地說:“小老鼠,告訴你個絕招,當你聽見狗叫的時候就可以出去了。”小老鼠不明白,又問道:“為什麼聽見狗叫的時候我就可以出去了?”老鼠大叔回答道:“因為狗叫的時候貓就跑了,那時候你出去就絕對安全了。”小老鼠一聽,不由得讚歎道:“喲,還是年紀大的有經驗。”它很慶幸自己學會了如何躲避貓的方法,於是日日躲在洞口傾聽。

這一天它終於聽見了“汪汪汪”的狗叫聲,小老鼠一邊暗自想著“時機終於到了”,一邊迫不及待地快速走出了鼠洞。結果剛一出洞,就被一隻老貓抓住了,老貓對小老鼠說:“這回看你往哪裏跑!”小老鼠特別不服氣,它對老貓說:“不對吧,剛才狗叫了,為什麼你不跑呀?”老貓嘻嘻一笑,慢悠悠地說:“這年頭不會兩門外語,能出來混日子嗎?”小老鼠頓時無話可說了。

點評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必然具有這樣一種素質——隨時隨地找到合適的工具。現今社會變化莫測,對企業來說,客戶在變,合作商在變,環境也在變。在這變化的世界裏,企業要時刻隨著變化更換工具,這樣才能不斷獲得生機。否則,就會像故事中的小老鼠一樣,輕易地被聰明的老貓捉住。

沃爾瑪成功的得力工具

沃爾瑪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貨零售商。作為一個百貨零售商竟能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之一,的確非常不易。眾所周知,20世紀90年代之前能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尤其位居前幾名的,都是一些固定資產非常大的企業,比如石油、鋼鐵、汽車、銀行等企業,而在2002年的時候,一個百貨零售商躍居成為世界500強的首位。

如果從工具的角度來看,有些人會認為沃爾瑪能成為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是規模擴張。其實不然,規模擴張離不開合適的工具,否則,為什麼以前也在進行規模擴張,但是一直沒取得今天的成就呢?真正的原因在於,以前沒有找到那麼合適的工具,而今天卻找到了。

沃爾瑪有個外號叫“天下第一摳”,對這個外號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沃爾瑪的供應商,與沃爾瑪合作最大的痛苦就在於價格談判,沃爾瑪會將供應商的價格壓得非常低,但是,供應商卻無法離開沃爾瑪。以彩電為例,沃爾瑪一天的彩電銷量是200萬台,試問,哪個彩電廠家不願與之聯盟?

在21世紀以後,沃爾瑪又得了另一個外號“天下第一慷慨”,這個外號來自於它購買的幾顆衛星。這幾顆衛星就是沃爾瑪找到的合適的新工具,它們能保障沃爾瑪在全球任何一個地點的任何一家店的任何一件產品的任何一個價格的變動和出售情況,都可以隨時反映到物流中心。根據這些信息反饋,總部可以對每個店的貨品進行及時的補充。正因為如此,沃爾瑪才能夠在全球布點,因為它的整體運營成本能夠降低。

點評合適的工具對企業擁有強大的執行力來說是何等重要。及時準確的信息對沃爾瑪這樣的百貨零售業的生存至關重要,一旦信息延誤,就意味著顧客的流失。所以,沃爾瑪擁有了這種工具,也就擁有了其在全球擴張的良好支撐點。

(三)執行力的第三個要素就是角色要素

角色混淆,職責不分,往往會產生矛盾,辦事扯皮,效率低下,最終拖垮企業。企業要幫助員工做好角色認知,正確的角色認知會激發員工無限的工作熱情,會為企業帶來強勁的執行力。

媳婦和女兒

端午節那天,一個婆婆叫媳婦包粽子。媳婦從早忙到晚,粽子包好慢慢煮,終於快要熟了,總算對婆婆有交代,卻聽到婆婆打電話給小姑:“女兒呀,你趕快來,我叫媳婦包了粽子,你快回來吃。”媳婦一聽,豈有此理,我辛苦了一天,才剛煮好,你就打電話叫你女兒回來吃。她一氣之下丟開圍裙回了娘家。剛到門口,手機響了,是媽媽打來的:“女兒呀,今天我讓你嫂子包了好多粽子,你趕快回來吃吧。”這時候她不禁淚流滿麵。

點評原來天下母親對女兒就是對女兒,對媳婦就是對媳婦,自己本身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就不會有意外的糾紛。工作也是如此,擺正位置,分清職責,工作執行方能有力。

(四)執行力的第四個要素就是流程

執行力隻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流程。脫離了這個標準,就不會有執行力。

7遍與5遍

一位中國留學生剛到日本,語言不通,和絕大多數留學生一樣,在課餘時間為日本餐館洗盤子以賺取學費。日本老板告訴他要把用過的髒盤子放洗潔精清洗,洗滌幹淨後再用清水衝洗7遍。

起初,這位留學生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用水衝洗7遍。由於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這位留學生忙活了一天,也掙不了多少錢。後來,他就覺得沒有必要衝洗7遍,少兩遍也未嚐不可。果然,勞動效率大大提高,工錢自然也迅速增加。

可是,日本老板非常重視洗盤子這件簡單的現場管理工作,有時要抽查一下盤子清洗的情況。有一次,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檢測出盤子清洗的清潔程度沒有達到標準,就責問這位留學生。留學生感到很委屈:“洗5遍與洗7遍不是一樣保持盤子的清潔嗎?”老板隻是淡淡地說:“洗7遍是標準。這是係統管理的一部分,你不按標準流程做事,請你離開。”餐館老板的邏輯是:隻要有標準,就要按標準去做。否則,你就是不服從管理,必須開除。

點評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員工執行力是否有效,不僅僅是看他的工作結果有沒有達到要求,還要看他采用的什麼方式來完成這項任務。隻對工作結果負責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對流程的執行,同樣不是合格的員工。

迪斯尼排隊流程

眾所周知,迪斯尼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一家綜合性娛樂公司,這個公司近幾年發展迅猛,產品眾多。迪斯尼最具代表性的產品莫過於它的主題公園,每年都有大量的遊人前往。

但是,當人們到了主題公園的時候,最令其厭煩的事情莫過於排隊等待了。在人們最想玩的項目麵前,隊伍排得最長,這些隊伍能為迪斯尼帶來巨大的利潤。可是,排隊會影響人的心情,如果等待時間過長,許多人就會選擇放棄。為了解決為遊客更好服務的問題,迪斯尼對自己的服務流程做出了一係列調整,甚至對自己的崗位設計都采取了變通的方式。

起初,迪斯尼設計了小醜這個崗位。當人們排著長隊心情煩躁的時候,隊伍的旁邊就會蹦出一個小醜,他為遊人提供各種滑稽的表演。小醜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遊人焦急等待的心情,尤其可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但是,一直看小醜表演也會心生厭煩的,於是,迪斯尼又設計了第二個崗位。這個崗位的產生來源於對顧客需求進行的深層次的分析。迪斯尼充分利用顧客排隊等待的這段時間,為顧客辦理各種需要事項,比如預訂酒店、安排後續的旅行路線、預訂機票等,這個崗位可以被稱作“雜事處理崗”。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最大限度地緩解了遊人的焦急情緒。

經過觀察,迪斯尼又發現,排隊等待的人群中最煩惱的就是站在隊伍最後的那個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迪斯尼確定了這樣一個程序,即每過5分鍾廣播一次最後一名遊客到達售票處還需要的時間,人最害怕的就是沒有確定感,一旦有了確定性,最後一名遊客的心情也就平和了許多。

點評流程的設計過程一定是複雜的,要考慮周全,以客戶為中心。流程的操作應該是簡潔的,充滿人性,方便易行,執行才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