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就業指導(8)(1 / 3)

(二)做好充足準備

有些畢業生為了贏得麵試成功,通常都會閱讀很多談麵試技巧的書籍,按照所謂的流行標準在麵試時把自己塑造一番。其實絕大部分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麵試官所關注的並不是你的答案具體是什麼,而是你的思路是否前後連貫一致、思維活躍、符合公司文化和職位的具體要求!如出一轍、模式化的答案不僅不能增加你自己應聘的籌碼,反而會掩蓋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也給企業選拔優秀人才設置了無形的障礙。即便是通過了麵試,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往往會根據麵試時所表現的性格、能力給求職者安排適合的職位,其實這對求職者的職業生涯是有害的。

職位招聘要求因單位性質的不同而不同,也會因為企業規模大小的不同而不同,還有企業所處的行業位置,未來的發展方向等,都會影響對應聘人員的素質要求,因此每個單位招聘職位對於人才的需求重點都是不一樣的。在這家單位行之有效的技巧可能在那家單位就會碰壁。比如薪酬,有的單位忌諱求職者在應聘過程中提出,而有的單位則鼓勵你衡量自身的勞動價值。

現在網絡很發達,我們個人在通過網絡尋求標準答案的同時,麵試官也在看,他們看的目的是,如何避免候選人用網絡上通用的“標準答案”來回答他們的問題。在他們麵前賣弄技巧,恐怕會被一眼識破,反而留下惡劣的印象,這還不如真誠自然一點兒。

沒有標準答案並不代表麵試前不需要做任何準備。隻是準備的重點不應該在對“標準答案”的背誦上,而應該著重準備:對目標企業,行業的了解;對自己以往工作經驗的回顧、分析與總結;準備一下與目標職位相關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對應聘公司和職位有清晰的了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大多數企業的招聘考試時間很短,“考”的是大學生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畢業生應從平時學習著手,不要寄希望於臨時抱佛腳。如果畢業生在求職時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這可能比“寶典”上千篇一律的回答更能引起用人單位的注意。

三、大學生麵試失敗的常見原因

每年到了畢業的時候,總有部分同學用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最終落實接收單位。這裏麵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前麵提到的禮儀和麵試技巧沒掌握好,還有其他需要反省的問題。

(一)缺乏必要的積累

大部分同學都是到了快畢業的時候才開始著急:我拿什麼去找工作?其實這個時候才考慮這個問題已經太晚了。要知道找工作不隻是畢業前那個學期的事情,而是與自己整個大學生活的規劃和前期的職業定位等密不可分的。從一進校開始就應該好好為自己積累“資本”,比如學習成績,特長的培養,獲得過哪些獎勵,參加過哪些社團或社會實踐活動等。用兩年多時間去準備這些,應該綽綽有餘了。每個同學都應該明白,找工作要盡早準備,大學生活應該有意識地去經營,切不可沉迷於每天上課、考試及格的程式化生活中,喪失感知和反省。求職,不應隻是快畢業時才想的事。

(二)好高騖遠

對於一些應屆畢業生而言,有的找不到任何工作並非是因為沒有實力,而是由於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造成的。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有的獨立生活、工作的能力差,又不願意鍛煉,一心想找那些工資待遇高、活兒又不累的工作。這種“半吊子”型的人,在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必然要走向失業。還有的畢業生實力不怎麼樣,但是一開口就討價還價,這通常會被認為是不成熟的表現。求職畢竟不是談生意做買賣,“金錢第一”怎麼說也容易讓人產生反感。

(三)過於緊張,自信心不足

自信是創造奇跡的靈丹妙藥。可一些應屆生在求職時,往往因為自己缺乏實際操作經驗,或者自我評價過低,無法在所應聘的工作崗位前表現十足的信心,導致企業不得不將其拒之門外。如小李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曾幾次獲得獎學金。但是在麵試時3分鍾的自我介紹,多次重複幾句話,顯得緊張和信心不足。在回答考官“特殊”的提問中,小李有些語無倫次,短短6分多鍾就敗下陣來。其實,同學們需要了解的是,企業一旦確定招聘沒有社會經驗的應屆生,就已在其培訓計劃與資源配置方麵做了相應的安排。

(四)不注意細節

隨著社會的縱深發展,很多招聘單位對人才的考察不僅僅停留在專業、技能、經驗的要求上,同時更多地考慮人才的性格、合群、創新能力,注重細微功夫。可有些求職者不能真正領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古訓,導致求職敗北。某電子有限公司的王經理說:“員工接聽電話時,如果講話不小心,就有可能丟掉客戶。”而類似的現象,在企業發展中屢見不鮮。為減少企業管理的失敗成本,選擇人才時注意細節考察,當然就順理成章了。

(五)自我意識過強

如當遇到要求評價兩種觀點時,不少考生僅僅以“我”的角度具體論述了其中一種,往往對另一觀點隻字不提;而被問到“作為負責人,怎樣組織策劃公司活動”時,很多學生仍舊隻回答“我如何做”,而沒有充分利用身邊的人、財、物等資源,也很少有人會想到要取得工會、共青團或者領導的幫助。

我覺得要脫穎而出必須表現得更積極。所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總是搶在別人前麵,比別人多說兩句。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麵試官問:“如果你的同事中有那種不那麼好溝通的人,你怎麼辦?”別人還沒有說話,我就搶著回答:“最重要的是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不需要去勉強。”整個麵試下來,有2/3的問題都是我回答的,而且越說越順,根本忘了要收斂,看得出來另外兩個組員不太高興,但是我想麵試本來就是表現自己的機會,就沒在意。

結果一個星期後我收到通知,被客氣地告知不需要參加複試了。因為公司覺得我不注重團體合作精神,太急於表現自己,不是他們需要的人才。

有一句話說:把自己當成珍珠,時時有害怕被埋沒的痛苦。當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很多工種都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一定會有被埋沒的痛苦。

(六)獨立性差

許多大學生在學習中隻知死啃書本,沒有足夠的社會實踐,每次應聘都要父母參與求職,自己則缺乏主見。還有的畢業生筆試、麵試通過後,在與公司簽約的時候,父母到場與用人單位說長道短談條件。對於這種行為,多家公司的人事主管都表示反感。

好不容易麵試結束,考官們走出會議室討論了一下,把我叫了出去說:“根據你的性格特點,我們想把你安排在外事部門,不過戶口方麵可能還需要再爭取。”

聽到這句話,我愣住了:“你們不是答應可以解決嗎?”後半句被我吞進了肚子,我的感覺越來越不妙。要是戶口解決不了,我也許根本就不會來應聘……我左思右想,輕輕咬著下唇說:“要不,我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

主考官也突然愣了一下,我馬上意識到,自己似乎說錯了什麼。

“好吧。”他微笑著說,“不過要記得,以後你參加麵試的時候,不要說‘和爸爸媽媽商量’的話,因為這樣會顯得你沒有主見,明白嗎?”

我抬頭看了看他的眼睛,他眼裏滿是真誠。我意識到,我錯失這個機會了。

每位畢業生都要記住:找工作的前提是,你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能對自己負責。

(七)不了解對方

有的人隻了解單位的整體形象,卻不了解應聘的崗位的具體工作性質,這樣會讓用人單位覺得你很盲目,不適合做這份工作。

我是文科畢業生,讀書時就曾任校刊的副主編,同時在不少雜誌上寫稿,應該說對采編業務非常熟悉。我認為自己去應聘一家內刊的編輯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沒想到,不知天高地厚的自負害了我。

那個內刊隸屬於一家國際知名的大公司。說實話,我當時是看中了這家公司的知名度,並考慮到自己在其他方麵的發展前景才去應聘的,從內心裏對內刊編輯的位子多少有些不屑,認為自己當個不對外發行刊物的編輯綽綽有餘。所以,也就沒對麵試進行過多準備。

麵試的開始還算順利,接下來是回答提問環節。這時候,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沒有很認真地了解公司情況。我所知道的隻是一般大眾都知道的該公司的形象。對於公司的業務領域特別是一些技術進步方麵的問題,我知之甚少,而這也絕不是一個文科生的特長。這時候,那些理科學生的優勢凸顯出來,他們表現活躍,而我有點插不上嘴。好不容易等到考官問有關雜誌編輯的專業知識,我一下子逮住了機會,滔滔不絕起來。我看到考官很注意地在聽,我想,自己應該能通過考試吧!

可惜,我滿懷希望等來的卻是未被錄取的消息,更讓我受打擊的是我得知公司錄取了一個工科專業女生。後來我才知道,我未被錄取的理由不是業務素質、個人能力不行,而是我不合適他們招聘的職位。他們認為,以我的個性和自我期望值,不會踏踏實實安心於本職工作。而且,我與他人的合作精神似乎也欠佳。

四、麵試結束後的注意事項

麵試一結束,應該對自己在麵試時遇到的難題進行回顧。重新考慮一下,如果他們再一次向你提問時,該如何更好地回答這些問題。

盡量把你參加麵試的所有細節用一個小本子記下來。如一定要記下麵試時與你交談的人的名字和職位,以便日後感謝。又如把你麵試過,甚至是投過簡曆的單位、部門記下來,這樣如果以後通知你複試,你就不會想不起來是哪個單位了。

萬一通知你落選了,你也應該虛心地向招聘者請教你有哪些欠缺,以便今後改進。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落選。一般來說,能得到這樣的反饋不容易,你應該好好把握時機。

任務7頂崗實習導讀

一、頂崗實習的含義

頂崗實習,是指畢業生在完成一定學業的基礎上經學校同意而在畢業前到簽約單位或自行聯係的實習單位進行的實際崗位實習或實訓。一般情況下,第三學年最後一個學期為畢業生的頂崗實習(實訓)時間。

二、頂崗實習的性質

從頂崗實習的含義可知,頂崗實習並不是畢業後到簽約單位的見習或試用。簽約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其身份還是學生,而非簽約單位的正式員工。因此,頂崗實習的簽約學生與單位之間並未建立勞動關係,其產生的糾紛並不受勞動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