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宅園——網師園(1 / 3)

山水宅園——網師園

網師園始稱“漁隱”,建於1174年,至1765年左右,定名為“網師園”。

網師園位於蘇州舊城東南隅葑門內闊家頭巷, 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全園共分三部分,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西部為內園。

全園布局緊湊,建築精巧,空間尺度比例協調,以精致的造園布局,深蘊的文化內涵,典雅的園林氣息,當之無愧地成為江南中小古典山水宅園的代表作品,是古典園林的精品傑作。

祈福特色的宋代古物

網師園始稱“漁隱”,建於1174年,由吏部侍郎史正誌所建。當時,吏部侍郎史正誌因仕途不得誌來到蘇州,請人建了一座宅園。

宅園建成後,史正誌自譽藏有萬卷書,遂將園取名為“萬卷堂”,並在大門對麵造圃,意思是泛舟五湖,並自號“漁隱”。史正誌在園中建有門廳和藏書廳等。

門廳位於網師園住宅部分的正門,與當時一般士大夫家族的住宅大門一樣,是兩扇對開的黑漆大,門旁東西兩側設巷門,對麵有高大的照壁。

大門前舊有盤槐4棵,傳說為史正誌親手所植,後來有兩棵枯死了。這種門前種槐的風俗,在蘇州具有悠久的曆史。

至於藏書廳,後來在其舊址上建有大廳,又稱萬卷堂,為了紀念史正誌建造於此的藏書廳。

後來史正誌所建的萬卷堂被毀廢了,由常州一個丁姓人家購得,成為囤積糧食的糧場。在宋代到元明及清初的這500多年間,萬卷堂的主人換了又換,但都沒有被重建。

到1785年的清代,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隱退蘇州,購得萬卷堂故址,重新規劃布置。宋宗元在其中置12景,重建完成後初取名“網師小築”,後名“網師園”。

宋宗元自比漁人,號“網師”,並以此為花園命名,一方麵借吏部侍郎史正誌花圃“漁隱”的原意,有隱居自悔之意,另一方麵因為園旁邊有巷名王思,取其諧音罷了。

據史料記載,宋宗元所建的網師園,有亭、有山、有水、有池、有樓還有閣,但大多數都為木質建築,極易荒廢,宋宗元死後園便大半傾圮了。

網師園內還存留著磚雕門樓等宋宗元建造網師園時的故物。磚雕門樓雕刻精致,飽經滄桑數百年年仍然古雅清新,完好無損,精美絕倫,享有江南第一門樓的盛譽。

磚雕門樓位於門廳和大廳之間,高約6米,寬約3米,厚1米,門樓東西兩側是黛瓦蓋頂的風火牆,古色古香。頂部是一座飛角半亭,單簷歇山卷棚頂,戧角起翹,黛色小瓦覆蓋,造型輕巧別致,挺拔俊秀,富有靈氣。

屋簷下枋庫門為四方青磚拚砌在木板門上而成,並以梅花形銅質鉚釘嵌飾,既美觀大方,又牢固實用。

門樓南側上枋嵌有磚雕的家堂,供奉“天地君親師”五字牌位,極其精致。門樓北為主體,滴水瓦下全用水磨青磚精製而成,既是屋頂支撐物,又是門樓的裝飾物。

門樓中部上枋橫匾是蔓草圖,蔓生植物枝繁葉茂,滋長延伸,連綿不斷,象征茂盛、長久吉祥。橫匾兩端倒掛磚柱花籃頭,刻有獅子滾繡球及雙龍戲珠,飄帶輕盈。橫匾邊緣外,掛落輕巧,整個雕刻玲瓏剔透,細膩入微,令人稱絕。

在門樓的磚額上雕著“藻耀高翔”4個大字。“藻”乃水草總稱。“藻耀”意指文采飛揚。“高翔”即展翅高飛。兩側為兜肚,分別刻有“郭子儀上壽”和“周文王訪賢”的戲文圖。

左側刻是“郭子儀上壽”的立體戲文圖。圖中郭子儀端坐正堂,胡須垂胸,慈祥可親。左右8個文武官員,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貢品,有的手拿兵器,廳堂擺著盆花,門前石獅一對,好不氣派。

據說,郭子儀在唐肅宗時為平定安祿山、史思明之亂立了大功,被封為汾陽王,後為兵部尚書。他的活了84歲,年壽很高,他的8個兒子和7個女婿都為朝廷命官,史書稱譽郭子儀為“大富貴”和“大賢大德”,所以這幅戲文圖寓意為“福壽雙全”。

右側刻是“周文王訪賢”的立體戲文圖,描寫周文王訪得薑子牙的場景。圖中薑子牙長須披胸,莊重地端坐於渭河邊,周文王單膝下跪求賢,文武大臣前呼後擁,有的牽著馬,有的手持兵器,浩浩蕩蕩。周文王備修道德,百姓愛戴,是個大德之君,而薑子牙文韜武略,以大賢聞名,這幅“文王訪賢”戲文圖寓意為“德賢兼備”。

門樓的下枋橫匾上3個圓形“壽”字,“壽”字周圍的淡灰色水磨青磚上,刻有展翅飛翔的蝙蝠和空中飄揚的一簇簇的雲朵。

“蝙蝠”兩字中“蝠”與“福”同音,象征長壽吉祥。整個門樓上“福”、“祿”、“壽”三星圖案韻致雋永,寓意為三星高照,洪福齊天,壽與天高。

門樓上的磚雕是用鑿子和刨子在質地細膩的青磚上,運用平雕、浮雕、鏤雕和透空雕等磚雕藝術手法雕琢而成,曆史人物栩栩如生,飛禽走獸和花卉圖案形象逼真。

雕刻藝術的神韻和曆史故事的風韻,二者相互滲透,莊重而古雅,閃爍著吳地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燦爛光芒,以特有的風格豐富了網師園的傳統文化內涵。

這種將裝飾作用與祈福作用糅合為一的做法,也是我國古典文化中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從住宅區通往園林區的第一道門上有額題“網師小築”4字,這是第一代創始園主宋宗元給此園所取的名稱。

門極為狹小,並且加上“小築”兩字,使進入園林的人們心中自然存了一個“小”字。但進入門中,眼前卻豁然開朗,頓時會產生山高水闊、柳暗花明的感覺,以用入口之小反襯出了園林之大。

網師園總占地不過5000多平方米,雖然不大,但在設計中極富匠心,通過各種手段來拓展其感覺空間,以出人意料的對比手法,造成感覺上的衝擊震撼,從而增強景觀的氣勢。

此外,網師小築的入口處於矩形園林的一角而朝向對角,在視線上利用了最長的對角線。在這一對角線上又以黃石堆疊成“雲崗”來掩去占據園林中央位置的大水池的大半部分,在雲崗前又建一小廳,使它也隻露一角,藏而又藏,更顯得山重水複,曲折幽深。

[旁注]

照壁 我國傳統建築特有的部分。明朝時特別盛行,一般講是在大門內的屏蔽物。古人稱之為“蕭牆”。在舊時,人們認為自己宅中不斷有鬼來訪,修上一堵牆,以斷鬼的來路。另一說法為照壁是我國受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稱“影壁”或“屏風牆”。

光祿寺 官署名。秦代稱郎中令,漢初沿置。武帝時改稱光祿勳。東漢末複稱郎中令。為宮廷宿衛及侍從諸官之長。魏、晉、南朝宋、齊及北魏均同。以後廢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祿卿,北齊置光祿寺,設卿及少卿,此後皆以皇室膳食為專職,與漢代執掌完全不同。

吏部 我國古代官署。西漢稱為尚書,主管丞相,禦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選部,魏晉以後稱吏部,置尚書等官。隋唐列為六部之首。長官為吏部尚書,副長官稱侍郎,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務。

風火牆 又稱馬頭牆、封火牆等,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麵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風火牆是贛派建築和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又稱之為封火牆。

磚雕 指我國古建雕刻藝術及青磚雕刻工藝品。磚雕由東周瓦當、漢代畫像磚等發展而來。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用來裝飾寺、廟、觀、庵及民居的構件和牆麵。通常也指用青磚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藝品。

雙龍戲珠 指兩條龍戲耍或搶奪一顆火珠的表現形式。在我國古代神話中,龍珠是龍的精華,是它們修煉的原神所在,所以人們在藝術表達中,通過兩條龍對玉珠的爭奪,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郭子儀 (697年~781年),中唐名將,官至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後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死後賜諡忠武,配饗代宗廟廷。

周文王 (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 姓姬,名昌,西周奠基者,共在位50年。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裏,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其子武王姬發得天下後,追尊他為文王。

薑子牙 (公元前1156~公元前1017年),薑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他先後輔佐了6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薑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後輔佐周武王滅商,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吳地 首先源於春秋後期五霸之一的吳國,當時吳國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蘇南太湖流域和浙北地區,浙北的嘉興地區則是吳越之爭的主戰場。

[閱讀鏈接]

宋宗元給這座園林起名為網師園,傳說與漁翁王思父女有關。

據說宋宗元晚年才得一子,取名雙喜。雙喜從小聰明活潑,經常四處遊玩。

有一次,雙喜到瞻台釣魚,不小心掉入湖中,幸虧漁翁王思和女兒桂芝路過將他救起,又搖船送他回家。

宋宗元得知後,為了報答王思父女對兒子的救命之恩,特用漁翁的尊稱“網師”給花園命名。

詩詞韻味的清代建築

1795年,太倉富商瞿遠村購得網師園,此時的網師園隻剩池水一泓了。

瞿遠村在其中增建亭宇,疊石種樹,重建了網師園。所以,人們又稱網師園為瞿園。網師園的總體布局也大概奠定於此時,存留下的網師園依然保持著瞿氏當年造園的結構與風格。

瞿遠村構思非常巧妙,使網師園地隻數畝,而有迂回不盡之致,居雖近纏,而有雲水相忘之樂。其中主要建築有小山叢桂軒、月到風來亭、竹外一枝軒和雲岡等。

小山叢桂軒取意於北周文學家庚信暮年的作品《枯樹賦》中的“小山則叢桂留人”,以喻迎接和款待賓客之意。

小山叢桂軒是四麵都是福扇的四麵廳,四周環以簷廊,在其中可觀賞到四方的景物。以“小山叢桂軒”為名,是針對廳西和南兩麵曲尺形小院中的湖石假山和桂樹而言的。

小山叢桂軒軒北是臨水的黃石大假山雲崗。假山自東部拔地而起,向西漸低下平緩,延伸至西部而曲折向北,逐漸散開。

這些聚散不一的湖石形態各異,如獸似禽,跳宕活潑,有“十二生肖石”之稱,氣勢雄偉,洞府陰森。

小山叢桂軒軒南的院落,是由奇峰怪石循南牆圍出的一個狹長的花壇,花壇所植的以桂樹為主。

在《楚辭》中淮南小山所作的《招隱士》中,以“桂樹叢生兮山之幽”來描寫隱士居處之幽獨清雅,所以在這裏種植桂樹也含有隱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