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雕塑館——麥積山石窟2(2 / 3)

他的雙手對攏放於袖口之中,頭微前傾,目光下視,含一絲笑意,是一副虔敬聽法而內心有所感動的樣子。雖然隻是一個小人物,但造像工匠一絲不苟,表現得相當出色。

西魏時期的麥積山石窟中,還出現了集中的經變故事壁畫。在第一百二十七窟四壁剝蝕嚴重的壁畫中,依稀可辨的有正壁的涅槃變、左右壁的維摩變和西方淨土變、受十善戒經變等。

在當時盛行本生故事的大環境中,眾多的經變題材出現在同一個窟中,是個很奇特的現象。個中原因,仍然和乙弗氏等貴族的心態有關。

乙弗氏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來到秦州的,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用善惡報應的理論來化解心中的困惑,也隻有把來世寄托在極樂世界中,才能減輕精神上的苦痛,經變題材於是有了展現的機緣。

554年要和北齊對抗,企圖再次變革圖新,不過這次變革不是繼續漢化,而是恢複鮮卑原貌,自此至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時,才又經奏議而改穿漢魏衣冠。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西魏原先的那種博帶廣袖、形象清峻灑脫的造像風格隨之消失,朝著鮮卑化方向趨進。似乎可以說,也就是要把雲岡前期的造像風格再次發揚光大。

但是,這次發揚光大,畢竟是在石刻造像中已經風行南朝風近百年的曆史上進行的,整個社會審美趣味的主流已經形成了清峻為美的格調。

在這一前提下,北周造像在極力掙脫這種處於主流地位的社會審美趣味規範下的結果,出現了相對而言的麵相豐圓、形體結實而且瓔珞滿掛的造像類型。在客觀上造成促使造像向著骨肉勻稱的柔麗嫵媚方向發展的趨勢,也因此成為北周造像的基本特色之一。

乙弗氏之後不久,麥積山曆史上又出現了另一件影響深遠的事。那是在北周時,秦州大都督李允信,在麥積山距地麵八十多米的地方,為其亡父造七佛閣。

登上麥積山,走到東崖的最高頂,就能看麥積山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一個石窟,那就是七佛閣。

佛閣裏麵有42尊泥塑大菩薩,閣外崖壁上繪有彩色壁畫。據史料記載,這就是北周武帝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所造的。

七佛閣中的菩薩都是泥塑而成,個個形態逼真、表情豐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是麥積山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傳說當年李允信想用石頭來雕琢這些菩薩,但最終又選用了泥土,這裏麵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不但是一個大貪官,同時也是一個佛門忠實信徒。為了悼念其父亡靈,他不惜動用40多萬人工,耗資萬兩黃金,在麥積山東崖上開鑿石窟。

為了顯示自己對佛的一片誠心,李允信不但要開鑿最大的佛龕,還下令讓主持工程的大和尚一定要用完整的大石來雕琢佛像。

開鑿佛龕倒不難,難的是要從千裏之外采運石頭,再將大石運達山頂,才能刻成佛像,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的艱難是無法想象的。

大和尚因此犯了難,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跪在香案前,請求佛祖明示。一炷香未完,他隱約聽到有聲音在耳邊說:“佛,從西方淨土世界而來,泥塑成身方可。”大和尚聽後,急忙俯身叩謝。

第二天,大和尚將佛祖真言說給李允信聽。李允信不但不相信,反倒說是大和尚怕麻煩,故意編出佛祖顯靈來騙他。後來,他居然擺出道場,要親自問一問佛祖。

佛祖見他這樣,十分生氣,訓斥他說:“我佛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你既為亡父超度靈魂,但要適可而止,切勿為所欲為,勞民傷財。”

李允信說:“我這樣做也是想表現我對佛祖的一片誠心呀!”

佛祖說:“既是誠心,為何又不聽從佛祖教誨。佛生西方,必用西方淨土塑身!”

李允信此時仍不甘心,反問道:“那為何龍門和雲岡的佛像都是石雕?”

佛祖解釋說:“佛自西方來時,帶的淨土已在敦煌莫高窟用去大半,剩下的用在麥積山。因此,龍門和雲岡隻能用石頭代替了。”

這時,李允信才相信自己錯了,趕緊向佛祖叩頭請罪。最後將七佛閣中的菩薩,就全部用泥土塑成。

當時,正趕上頗有文名的庾信隨北周皇帝巡遊天水。李允信於是請庾信作銘記述這件盛事。這樣就有了在麥積山曆史上極負盛名的篇章《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其文中寫道:

鎮地鬱盤,基乾峻極,石關十上,銅梁九息。

萬仍崖橫,千尋鬆直,蔭兔假道,陽鳥回翼。

載葷疏山,穿龕架嶺,虯紛星漢,回旋光景。

……

庾信的這篇銘文,記述了麥積山曆史上一個重要的事件。在以後曆朝曆代,當人們說起麥積山的曆史時,這篇銘文幾乎都成了一個標誌。

七佛閣俗稱散花樓。據說,這是由於在此散花,佛將帶給你好運和祝福。當登上七佛閣前廊憑欄倚立,將五彩繽紛的紙片撒向空中,就會看到美麗的紙片紛紛揚揚、徐徐飄落而下。

奇妙的是,頃刻之間,這些紙片又爭先恐後地向上飛升,升至一定高度後才慢慢地向下散落四方。這一奇觀,民間流行的美麗傳說很耐人尋味。

相傳,這“七佛閣”裏麵有七身大佛塑像,這裏是釋迦牟尼現身說法的地方。當年,佛閣造好後,釋迦牟尼第一次就位說法時,山下穀底裏,盤腿席地而坐佛家弟子,挨挨擠擠,黑壓壓一片,一個個全神貫注,睜大雙眼洗耳恭聽。

同時,有28位飛天仙女,也住在這七佛閣裏。她們看見這天,聽道的人空前的多,便疑心這些人是不是都真心信佛,想試一試看。

這些飛天仙女鑒別真假佛徒,有個巧妙的方法,就是從空中向坐在地上的眾徒身上散花,如果是真心信佛的,那花瓣兒就在遠離他們頭頂的上空飛走了,飄落不到他們身上;如果花瓣落在了誰的身上,就證明他的事佛,心中有假;要麼就是紅塵未斷,俗緣未了;要麼就是凡心未退,不能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