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先導——夏商兩周時期2(3 / 3)

一塊寶石曆三位君王,廢卞和二足方被人認識和接受,它的出世可稱為世界之奇,同時和氏璧也觸發了眾多曆史事件。如秦王願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引出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得和氏璧,命玉工孫壽將丞相李斯手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鳥蟲形篆字鐫刻其上,始成國璽,並雕成“方四寸獸紐,上交五蟠螭”。

春秋之際,各國王侯為娛樂享受,競相經營宮苑,爭奇鬥勝,吳王夫差築“姑蘇台”,《說苑》:“楚莊王築層台延石千重,延壤百裏。”足見當時園林已初具規模,並且院內有地形起伏變化和山石、奇物、鳥獸、層台等。

這時,還產生了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不僅在文學藝術,而且在賞石文化方麵也具有重要價值。《詩經》記述了先人對美石的歌頌和以石為信物、以石為禮品相互贈送的情景。

如《詩經·齊風》中說:“尚之以瓊華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瓊華、瓊瑩都是指美石,記述齊國新娘出嫁,要在婚禮上贈送新郎美石為信物。

秦國士子交往“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瓊瑤也是美石,已作為士子之間的禮品。《詩經·棲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石托物明誌。

在曆史的長河中,道家與儒家對我國賞石文化具有深遠影響。道家崇尚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和儒家的仁義道德思想,都可歸於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即大自然,人們由畏天到敬天,進而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

山水比德學說是早期的山水美學思想。對自然山水的崇拜,孕育了我國早期的美學思想,借山比君子之德,借水比智士仁人,將山和水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規律性比作仁智者的優良品德,自然山水被人格化。

孔夫子“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比德說,就是基於山水之美與人的品德視為同一美德,彼此可以相比、相視、相互交流,融為一體,賦予無知覺的自然山水以某種人的品格。

君子比德思想盛行於春秋戰國期間,表現出人們從自然界獲得美的感受,同時大自然的形象特征又與人的高尚品德相類似。基於“人化自然”的哲理,更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自然山水的熱愛。

出生在三峽岸邊的戰國詩人屈原,也是一位奇石愛好者,在他那光照日月的詩篇中,多處寫到奇石。他的帽子上嵌著明月寶璐,他的衣服上佩著昆侖玉英;他乘的龍車是用玉石做的輪子;他帶的幹糧是用玉石磨的精粉;他在汨羅殉國時,也是抱石而投江的。

此外,他還以巫峽山頂那塊奇石“神女”為象征,塑造了一位盼望情郎的美女山鬼。

戰國齊國孟嚐君“以幣求之”,以美石分給“諸廟以為磬”。

[旁注]

春秋時期 我國曆史階段之一。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我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曆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曆史階段的春秋時期大體相當,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曆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詩經》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作者的成分很複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製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搜集歌謠,以了解政治和風俗的盛衰利弊。也可能這些民歌是由各國樂師搜集的。

屈原 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汨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

[閱讀鏈接]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得到和氏璧而使其成為傳國之寶。《錄異記》:“歲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和氏璧是塊寶石還是塊玉石自古說法不一,據近代學者分析,有的認為是蠟長石,有的認為是月光石,盡管不能定論,這曆史之謎有待於人們探討研究,但是2400年前和氏璧的出現,對於寶石、玉石和賞石文化的認識和應用,無疑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並對後代的賞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