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鴻溝分漢地,全收雁磧入堯天。
威宣貳負陳屍後,疆拓匈奴斷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時此地罷防邊。
第四首為:
一騎才過即閉關,中原回首淚痕潸。
棄繻人去誰能識,投筆功成老亦還。
奪得胭脂顏色淡,唱殘楊柳鬢毛斑。
我來別有征途感,不為衰齡盼賜環。
林則徐懷著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淋漓盡致的描述了嘉峪關的雄姿。
《出嘉峪關感賦》四首,其中以第三首最為傳神,運用的典故也最多。但卻不感晦澀拗口。楚漢相爭,以鴻溝為界對峙,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斷匈奴右臂,李廣利伐大宛等典故,增加了詩歌的容量,讓曆史題材為現實服務,在曲折變化中深刻地表達出自己難以直言的隱旨。
在清代,除了名人林則徐寫詩對嘉峪關進行稱讚,清朝左宗棠也曾親筆題寫匾額稱讚此關。
1873年,當時的陝西直隸總督左宗棠在收複新疆伊犁時速經嘉峪關,麵對雄偉壯觀、氣勢磅榜的關城,左宗棠感慨之餘,親筆提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匾懸掛於嘉峪關樓上,為雄關又添了幾分威嚴、幾分雄壯。
隨著曆史的變遷,這塊巨匾在後來已經再也找不到了,但它卻為嘉峪關留下了“第一雄關”的別稱。
不過,這嘉峪關早在左宗棠稱讚這座雄關之前,便已經有了一塊寫有“天下雄關”4個大字的石碑。
這塊石碑位於嘉峪關關城西門外百餘米處,據說,它是安肅鎮總兵李廷臣,在1809年視察嘉峪關防務時,見這裏南有祁連雪山,北有黑山,關勢雄偉,便寫下“天下雄關”4字並勒石為碑。給後人留下了永恒的紀念。
另一方麵,在清代時,除了人們對嘉峪關的稱讚,當朝政府還對嘉峪關的部分建築進行了重修和加固。
其中,嘉峪關內城牆上的戲台是1792年,由嘉峪關遊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的。
這裏當時是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其形製為典型的我國傳統古典戲台。由木製屏風把前後台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製八幅人物圖,是人們熟知的“八仙”內容。
戲台頂部為我國傳統圖案“八卦圖”,“八卦圖”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學的綜合反映。圖的兩側是一組風情壁畫,內容是寺廟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養的寵物。這些繪畫內容在其他戲台上是非常少見的。
戲台兩側書寫有一副對聯:
離合悲歡演往事;
愚賢忠佞認當場。
此對聯高度概括了古往今來人間世事的演義變化及戲曲演出場所的功能作用。
在清代重建的建築還有嘉峪關內城牆上的文昌閣,重建於1822年。
樓閣為兩層兩簷歇山頂式建築,底層兩邊為單間鋪房,四周立紅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內為麵寬3間、進深兩間的官廳。四麵裝有花格門窗,上部繪製山水人物彩畫80餘幅。
據說,此閣在明清時為文人墨客會友、吟詩作畫、讀書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成為文官辦公的地方。
除了這些建築,在嘉峪關,還有一座嘉峪關遊擊將軍府,也稱遊擊衙門。此建築初建於明隆慶年間,後來成為明清兩代鎮守嘉峪關的遊擊將軍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
後來的嘉峪關遊擊將軍府是在原建築的基礎上恢複修建的,為兩院三廳四合院式,占地麵積為1755平方米,建築麵積808平方米。
在嘉峪關古代軍事史上,遊擊將軍府不但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係的指揮中心,而且是朝廷統治地方、檢查商旅使者往來、聯係西域和中亞及各少數民族的樞紐機關。
遊擊將軍府複原陳列以曆史史料為依據,以現有建築為框架,以超級寫實主義雕塑為主要形式,深入細致地展現了嘉峪關遊擊將軍的生活史跡。
嘉峪關遊擊將軍府陳列分為兩個部分。前院以議事廳為中心,著重展示古代遊擊將軍及文武官員指揮禦敵、簽發關文等情景。
後院是遊擊將軍及家眷生活的場所,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遊擊將軍及其家眷的生活場麵。陳列從人物生活入手,內容嚴謹、科學、準確,高分子仿真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陳列形式既樸實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趣味性,使其成為參觀、遊覽嘉峪關的一處亮點。
[旁注]
翰林院 是在曆史上曾經長期存在的一個帶有濃厚學術色彩的官署。盡管它的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動,但性質卻沒有太大變化,直到伴隨著傳統時代的結束而壽終正寢。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是傳統社會中層次最高的士人群體。
虎門 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麵積178.5平方千米。虎門是曆史名城,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率軍民硝煙禦敵,揭開了我國近代史的第一頁。鴉片戰爭博物館、海戰博物館、威遠炮台、沙角炮台等名勝古跡,成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旅遊的勝地。
敦煌 是甘肅省酒泉市轄的一個縣級市,是我國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於古代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
驃騎將軍 為古代軍隊中重要官職,對一些立有大功的高級軍官或者重臣,皇帝會給予大將軍或驃騎將軍的稱號,以示尊重,實際還是皇帝的高級顧問或代理人,並非一定掌握軍隊。曆史上,驃騎將軍從漢武帝起開始設置,以霍去病將軍為第一人被封為此官職的人。
直隸總督 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河南和山東的軍民政務。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
屏風 是古時建築物內部擋風用的一種家具。屏風作為傳統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曆史由來已久。屏風一般陳設於室內的顯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擋風、協調等作用。它與古典家具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成為家居裝飾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呈現出一種和諧之美、寧靜之美。
遊擊將軍 古代官職。漢朝起開始設置,本為雜號將軍之一。漢武帝時有遊擊將軍韓說。南朝沿置。宋四品。507年,置左、右遊擊將軍,原遊擊將軍改為遊騎將軍。499年定為四品上。北齊額定為五人,四品上,隸左、右衛府。明朝鎮戍軍中置,位置在參將之下,率遊兵往來防禦。
[閱讀鏈接]
嘉峪關建關600多年以來,由於風雨侵蝕,到新中國成立後,曾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
尤其是在1986年,嘉峪關市委、市政府響應我國領導人鄧小平同誌“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偉大號召,倡導各界人士捐款集資,恢複關城。
當時,嘉峪關按照 “修舊如舊、恢複原貌”,經過多方努力,嘉峪關樓終於又屹立於雄偉的關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