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曦吳天似血染,歌舞升平誰人歡?
雲海滾滾來天半,夢境滋滋潤丹田。
原來這是首藏頭詩。霞瑞姑娘把四句詩的開頭4個字一連,即為“朝歌雲夢”。雖說知道了老母指點的去處,但她又不願到雲夢隱身,於是又懇求說:“再求老母點化,那裏離我家鄉太近,鑒於父母盛怒,眼下我實在不能從命。”
西天老母一揮手,隻聽一聲巨響,狂風驟起,然後讓霞瑞和小雲都上到床上,閉上眼睛。那床慢悠悠飄了起來,不知不覺來到雲夢上空,左轉3圈右轉3圈,悠然地落到地上。霞瑞睜眼一看,好像來到人間仙境。
西天老母把她們帶到水簾洞口,卻一下不見蹤影。小雲舀了一瓢水,遞與姑娘,這水甘甜可口,姑娘一飲而盡,頓覺清爽。
正當她倆欣賞這幽靜的環境時,霞瑞又覺腹內疼痛。小雲忙攙扶姑娘回到洞內,姑娘一陣頭暈目眩,腹中的嬰兒就呱呱墜地了。一看是個白胖的男孩,霞瑞和小雲喜出望外,熱淚盈眶。
滿月時,霞瑞把小雲叫到跟前,甜甜地問道:“雲妹,這孩子該姓什麼,叫什麼呢?”
小雲說:“我說就姓你的姓,孩子降生時知了叫得正歡,取名叫‘蟬’如何?”
霞瑞一聽十分高興:“小雲,你說到我心坎上了。不過,我因吞食奇穀而生子,就叫鬼穀子吧!”
鬼穀子長大後,就住在鬼穀洞天,跟隨仙人修煉。9年後,鬼穀子的師傅升仙而去時,給他留下一卷竹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
鬼穀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9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蕩蕩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可又如何睡得著!
鬼穀子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卷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卷起,卷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 他索性爬將起來,點著鬆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
隻見竹簡上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穀子歎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一時興致倍增,一口氣讀將下去,從頭至尾背之成誦。
原來,竹簡上麵錄有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鉗之術。共13篇。讀完這13篇奇文,鬼穀子不禁拍案叫絕。
第二天,鬼穀子醒來又打開想細細推敲,不料書中又一字皆無。他從頭翻至書尾還是一字不見,更覺此書乃師父至寶,要十分珍重,就走進內洞將其攤在臥榻之上,仔細查看。
不覺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穀子走入內洞,上榻休息。突然,隻見金書閃著金光,字跡依稀可見,他越覺奇了,原來月光從天窗射進來照在金書上。至此,鬼穀子方才發現,這金書原屬陰性,見日則不顯,在月光,燈光下才顯其縷縷金文,不覺驚歎道:“真仍曠世奇書!”他走出內洞,到石桌邊,掌上燭明火把,又讀將起來。
昨天讀的本是縱橫之言,如今卻又成了兵法?於是,他把竹簡細細翻一遍,還是兵法,並無縱橫之術。這書更加奇了。於是一口氣讀將下去,仍然是13篇。
鬼穀子的這13篇兵法與後世所傳孫武的兵法13篇,一文一武,互為表裏,相輔相成。鬼穀子所傳為文兵法,而孫武所傳為武兵法;鬼穀子主張以圓略致強兵,孫子則主張以方略而致全勝。兩部兵法都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
鬼穀子從發現了金書的奧秘以後,每夜讀一遍,則每夜可得一書。第三夜得的是致富奇書;第四夜讀到的是《養性修真大法》,第五夜讀到推命相麵術,第六夜、第七夜,都是各有不同。他每夜必讀一遍,每次一部新書,天上人間、治國安邦、仕途經濟、天文地理、星命術數、丹藥養生,無所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視此書為珍寶,愛不釋手。
經過不斷學習,鬼穀子大有所悟,後來寫出了一部傳世奇書《鬼穀子》。這部書被兵家視為兵書,被陰陽家視為陰陽開山之作,被縱橫家視為縱橫鼻祖。鬼穀子也後人稱為思想家、謀略家和縱橫家。
《鬼穀子》是一部社會政治鬥爭理論專著。據說是鬼穀子先生教生授徒的課本,主要講授決策術、揣測術、說辯術、處世術等內容。後經鬼穀子的弟子蘇秦等人補充修正,成為我國縱橫學派的理論權術總結。宋代文化名人高似孫說:
《鬼穀子》書,其智謀,其數術,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
據文獻記載,鬼穀子的隱居地有5處,唯有陝西石泉縣境內漢水之濱的鬼穀子嶺與鬼穀子故裏相近。因此,漢水流域的石泉,當是縱橫之學的開創者鬼穀子的故裏,也是鬼穀子進行活動的重要地區。
石泉縣位於陝西南部,北依秦嶺,南接巴山,漢江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地形輪廓呈“兩山夾一川”之勢。雲霧山鬼穀子嶺又稱“南終南山”、“小武當”,為石泉縣境內漢江之濱的最高峰。康熙年間的《石泉縣誌》載:“鬼穀子隱於此……供鬼穀子像”。民間一直流傳著許多關於鬼穀子的美麗傳說。
漢水之濱的鬼穀山,雲水茫茫,霧氣漫漫,蒼林如海,給山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先秦時期,石泉縣地處秦頭楚尾,是出秦入楚的通道,這裏既有楚文化的延伸,又有秦文化的滲透。
當年,鬼穀子就在這裏居住講學,培養出了傑出的軍事家孫臏、龐涓,著名的說客蘇秦、張儀等一批叱吒風雲的曠世奇才。他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使得春秋戰國的畫卷更加燦爛,導演了一部悲壯而威武,可歌可泣的曆史,對推動我國曆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鬼穀子最終通過弟子們間接地實現了他的理想。
[旁注]
朝歌 古地名,位於河南省北部鶴壁的淇縣。殷商末期紂王在此建行都,改稱朝歌。周滅商後,三分其地。朝歌北邊是邶,東邊是鄘,南邊是衛。封康叔建立衛國,都於此400多年。漢代置朝歌縣,元代置淇州,明代改為淇縣。
北鬥星 又稱北鬥、北極星、魁星等,屬大熊星座。是指在北天有排列成鬥形的7顆亮星,即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人們常稱它們為北鬥七星。在日常生活中常幫助人們在夜間辨別方向。
西天老母 即王母娘娘,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她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園裏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故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
洞天 道教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我國的“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洞天福地多指自然環境中的實地,曆代道士在其間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曆史文物和神話傳說。
竹簡 我國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劄或牘,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蘇秦 (公元前347年~公元前284年)字季子,東周雒陽人,戰國時期縱橫家。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穀子門下。他家庭貧苦,但立誌要做一番大事業,留有“錐刺股”的故事。後來他改變策略,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
孫臏 戰國時齊國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他曾與龐涓跟隨鬼穀子同學兵法,當龐涓做魏惠王將軍時,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馬陵。著有《孫臏兵法》。
[閱讀鏈接]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百家爭鳴,我國文化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以老子、孔子、孟子、莊子、墨子、荀子、管子、鬼穀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為代表,創立了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農家、雜家等“九流十家”,成為後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鬼穀子及其所創立的縱橫家學派是其中一個重要學派,在我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鬼穀子文化通天徹地、博大精深、哲理豐富、妙趣橫生,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優秀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