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奇葩——文化特色1
一路走來,隴右經濟形態經曆了多個變化。從畜牧到半畜牧半農業,從半畜牧半農業到單一農業。伴隨單一農業經濟形態的形成,隴右文化由農牧並舉轉向農耕文化形態。
隴右文化在曆經了千百年來的流變整合和融通積澱,浸潤了深深的地域性烙印,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寶庫中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秦代人的音樂文化
隴右地區的樂舞可以追溯至秦代人進入天水地區的時候。
天水地區在先秦時期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這裏林茂草豐和水源充足的環境,成為西北地區宜居之地。在商代末期,秦代人入居天水地區。秦代人在這裏與西戎等民族交流融合,這使秦文化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隨著秦代人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秦代人的各種禮樂文化製度也先後創立和建立起來。
秦代人的音樂稱為“秦聲”、“秦音”,是秦代人在天水等地古老的西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相傳,殷商時整甲始作西音,後周昭王時,辛餘靡有功,被封為諸侯,立國於西翟之地的西山,繼承了整甲的西音傳統。秦穆公時,把西音發展成了秦音。
西周是我國先秦時期古樂舞發展的重要階段,樂舞作為禮儀的一個部分,即所謂的“禮樂”被後世推崇。
樂和於禮是禮儀製度的一個特點,同時也賦予樂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秦代人與周人的交往中,最晚在秦仲時,秦代人已經有了較為完備而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製度。
當時的音樂有俗樂與雅樂之分,西周中期懿王、夷王時期出現雅樂與民間音樂風格的革新,即所謂的“變風變雅”,從而促進了新音樂的成長和音樂的大發展。秦代人音樂大約即產生於此時。
傳統認為秦代人音樂是“穆公時,取風西音,作為秦音。秦之有音樂,蓋始於此。”但事實上秦代人音樂是秦代人早在天水一帶生活期間就發展起來的。
秦仲是秦代人革新民間音樂的第一個關鍵性人物,秦代人在秦仲時開始了革新民間音樂的“變風”。秦代人在天水地區與戎狄雜處中,音樂的發展已經曆了較長一段時間,這說明秦代人音樂在摻雜有不少戎狄“西音”的基礎上,開始了音樂民族化的步伐。
《詩經·秦風·車鄰》記載:
既見君子,並坐鼓瑟。既見君子,並坐鼓簧。
意思是秦地兩位友人見麵,高興地並肩而坐,彈瑟吹簧。
編鍾和石磬是秦代人使用的重要樂器。這兩種樂器是宮廷用品和祭祀用品。石磬排列起來就組成了編磬。秦漢時期,編磬和編鍾是宮廷用品或祭祀樂器。
編磬由於相互間大小、薄厚不同,敲奏起來旋律悠揚,音色獨特,悅耳動聽。
編鍾以其莊嚴肅穆、典雅純正而聞名。秦代人音樂具有樸實無華的特點。
荀子曾說道:
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
春秋晚期,秦國已有“百樂”。百樂是秦代人樂器種類繁多、音樂發達的表現,也是秦代人音樂由“西音”和“秦音”完成過渡的反映。這時,秦音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其風格和中原地區“夏聲”已經不相上下。
秦國民間音樂的一大特色是以簡單的曲調吟唱,又以瓦器作為樂器。
秦代人用盛水、盛食物的甕、缶作為樂器,奏鳴時,敲打盆缶,彈起秦箏,拍著大腿,放喉歌呼。這種樂舞是秦代人對西戎器樂借鑒的產物,古者西戎用缶以為樂。
戰國時,秦王和趙王會於澠池,秦王逼迫趙王彈瑟,以此來羞辱趙國。
隨行趙王的趙國大夫藺相如針鋒相對,奉上盆缶,要求秦王彈奏。
秦王不答應,藺相如以性命相威脅,秦王無奈,隻好擊缶。缶和瑟音色低沉,雖音律單調卻不失典雅渾厚,。
早期天水民間流行一種燒製的陶樂器“哇嗚”,實際就是古代的“土”樂,及陶樂器的“塤”。這種陶瓦樂器在天水地區有著悠久的曆史。
秦代人在天水的發展階段,是秦代人音樂文化從產生到升華為“秦音”的關鍵時期。是秦代人精神風貌、審美藝術傳統最具典型意義的真實記錄。
秦腔是最古老的戲劇,是秦代人文化音樂的主要形式,它就是起源於天水地區,是在秦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旁注]
諸侯 古代朝廷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稱。周代創立。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漢代分王、侯二等。諸侯名義上需服從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等。漢代諸侯國由皇帝派相或長吏治理,王、侯僅食賦稅。
雅樂 即“優雅的音樂”。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樂的體係在西周初期製定,與法律和禮儀共同構成了貴族統治的內外支柱。以後一直是東亞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鍾 古代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時期,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時期。編鍾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