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奇葩——文化特色2
多姿多彩的傳統舞蹈
隴右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舞蹈文化。
遠古時期,天水曾是諸戎、羌人生活繁衍之地。天水以其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國曆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天水社火也叫“秧歌”,它是天水各種民間民俗歌舞形式的總稱。
天水的社火民俗多姿多彩,如與胡笳密切相關的秦州夾板、遠古民族巫舞的餘韻——武山旋鼓、元雜劇的活標本——武山秧歌、富有江南韻味的秦安蠟花舞、雅俗共賞的秦安小曲,以及其他極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山歌小調、說唱藝術等,它們憑借天水社火的形式得以保留下來。
天水社火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與遠古人類勞動、祭祀、軍事等生活息息相關。在天水,社火又稱“秧歌”、“煙歌”,從另一方麵反映其起源與人類生活勞作緊密相關。
天水社火反映勞動以及日常生活內容、場景、感受的占絕大多數,其內容及所展現的生產力發展進化、生活觀念的改變充分體現勞動生活是天水社火起源之一。常常與一定的山野勞作、田間勞動、草場放牧相聯係,大體上反映了一定的勞動生活。
天水社火多方融合,包羅萬象,吸收了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社火精華,可以說是民間文化藝術的集大成體。內容上有古有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諷今。多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曆史故事、傳統戲曲。
節目規模有大有中有小,民眾參與性強。
大型的如以嗩喇或鑼鼓點伴奏的大型舞蹈《秦州夾板》、《武山旋鼓》、《軒轅鼓》、《大秧歌》、《高腰傘舞》以及有固定曲調伴唱的《蠟花舞》等。
往往有數十人上百人參與演出;中型的數人或10多人演出;小型的如獨角演唱,一般都有專門的曲調,如《牧牛》、《釘缸》、《擀蕎麵》等;小場表演的歌舞小戲,
則常用一男一女表演,各有專門的曲調,相互對答。也有角色分工較細的小劇或折子戲,形式風格多種多樣,多元包容。小曲小調、山歌、情歌,獨唱、對唱、表演唱,小劇、折子戲,舞蹈、武術甚至雜技等都可納入社火表演。
天水社火小調在自己已經非常豐富的各種唱腔的基礎上,又吸收了陝甘秦腔、隴劇的嘛簧、陝西眉戶及碗碗腔、臨夏甘南的花兒等各種唱腔的精華,小調唱腔豐富多彩,表演音樂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優美,普及麵廣,幾乎人人能演、人人能唱,老少鹹宜、雅俗共賞。
天水旋鼓是原流行於武山縣灘歌、龍泉鄉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俗稱“羊皮鼓”、“點高山”。
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鐵圈為箍,鼓麵為精製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麵大葵扇,扇麵直徑一般在0.3米左右,厚度僅一毫米。鼓麵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麵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鑔頻頻作響。
天水旋鼓表演少則10多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
表演時,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技巧複雜,旋轉自如,隊形縱橫穿插自如,形如風,聲如雷,充分顯示出天水兒女剛健豪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秦州夾板舞也稱打夾板,是祭神古樂的延續。秦州夾板舞主要分布在天水秦州地區。秦州夾板舞主要用於“朝山會”祭祀活動,後發展成為民間社火表演形式。
表演秦州夾板舞時,數十名身著黑衣黑褲、腰係彩綢帶、頭結布巾的男子,個個手持雲陽板,在黃羅傘蓋、飛龍旗、飛虎旗、五色旗的引導下,在鑼鼓並吹奏樂伴奏下,在震耳欲聾的自製鐵炮聲中起步,列隊沿街行進。
秦州夾板舞是天水朝山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內容,夾板舞實質上形同民間慶典,是—種古老又獨特的舞樂。夾板用紅椿或槐木製成。
秦州夾板舞打夾板過程中,附有旋轉的舞技,具有剛勁的秦風,“劈啪”作響的夾板伴以鼓、鈸、鑼、簫、嗩呐等民族吹打,顯得粗獷豪放。
天水是秦代人的發祥地,而那一襲黑衣黑褲、雪白綢帶束腰的秦州夾板鼓隊伍,神情肅穆,動作簡潔,起、承、轉、合,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著一股秦風古韻,使人擊節而歎,激賞不已。
慶陽徒手秧歌以其濃鬱的地域性、悠久的傳統性和獨特的藝術性,成為甘肅代表性民間舞蹈。
慶陽徒手秧歌拋開了舞蹈中道具對人的束縛,充分發揮了靈巧而又善於表達情感的雙臂雙手的作用,把人們內心世界奔放的熱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充分顯示出隴東黃土高原人民勤勞、憨厚、直率、誠樸的氣質和性格。
遠在殷周時期,慶陽就產生了詠頌社會生活的詩歌,現存於《詩經》中的有《豳風·七月》、《大雅·公劉》、《小雅·采薇》、《豳風·東山》等,或表現勞動人民的苦樂,或抒發戍卒思鄉之情,或詠懷周先祖功德。
周先祖在慶陽黃土高原創立了農耕文明,由此演繹成燦爛的“農耕文化”。
作為農耕文化之鄉的慶陽民間舞蹈,無論是舞蹈的內容及形式,還是活動的時間與組織形式,都和農耕生活緊密結合,並體現“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思想,反映了古老的黃土地沉澱著博大深厚的農業文明。
徒手秧歌與宗教祭祀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巫術是原始的宗教,是古代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始社會“巫”與“舞”相通。在徒手秧歌中仍可看到“巫”文化的成分。徒手秧歌中的醜婆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據祈雨的女巫演化而來的。
另外、古時候慶陽是戎、羌,狄、匈奴等多民族的聚居地,由於各民族長期居聚一地,所以他們不僅在物質生產方麵相互影響,在文化形態的藝術領域裏也相互融合。
從徒手秧歌中可以看出這種多民族的藝術風格。如秧歌中的男性動作“騎馬蹲襠步”、“擺臂弓箭步”等舞蹈動作古樸原始、剽悍雄健。這也是北方漢民族長期受到草原民族尚武精神影響的結果。
秧歌起源於農業勞動。徒手秧歌也是慶陽人民在農業勞動中創造的。
徒手秧歌的許多舞蹈動作都與農業勞動有直接的關係,如基本動作之一“蹬跨步”,就與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穩健剛勁、以大跨步為主的步伐有著直接的關係,這個基本動作也使徒手秧歌中腳的基本動作不同於其他秧歌風格,顯得古樸、粗獷、豪邁。
由於人們在勞動間隙,自娛自樂,田邊地頭隨意起舞,不必準備任何道具。人們擦汗時用的是臂膀,抹淚時用的是手背,高興起來也隻有甩動雙臂雙手來表達他們的心情,便形成了徒手表演這一形式,而且一代一代的承襲下來,成為具有顯著地域特征的民間舞蹈。
徒手秧歌主要是手臂的動作特別的突出和豐富。主要有甩臂、纏臂、繞臂、抻臂等動作。甩臂又分“小甩”和“大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