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隊還有動作口訣,如:“大甩有勁利索,小甩輕鬆軟和兒。”
意思是做“大甩”動作時臂膀要迅疾有力,做“小甩”動作時要細膩柔美。“十字步大甩”的口訣是“頭在心心上,腳走邊邊上”,即要求做動作時頭始終保留在“十”字的中軸線上,腳踏著“十”字形的邊緣蹬跨踏步,這樣整個身體都扭擺起來了。
纏臂是雙臂或前或後總是繞在身體上,動作的外部姿態在其內在韻律的推動下,始終是一個綿延不斷,流動轉換的過程。抻臂的完成含有扣、推、挑三種韻律,但總的律動是體現在這個“抻”勁上的,再和身體的擰扭相配合。
雲陽板舞是隴西縣民間團體舞蹈,已有1600多年的曆史,以柔美矯健、幹脆颯爽的表演風格著稱於世。因其道具由傳說中八仙之一的曹國舅所持法寶“雲陽板”演變而來而得名。4片板為一副,內貫銅錢,裝飾有精美圖案,拍擊脆響。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隴西仁壽山都要舉行萬人朝山盛會,雲陽板舞便是朝山廟會的主要內容。
這一天,男女老少傾城而出,四鄉農民也遠道而來,仁壽山上人流如雲,熱鬧異常。各村都要組織雲陽板表演隊,表演隊由8人組成,稱為“朝山隊”。
表演人員頭梳雙髻,身穿五彩斑斕,類似仙童的裝飾,披雲肩,係戰裙,足登藍線編織的戰鞋,足尖一顆大紅纓,步履輕盈,裝束灑脫。舞者手持雲陽板作為舞器,雙手各持兩片下端,排成雙行,兩人一列,做對稱式揮舞行進。
旗隊前導,鑼鼓隊奏拍,舞者隨樂器節奏,大跨3步向前對齊,拍板舉成“人”字形時,一足蹬空鶴立,接著大鑼“咣”的一響,足即落地,舞板隨之齊拍“啪嗒”,節奏整齊,極有韻致,時而舞板著地,鏗鏘有力;時而舞板互拍,金戈齊鳴;時而舞板劃空,風聲呼嘯,好似天兵天將下凡,令人眼花繚亂。
朝山隊所執的八麵大旗上的圖案分別為龍、獅、虎、豹、日月、星辰、朱雀和玄武。雲陽板、清光傘和巨幡上的花紋圖案都是道家特有的太極圖、雲頭環,所著服飾也為道家仙童打扮。
舞蹈動作是以我國西部特有的民間單手鞭杆和雙手鞭杆的武術套路演變而來,剛柔相濟,力勢並舉。
早先雲陽板的表演要分大、中、小三組,至少應由64人組成八八六十四卦的圖形,表演過程中隨旗幡的指引,不斷變幻為陰陽五行和八卦太極圖勢,以求神祈雨。從嗩呐吹奏的樂曲看,是典型的我國民間五聲調式,而且與道教及其活動音樂旋律極為接近。
[旁注]
折子戲 是本戲裏的一折,或是一出。好的折子戲矛盾衝突尖銳激烈,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故事情節相對完整,其思想觀點有較強的人民性;而在結構安排上,往往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眉戶 又稱“迷糊”、“迷胡”、“曲子戲”、“弦子戲”,是陝西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眉戶以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而得名。
八仙 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8位神仙。明代之前,名稱不一,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代八仙,明代時始定,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8人。
廟會 又稱“廟市”、“節場”,是指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它的產生、存在和演變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雲肩 也叫“披肩”,是從隋代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常用四方四合雲紋裝飾,並多以彩錦繡製而成。雲肩的製作一般做成兩層8片垂雲,每片雲子上或刺繡花鳥草蟲,或刺繡戲文故事。
朱雀 別稱“朱鳥”,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上古四大神獸之一。朱雀是一種紅色的鳥,與鳳凰狀如錦雞,五彩羽毛不同,其身覆火焰,終日不熄。在二十八宿中,朱雀是南方七宿,即井、鬼、柳、星、張、翼、軫的總稱。
玄武 我國傳統文化的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北方的靈獸,形象是黑色的龜與蛇,代表的季節是冬季。道教中後將玄武人格化為玄武神加以崇拜。在二十八宿,玄武是北方七宿,即鬥、牛、女、虛、危、室、壁的總稱。
太極圖 俗稱“陰陽魚”,是以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太極是我國古代的哲學術語,意為派生萬物的本源。太極圖形象化地表達了它陰陽輪轉,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哲理。
陰陽五行 指構成世界的5種基本物質,主要是:金、木、水、火、土。這5種物質相互滋生、相互製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對後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閱讀鏈接]
社火是我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是指在祭祀儀式和節日裏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表演等。
隴東社火和全國各地社火有著共同點,產生的年代可追溯到遠古時代,起源於古代祭祀儀式,也是人們表達對神靈的虔誠和敬仰之情的一種方式,隴東社火的許多秧歌隊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習俗。
在吃完“臘八飯”後便敲起“臘鼓”準備排演社火。正式排練時,有社火頭組織在當地的土地廟進行“拜將”,一年一度的社火排練由此開始。從隴東秧歌的許多隊形圖案變化規則可以窺見很多隴東社火的痕跡。
活靈活現的道情皮影戲
道情是我國曲藝的一個類別,起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時期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時期,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隴東道情就是其中之一。
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隴東道情曆史悠久,發源於環縣一帶。最早是以道家故事為題材,在道觀廟宇進行演唱,其傳統的藝術形式,多為一人說唱,眾人幫唱,說唱相間,以唱為主。
藝人懷抱漁鼓、手執簡板,說唱環境不受任何場地限製,田間地頭、庭舍院落均可說唱。其伴奏樂器由漁鼓、簡板衍變發展,增加有二股弦、嗩呐、笛子等。
環縣隸屬甘肅慶陽,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隴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文化底蘊深厚。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
在千百年的發展演變中,廣采博納,吸取了陝西道情皮影和本地民歌、小曲的營養,並融合了內蒙古、寧夏、陝北等地的民歌、民樂、說書等藝術形式,借鑒戲曲的敘述與演出手法,形成了以悠揚激越的道情為演唱曲調。
以精雕細刻的皮影為表演形式,以曆史故事、民間傳說、鄉土風情、宗教民俗等為主要表演內容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具有非常鮮明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