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是道情皮影戲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稱“線子”、牛皮燈影、影子戲,用牛皮刻製,形象有人物、動物、神怪,大小場景等。
造型極為豐富精美,人物造型按戲曲的生、旦、淨、醜行當設計,一般分為黑忠、紅烈、花勇、白奸、空正、實醜,體現出頭大身小、上窄下寬,手臂過膝的特點。構思奇妙、形態多樣,彰顯出我國民間藝術誇張寫意的特征。
隴右皮影主要流行於慶陽、平涼、天水一帶,尤以隴東皮影風格獨特。隴東皮影雕工精細,造型個大,色彩明快,誇張奔放,著色以黑、紅、黃、綠為主,對比鮮明,尤重圖案裝飾。
環縣皮影是隴東皮影的典型代表。隴右皮影以秦腔、眉戶唱腔為主。據史料記載,唐天寶年間,隴東一帶就有皮影演出。
雕刻則借鑒了民間剪紙的傳統手法,按照製皮、過樣、雕刻、著色、出水、裝訂等工序進行,以線條鏤空進行刻畫,以陰刻、陽刻區分不同人物性格。
在挑線表演時,影人的坐臥行走、翻轉踢打、提袍甩袖、騰雲駕霧、上天入地、身首分家等動作,都能做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能達到“死戲活演”、“假戲真做”的藝術效果。
環縣道情皮影戲的表演特點是唱念做打全由一人完成,以燈光下的“紙亮”為舞台,人物布景、道具均用優質牛皮精心刻製、著色而成,色彩鮮明。樂器伴奏集中於後台,演唱挑線者端坐前台,通過挑線使牛皮影人映透紙亮,同時進行劇中各種角色的演唱和人物的挑線操作。
皮影表演俗稱“耍線子”,是前台藝人的拿手絕活,所謂“一口唱盡天下事,雙手對舞百萬兵”。
戲班的核心人物“前台”坐於屏幕前,雙手操持所有影人的表演,做出坐、臥、行、走、踢、打、翻轉、提袍甩袖、騰雲駕霧等各種動作,並包攬所有角色的道白和演唱。
後台人員每人掌握兩三件樂器進行伴奏,同時兼顧次要角色的道白,兵卒、武士等呼威和幫腔,操用西北方言、甘肅話或當地口語,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環縣道情皮影雕刻精細,風格古雅,兼收並蓄民間剪紙、石刻、雕塑等藝術手法,創造了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藝術造型和風格。它的人物造型風格主要有兩種,一種粗獷渾厚,粗中見細,稱“尺線”;一種精雕細刻,小巧玲瓏,稱“寸線”。
在鏤刻手法上,采用正側麵塑造和散點透視來表現人像的側麵、斜側麵、正麵、俯視、仰視等多角度特征。鏤刻男女也有區別。
男性眼大身高,蒜頭鼻子,窄胸部;女性彎眉鳳眼,櫻桃小口,通天鼻,無乳房,有唐代仕女的特征。
還采取不同的鏤刻造型手法,活靈活現地表現各種人物性格,正麵人物用陽刻法刻成空臉,反麵人物用陰刻法刻成實臉,英雄人物刻成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表現其勇猛剛直;正直人物刻成蠶眉鳳眼,表現其赤誠瀟灑;小姐、姑娘刻成直鼻梁、高額頭、彎彎眉、線線眼、櫻桃小口,表現其善良美貌;奸詐人物則刻成麵白目小、頷突嘴凹,加以醜化。
此外,道具、景物也雕刻得十分精致,惟妙惟肖。帝王的殿宇雄偉壯觀、富麗堂皇;龍車鳳輦斑斕多姿、珠光寶氣;宮廷內苑清秀雅致,花園亭台生機盎然。此外,神仙佛祖、妖魔鬼怪、奇禽異獸、夢幻仙境等,設計構圖想象力豐富,刻製手法異常奇妙。
環縣道情皮影戲的音樂特點是高亢激昂,婉轉悠揚,節奏明快。以清唱伴奏相間,很強敘述性的說唱與“前台”一人領唱、後台眾人幫唱,具有高度抒情性的“嘛簧”最具藝術感染力,其音調亢圓潤,悠揚激越,節奏自然,旋律優美,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長達三四個小時的唱腔道白,全由主演一人男腔女調來完成,演唱念做,聲情並茂。
環縣道情皮影的唱腔高亢激昂、婉轉流暢、節奏明快,唱詞既哲理自現,又佳句百出;既悠揚婉轉,又神韻和諧。唱腔屬板式變化體,為徵調音樂。
傳統的板式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板路,即飛板和彈板;四大調式,即花音飛板、花音彈板,傷音飛板,傷音彈板。
這種快慢、花音相間的板路是環縣道情皮影戲唱腔的基本調式。文樂管弦絲竹,多用於抒發情感,表達人物喜怒哀樂的心理活動,武樂鑼鼓鐃鈸,多用於渲染氣氛,表達人物行為動作,也指揮文樂。
環縣傳統道情劇本主題多以反對異族入侵,懲治貪官汙吏、歌頌忠孝節烈和男女愛情、除暴安良為題材。
環縣是一個“山童水劣、世罕漁樵、秋早春遲、風高土燥”的偏僻地域,境內溝壑縱橫,山巒起伏,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文化生活貧乏,但是土生土長的環縣道情皮影戲給當地人帶來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旁注]
曲藝 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曲藝發展的曆史源遠流長,早在古代,我國民間的說故事、笑話,宮廷中的彈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藝的藝術因素。
嗩呐 又名“喇叭”,我國一種民族樂器。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8孔,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
說書 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一般指隻說不唱的曲藝,兼指某些有說有唱的曲藝,如彈詞、蒙語說書等。說書用的樂器最初用琵琶,後來逐漸被淘汰改用三弦。說書人除了抱在懷中的三弦外,還有便是綁在右小腿上的“刷板”。
板式 戲曲音樂中的節拍和節奏形式。我國古代音樂及民間音樂通常以板、鼓擊拍,板用以表示強拍,鼓則用以點擊弱拍或次強拍。在古代音樂及民間音樂中就把強拍稱為“板”,而把弱拍或次強拍統稱為“眼”,合稱“板眼”。
[閱讀鏈接]
道情音樂比較豐富,原有72個套曲和100餘種曲調,其唱腔為是利用諸宮調的某些曲子互相連綴起來,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
每種套曲有“正、反、平、苦、搶、緊”6種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據需要來臨時組合的。例如:“耍孩兒”的結構就包括“正耍孩兒”、“反耍孩兒”、“平耍孩兒”、“苦耍孩兒”、“搶耍孩兒”、“緊要孩兒”6個曲子。
這“正、反、平、苦、搶、緊”各有不同內容:“正”表示用正調演唱,一般用正調演唱的曲調為“商”字調;“反”表示用反調演唱,一般用反調演唱的曲調為“徽”字調;“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緒,“苦”表示愁苦、淒涼的情緒,兩者皆用正調演唱;“緊”表示唱腔結構緊湊,“搶”表示唱腔結構喜悅、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