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寶庫——敦煌石窟1(1 / 3)

藝術寶庫——敦煌石窟1

敦煌文化豐富渾厚,它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展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在敦煌眾多的藝術形式中,敦煌石窟藝術可以說獨樹一幟,取得了非常輝煌燦爛的成就。

敦煌石窟眾多,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肅北5處,其中以莫高窟的規模最大,藝術水準和藝術價值最高。這些石窟藝術品類眾多,含壁畫、彩塑、石窟建築、紙本畫、墓畫等等,內容十分豐富,數量極其巨大,具有無可替代的重大意義。

北涼北魏開鑿的洞窟

敦煌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斷崖處,坐落在鳴沙山和三危山的懷抱中,坐西向東,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前秦建元年間的366年,有一個叫樂尊的和尚,杖錫雲遊到了敦煌三危山下,黃昏到來的時候,樂尊和尚回顧四麵,極目遠望,想找個住的地方。

當樂尊和尚向三危山上望去之時,他非常驚訝地看到,落日的金輝灑落在三危山,三危山放出了萬道金光,猶如一個個金佛閃動。

樂尊和尚激動萬分,虔誠地匍匐於地禮拜再三,決定常住於此,行走化緣,開鑿佛窟,以示虔誠。

同年,樂尊和尚依靠化緣在敦煌三危山開鑿了第一個佛窟。據《莫高窟佛龕碑》記載:

樂傅和尚雲遊三危山時,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岩,造窟一龕。

樂尊和尚在敦煌開鑿了其曆史上第一個石窟,從而開創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他是我國敦煌莫高窟的開創者,因而被當地人奉為神明。

有一年春天,風沙向敦煌大地襲來,卷起的沙子漫天飄飛,播種不久的種子在風沙過後已顆粒不見。百姓痛苦地望著田地,老人們眼角濕潤了,孩子們站在旁邊,呆呆地望著。

正當人們陷入苦惱之時,人群中一位老者緩緩說道:“前些日子在我們這兒化緣的那個和尚,聽說法力無邊,我們大夥去請他來做法,求神靈保佑我們吧!”

老者所說的那個化緣的和尚即是樂尊和尚。於是眾人三步一叩,來到三危山下樂尊和尚的住處請他做法。樂尊和尚欣然答應,率弟子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自此,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當地百姓萬分感激高僧樂尊和尚,為了紀念他,就在他圓寂之後,把他葬於生前他居住的地方,並建“鎮風塔”立碑紀念。從此,此地更名為土塔村。

後來,法良禪師又開鑿了第二個洞窟,並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繼樂尊和尚之後,在莫高窟開鑿的洞窟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因為建於北涼時期,所以被稱為“北涼三窟”。

第268窟位於南區崖麵中段三層。洞窟形式屬毗訶羅窟,又稱禪窟,是主要用於坐禪修行的洞窟。

第268窟為一縱長方形平頂主室,西壁開一圓券形小龕,南北壁各開二對稱僅容一人方形平頂小禪室。所附4個小禪室,編號分別為第267窟、第269窟、第270窟和第271窟。

西壁龕內塑佛像一身,交腳而坐,內著僧祗支,身著右袒袈裟,左肩以片衣覆之。佛像頭部經後代重修,帶有明顯的希臘化特征,身體部分為原貌,袈裟緊貼軀體,有薄紗透體之感。

龕外繪供養菩薩,龕柱繪希臘愛奧尼亞式柱頭,龕下壁麵繪男女供養人,著漢裝和胡漢混合裝。主室南北壁繪有飛天、千佛、藥叉等。

平頂部分采用浮塑技法,並彩繪蓮花、飛天、化生、火焰紋等紋樣。壁畫以土紅色為底色,使用凹凸表現技法,風格樸拙渾厚,手法簡練概括。

北涼在421年攻占敦煌之時,敦煌曾遭戰火。在此窟正龕中,寄托了當時人期待借助佛教天國安置亡靈的思想。  正龕下部的供養人,似乎借助了佛教特有的升天方式,從蓮花中化生到佛的兩側,又繼續成為飛天直至在以大蓮花為背景的窟頂佛教天國中自由翱翔。

第268窟經隋代重修,主室南北壁有隋繪千佛、飛天等。千佛是佛教壁畫中的常見形象,多是繪製大量排列較為規則的小佛像,來表達世界中充滿成佛者及眾生皆可成佛的思想。

第268窟中隋代所繪的千佛,仍以土紅色為底色,與北涼原作的色調一致,而無突兀之感。因天長日久,表麵隋代千佛壁畫部分剝落,底層又隱約透出北涼時期原來繪製的護法神形象。

主室兩側的4個禪室,內部空間狹小,僅可容一人坐於其中,最初僅以白色粉刷,專用於坐禪,隋代重修時繪製千佛與說法圖。

第272窟主室長方形,覆鬥頂,西壁中央開龕,龕內塑倚坐佛像一身。主室南北壁畫千佛和說法圖,西壁龕內外畫供養菩薩,姿態各異,扭腰屈腿頗具印度風格。東壁門兩側畫千佛。

覆鬥頂,又稱倒鬥頂,此類頂部中心與4個坡麵形成的空間,類似於將我國古代盛糧食用的鬥倒扣過來,故稱覆鬥。頂部最中心凹入部分呈方形,被稱為藻井,古人迷信,於此處模仿井口,並繪以蓮花海藻類水生植物,取以水克火之意。

覆鬥頂洞窟內空間寬敞明亮,適於聚眾講經和瞻仰禮拜。因此在石窟修建過程中,從北涼至元代一直被大量采用,是莫高窟中最多見、延續時間最長的一種石窟空間形式。

第272窟頂藻井浮塑蓮花火焰飛天圖案,4個坡麵繪有千佛和飛天等。千佛以白、青、綠等冷色調繪製,五組交替出現,形成極具裝飾性的道道色光,表現了佛教的“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意境。

飛天雙腿伸展、衣裙飛揚,極具動感。在四壁和窟頂連接處,繪穹窿宮樓,內有天宮伎樂在演奏橫笛、琵琶、腰鼓和海螺等樂器。

西壁佛龕兩側的供養菩薩是這一洞窟最大的看點,其布局為佛龕兩側各畫4排小菩薩,每排有5身。

供養菩薩的稱呼,並不是來源於佛教典籍,凡是在故事畫、經變畫、說法圖之外,所畫的呈禮佛和供養之狀的而又沒有具體名號的菩薩均稱之為供養菩薩。

與第272窟相連的是第275窟。甬道接主室,主室縱長方形,盝頂。西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