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寶庫——敦煌石窟1(2 / 3)

第275窟南北壁上部各開兩個闕形龕和一個雙樹龕,龕內分別塑交腳彌勒和思惟菩薩,塑像體魄強健,比例適度,神態自然,恬靜超俗。

西壁圍繞塑像繪有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畫麵突出主要人物,構圖簡潔緊湊,壁下部畫男供養人,東壁門兩側畫觀音變及女供養人,門上畫說法圖。窟頂四坡為宋畫飛天和千佛。北宋年間窟中加一牆,將窟分為前、後兩室。

第275窟主尊位於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頭部略有重妝,雙手殘損。此塑像高3.34米,頭戴化佛三珠寶冠,發披兩肩,右手置膝做與願印,左手已殘。頸飾貼花鑲寶的項圈及瓔珞,上身袒裸,胸掛瓔珞,肩披大巾,腰束翻邊羊腸大裙,衣褶貼泥條隆起,加陰刻衣紋線。

菩薩麵相渾圓而略長,隆鼻直通額際,眉長圓眼,上唇較厚,下唇作半圓狀,肩寬胸平,體態健碩,雙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較高大的方形雙獅座上,神情莊重凝靜,威嚴肅穆,造型概括穩定,比例均稱,色彩明快單純,手法簡樸。  其造型風格及坐具、服飾均表現出印度佛教藝術的影響,具有十六國時期造像的顯著特點。

南北兩壁下部的供養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建立北涼政權的沮渠氏,屬匈奴後裔,在這些供養人中能看到匈奴人的一些特點。

這些人的服裝均著袴褶,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上自王公貴族,下至軍士百姓都穿此種服裝。褶為上衣,款式類似現代的短大衣,圓領或交領,對襟或左衽,窄袖。畫中男供養人頭戴幅巾,上身穿的就是交領窄袖褶衣。

左衽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衣服款式,與漢族傳統以右衽為習尚不同。所謂“右衽”即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襟壓右襟,在右腋下挽結。

北方少數民族則相反,是右襟壓左襟,在左腋下挽結,故稱“左衽”。特別是在隊伍最前列的兩人,正在吹奏長長的號角,被認為是匈奴族的特征。

北魏滅了北涼並統一了北方後,占據了河西。在這個時期,敦煌比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佛教隨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開鑿洞窟13窟。

北魏洞窟一般形式是有前室及正室兩部分,前室做橫長方形,具有向前向後兩麵坡的屋頂,椽與椽之間有成排的忍冬花紋裝飾,又稱為“人字坡圖案”。

北魏洞窟的正室呈方形,中央有一中心方柱,中心柱上有佛龕及塑像,四壁都有壁畫,窟頂裝繪著劃分為方格的平基圖案。

除了上述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這“北涼三窟”外,還有繼此之後建於北魏時期的第251窟、第254窟、第257窟和第259窟。北魏石窟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第251窟建於北魏,五代、清代重修,位於九層樓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形為中心塔柱式洞窟,前部人字坡頂,後部平頂。中心塔柱東向麵開一龕,南西北向三麵上、下層各開一龕,東壁門上開一明窗。

第251窟窟形為中心塔柱式洞窟,前部人字坡頂,後部平頂。中心塔柱東向麵開一龕,南西北向三麵上、下層各開一龕,東壁門上開一明窗。

中心塔柱窟,也稱中心方柱窟、塔廟窟,是早期洞窟的典型窟型。它源於印度的“支提式”石窟,在新疆地區、中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藏地區的許多石窟寺中均有此類洞窟。

中心塔柱窟的特點是在一個縱向矩形空間中軸線偏後部分建造一方形塔柱,繞柱有通道,柱四麵開龕不等,塑佛及菩薩數身。柱身四周為平頂,柱前寬敞的前堂頂部是兩坡層頂形式,坡麵或塑或畫出椽子,椽間望板上滿繪各種裝飾圖案。

這種空間形式的作用是寬敞的前堂可供僧侶及信眾聚集瞻仰禮拜,後部繞中心柱進行右旋儀式。按其興衰發展可分4個階段:北魏至西魏為鼎盛階段,北周至隋此種形製開始衰落,初、盛唐時更加衰落,數量更少,晚唐時期進入尾聲,數量很少。

塔廟窟的宗教意義主要是為了“入塔觀像”,隨著佛教的世俗化、禮儀的簡單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終至衰落消失。

第251窟窟內四壁上部為繞窟一周的天宮伎樂,中部是千佛,下部是金剛力士、夜叉、寓意為天、人、地三界,這是早期洞窟內常見的形式。

第251窟上部的天宮中,漢式屋頂建築和印度圓形穹廬交錯排列,前有平台雕欄,天宮內繪舞蹈樂隊和放歌的伎樂天。中部的千佛布滿整壁,這與北朝佛教盛行坐禪、觀相思想一致。四壁下部繞窟一周的是濃眉怒目、赤身裸軀的藥叉,體型肥碩壯實,強健有力。

窟南壁前部畫大型說法圖,巧妙地利用人字坡下的山形空間,以對稱的格局,畫一佛、一弟子和一金剛級成的二脅侍、供養菩薩和四飛天。南壁則以同樣的方式繪一佛二脅侍菩薩和四供養菩薩、四飛天。

第254窟和第257窟的壁畫比較豐富。其中第254窟的《屍毗王本生故事圖》、《薩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圖》和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圖》是有名的北魏代表作。

第254窟建於北魏,隋代重修,位於九層樓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第254窟窟形長方形,前部人字披頂,後部平棋頂。中心塔柱東向麵開一圓券龕,內塑交腳菩薩或禪定佛,龕外有脅侍菩薩。

窟東壁門上開明窗。同時在南北壁前部各開一龕,內塑交腳菩薩,後部各開四龕,塑禪定佛或說法佛。

窟南壁前部的闕形龕,采用泥塑為主、加以彩繪的手法進行表現,整個建築塑造的精細立體。龕內的菩薩是敦煌彩塑的代表作之一,菩薩頭戴寶冠,發披兩肩,頭後有披巾。麵部飽滿,神情溫和,雙耳垂肩。頸飾瓔珞,胸前有兩蛇相銜式瓔珞,在敦煌石窟極為罕見。

窟南、北壁上的龕外兩側遍繪千佛。所繪的千佛每壁各有五排,造型完全一樣,僅敷色略有差異。每一佛像均有頭光和身光,取端坐之態,雙手交置於足上,麵圓耳長。

窟中的千佛,以西壁中軸線劃分,一側為過去千佛,另一側為未來千佛,加上中心塔柱所代表的現世佛,正好符合三世千佛的意義。

第254窟窟內四壁上部為繞窟一周的天宮伎樂。窟上部的天宮中,繪有舞蹈樂隊和放歌的伎樂天。窟內主尊是一尊倚坐佛像,高1.97米,佛頭上的肉髻高大,這是早期彩塑佛像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