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雙手自然垂下撫膝,身披右袒偏衫式袈裟,袈裟的衣紋疏朗流暢、材質輕薄,通過袈裟透出了佛平靜柔和的身體線條。佛的靜態與龕內外壁畫中菩薩、飛天、童子的動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能表現佛以慈悲為懷的思想境界。中心柱上部殘存數尊影塑菩薩,影塑是將泥、細沙、麥秸等原料,用泥製模具翻製,表麵經過處理後,進行敷彩。
通常將背麵粘貼於牆壁上,正麵凸起呈高浮雕狀,主要為裝飾性的,用來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上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的背景和諧統一,渾然一體。
第257窟的窟形為印度支提窟與我國漢式建築相結合的形製,前部人字披頂,後部平棋頂,有中心塔柱。柱東向麵開一大龕,內塑彌勒倚坐說法像,外存一天王像。
第257窟南北向麵均上開闕形龕,塑菩薩像,下南開雙樹龕,北開圓券龕,均塑禪定佛像。西向麵上下開圓券龕,內塑禪定佛像。窟頂人字披椽間繪蓮花供養菩薩,後平棋頂有蓮花童子,飛天及忍冬圖案。
窟的主尊為一倚坐佛像,高肉髻,麵部略有損毀,雙目已失。佛像內著僧祇支,身披右袒袈裟,兩腿自然垂下。
第257窟主尊彩塑,具有明顯的“曹衣出水”的特點,衣紋以貼泥條的方式製作,使整個袈裟緊緊裹在了佛身上,佛的肉體特別突出。
特別是左臂垂下的袈裟一端,從正麵看是兩條波浪紋,更增添了濕衣出水之感。乍一看,佛像就像剛剛從水中出來一樣。
第259窟開鑿於北魏早期,宋代重修。窟頂為前部人字坡頂,後部平棋頂。
第259窟西壁表現多寶塔從地湧出,在壁麵上凸塑出半塔,上開一龕,內塑釋迦牟尼和多寶佛並坐說法像。龕外塑兩菩薩像,塔柱南北側各塑一菩薩。南壁現存上層3個闕形龕,內塑彌勒菩薩像。下層一圓券龕,內塑趺坐佛。
第259窟北壁上層四闕形龕,內塑彌勒菩薩像,下層三圓券龕,內塑禪定佛、說法佛像。龕之間繪千佛和供養菩薩,壁下部繪藥叉。此窟塑像以塑造手法概括,底紋線條洗練,神情端莊含蓄,而成為敦煌石窟雕塑的上乘之作。
【旁注】
前秦 (350年~394年)我國曆史上的割據政權“十六國”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據關中,稱三秦王。352年苻健稱帝,定都長安,國號“秦”。394年被西秦或後秦注所滅。前秦之稱最早見於《十六國春秋》,後為別於其他以“秦”為國號政權,而襲用之。又以其王室姓苻,故又稱為苻秦。
化緣 佛教術語。本義是佛、菩薩高僧等示現教化眾生的因緣。所謂化緣,乃指化度的因緣。佛教認為,能布施齋僧的人,即與佛門有緣,僧人以募化乞食廣結善緣,故稱化緣。還可以指為了佛事而進行的一切募化活動,不僅僅指乞食。
坐禪 音譯“禪那”,簡稱“禪”,意謂思維修或靜慮。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趺坐而修禪。修禪也就是修定,修定可以發慧。坐禪,同時也是民間愛好佛學者理療、治病、修身、養性、養生、悟道的一種修煉方式。
飛天 意為飛舞的天人。飛天在印度佛教中是佛的護法神,傳入我國後,人們將其與道教的仙女或天女混淆。所以,飛天慢慢就變成了佛講法時,在其周圍散花或奏樂以營造氣氛的仙女。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
藻井 我國傳統建築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麵,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敦煌的藻井多達四百餘頂,繪製十分精致。
經變畫 是用畫像來解釋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經變畫中以敦煌經變畫最為有名,通常指將某一部甚至某幾部有關佛經的主要內容組織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畫。莫高窟有經變畫33種,經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了佛經內容外,大量的社會生活內容在經變畫中得到生動的體現。
造像 塑造物體形象,指用泥塑成或用石頭、木頭、金屬等雕成的形象。語出三國魏曹植 《寶刀賦》:“規圓景以定環,攄神思而造像。”古時多在僧寺或崖壁間鐫石成佛像,也有以金屬鑄造佛像,借此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
忍冬花紋 我國古代寓意紋樣,是六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植物紋樣。忍冬為一種蔓生植物,俗呼“金銀花”、“金銀藤”,通稱卷草,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因名金銀花。淩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稱。
龕 原指掘鑿岩崖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我國古代的石窟雕琢一般是神龕式,小龕又稱櫝。各大佛教遺跡中,四壁皆穿鑿眾佛菩薩之龕室。後世轉為以石或木,作成櫥子形,並設門扉,供奉佛像,稱為佛龕;此外,也有奉置開山祖師像。
伎樂天 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在敦煌壁畫中伎樂天亦指天宮奏樂的樂伎。佛教認為天是有情眾生的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趣處,隻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投生天部。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很早就出現了伎樂天的形象。
袈裟 梵語意譯,意譯作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纏縛於僧眾身上的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又作蓮服、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袈裟”乃佛教之標幟,是聖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非尋常可比。
曹衣出水 又稱“曹家樣”,是由北齊畫家曹仲達創造的我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是與“吳帶當風”相對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圖畫見聞誌》說曹仲達的人物畫,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撈出之感,後人因之命名。
【閱讀鏈接】
前涼、西涼、北涼3個政權先後治理河西地區時,比較注重謹修內政,安民保境,輕徭薄賦,勸課農桑,崇尚儒學,興辦教育,使得河西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在十六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河西成為了相對穩定的地區。中原大批學士儒生和百姓紛紛背井離鄉,逃往河西避難,給河西地區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這對於莫高窟的開鑿和藝術發展起到了有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