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寶庫——敦煌石窟2
隋唐宋元開鑿的洞窟
隋唐時期是敦煌的興盛時期,也是敦煌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隋代在莫高窟開窟竟有90多個,而且規模宏大,具有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隋代石窟形製主要有3種,第一種是中心柱窟,這是繼承前代遺製,但也略有變化,其表現是中心柱的正麵一般不再開龕,僅置3尊大佛,中心柱後麵和兩側仍和以前一樣開龕造像。
中心柱前為比較開闊的前廳,上方為“人”字披頂,但沒有椽間裝飾。前廳裏,南北兩壁及中心柱正麵,共置身高三四米的大立佛像3鋪。前室內兩側塑天王和力士,均身高三四米。
這些新出現的巨型佛像已經成為洞窟的主體,而中心柱已經退居次要地位。
第二種是開皇年間出現的另一種中心柱窟。石窟平麵為方形,中心柱下部為方壇,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頂,塔刹四龍環繞。
窟頂前部有“人”字披,後部有平棋。後來,中心柱上部的倒塔消失了,隻剩下佛壇,再後來,佛壇也消失了,僅留下了窟頂前部的人字披。
第三種窟形是最主要的窟形,稱為殿堂窟,也叫覆鬥頂窟。這種形製北周時期有較大發展,但到隋代已成為基本窟形。
隋代的殿堂窟,有的正麵開龕,有的三麵開龕,有的作為馬蹄形佛床,有的依壁造像,布局多種多樣。這種窟形為以後的唐代所沿襲。
唐代,敦煌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佛教非常興盛,這一時期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餘個窟,保存下來的有232個窟,而且壁畫和塑像都達到異常高的藝術水平。
唐代洞窟的形製,一般地都是新創的如殿堂的樣式,窟多作方形,窟頂四麵斜上,構成藻井。
窟的後壁有一深入的小龕,所有的佛像都集中排列在龕中,如佛殿的壇座上一樣,而是沿著三麵牆壁分別塑造。
集中在洞窟後壁龕中的塑像,一般地是7尊,包括1尊佛、2尊比丘、2尊菩薩、2尊力士,以佛為中心向兩麵展開排列,2尊力士在最外側,也有加入其他供養菩薩的。
晚唐及五代,開始把天王像分別畫在窟頂藻井的四角,不再與佛及菩薩等共置於同一壇座上。
洞窟四壁及入口都有壁畫,大幅的經變故事的完整構圖多在左右兩壁的中部,壁腳多是供養人像。後壁有塑像的龕內也常有經變及佛傳故事。
洞頂為華麗的藻井圖案,藻井圖案和經變周圍的長條邊飾是敦煌藝術中裝飾美術方麵的重要成就。
唐代的重要洞窟,例如初唐的第220窟、第332窟、第335窟、第321窟,盛唐的第23窟、第130窟、第103窟、第172窟,中唐第112窟,晚唐第156窟等,其中的壁畫及彩塑多為代表性的作品。
第220窟為覆鬥頂形窟,主室西開龕,龕內原有唐塑1尊佛2尊弟子。龕頂繪有供養菩薩壁畫。主室南壁繪阿彌陀變1鋪,是敦煌莫高窟出現最早、場麵最大的淨土變。
北部繪藥師變1鋪,主尊為7身藥師佛,日光、月光菩薩肋協,還有八大菩薩和十二藥叉等神將護法。
東壁門兩側畫維摩詰經變,以“問疾品”為主體,描繪了《維摩詰所說經》中最生動的情節。
第332窟位於莫高窟南區崖麵北部下層,建於初唐698年前後。該窟前部為“人”字披頂,後部平頂,主室有中心方柱,西壁開龕,這種窟形在莫高窟為數不多。
第335窟位於南區崖麵北段底層,該窟的特色在於保存有3處明晰的開窟題記。這3窟題記表明該窟成於武周時期,該窟為覆鬥形窟,主室西壁開龕,主室窟頂為牡丹團花井心配卷草、垂曼圖案。
西壁平頂敞口龕內塑坐佛和弟子、菩薩像,龕頂及龕壁繪法華經變。主室南壁繪阿彌陀經變,北壁繪維摩詰經變。
第321窟位於南區崖麵北段底層,該窟為覆鬥形窟,主室西壁開龕。主室西壁龕兩側繪雙飛天四身。主室南壁繪十輪經變。
西壁佛龕兩側各畫兩身雙飛天。這兩身悄天,飛翔姿態十分優美,盡管飛天的麵容、肉體雖已變成降黑色,但眉目輪廓、肉體姿態、衣裙彩帶的線條十分清晰:身材修,昂首挺胸,雙腿上揚,雙手散花,衣裙巾帶隨風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飄落,像兩隻空中飛遊的燕子,表現出了瀟灑輕盈的飛行之美。
第23窟位於南區崖麵北段底層,覆鬥形頂,西壁開龕。北壁西側繪《雨中耕作圖》,畫麵充滿生活氣息:烏雲密布、大雨滂沱,農人抓緊時間耕作,農婦送茶飯於地頭,幾名孩童在雨中嬉戲,整幅畫看上去非常親切。
第130窟位於南區崖麵南段底層,俗稱“南大像”,因位於第96窟北大像之南而得名。改像由敦煌人馬思忠和僧人處諺於開元年間的721年創建,耗時30多年。
南大像高26米,為石胎泥塑彌勒佛倚坐像,是莫高窟第二大佛。南大像形體圓渾飽滿,姿態莊靜,氣度雍容,充分顯示了盛唐藝術風格。
第103窟位於南區崖麵南段中層,窟形為覆鬥形頂,西壁開龕。主室窟頂藻井為團花圖案,4麵披繪千佛。西壁平頂敞口龕內有唐塑結跏趺坐佛像1身,菩薩像2身為清修,另有弟子和菩薩像各2身為清塑。
第172窟南北兩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這個洞窟的主要內容。由於畫家的高超技藝,相同內容在同一洞窟中不僅不顯得重複而且內容豐富多彩。南北兩壁的《觀無量壽佛經變》中以西方淨土為主,兩側為對聯式的立軸畫,分別畫《未生怨》和《十六觀》。
北壁經變畫以佛為中心,宏偉壯觀的樓台亭閣,聳立在碧波蕩漾的“七寶蓮池”中,各種姿態的佛、菩薩,體態優美,麵含笑意、神態安然舒適,寶池中蓮花盛開,“蓮花童子”嬉戲追逐於蓮荷之間。舞台上伎樂隨著音樂的旋律翩翩起舞,體態輕盈的飛天,穿遊於樓閣廊宇之間。飄蕩在空中的樂器不鼓自鳴,演奏著美妙悠揚的樂曲。畫麵裏一派幻想的極樂世界的美妙景象。
南、北兩壁經變畫中均繪有場麵宏大的寺院建築群,是唐代壁畫中表現建築群的代表作。
第112窟中的唐代舞樂壁畫。畫麵反映的是十多名伎樂菩薩載歌載舞的情景。畫麵正中的舞伎手持琵琶,邊彈邊舞。舞伎的反彈琵琶舞姿優美,動作輕盈。兩邊的樂伎手持橫笛、拍板、琵琶、古琴等各種樂器,為中間的舞伎伴奏助興。整個畫麵內容豐富,線條清晰精美,是研究唐代音樂、舞蹈藝術的珍貴資料。
第156窟是唐代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在位期間修建的一座功德窟。前室窟頂西披畫3鋪經變畫:中央畫降魔變;北側畫報父母恩重經變;南側一鋪存留部分畫麵。
這個存留部分原定為法華經變,後經學者考察發現,這是一幅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其中主尊佛座下的主榜題北側畫一三層經幢,頂層有幡垂下,頂置經板;主榜題南側畫一樓房,樓內有一俗裝男子在讀經,樓頂平台上置經板該經變還有數方榜題,字跡模糊,將來借助技術手段或可釋讀出若幹文字。
隋唐時期可以說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共留下洞窟300多窟。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
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滿,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7尊或者9尊,隋代主要是1尊佛、2尊弟子、2尊菩薩或4尊菩薩,唐代主要是1尊佛、2尊弟子、2尊菩薩和2尊天王,有的還再加上2尊力士。
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麵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時期製作的第79窟服侍菩薩像中的樣式,上身裸露,做半跪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