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像頭上合攏的兩片螺圓發髻,是唐代平民的發式。臉龐、肢體的肌肉圓潤,施以粉彩,膚色白淨,表情隨和溫存。雖然眉宇間仍點了一顆印度式紅痔,卻更像生活中的真人。
在第159窟中,也是服侍菩薩。塑像上身赤裸,斜結瓔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頭微向右傾,上身有些左傾,胯部又向右突,動作協調,既保持平衡,又顯露出女性化的優美身段。
另外一位菩薩全身著衣,內外幾層表現清楚,把身體結構顯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線條流利,色彩豔麗絢爛,配置協調,身材修長,比例恰當,使人覺得這是兩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在唐朝興起的時候,我國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強盛。“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由鼎盛開始走向衰落,吐蕃則乘虛進攻河西,攻陷了涼州、甘州、肅州等地,統治河西長達70多年。
吐蕃也信奉佛教,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中也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
五代和宋代的時候,敦煌莫高窟存留下來的有100多窟,但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製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
這個時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越到後期,其形式就越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莫高窟共有西夏和元代的洞窟85窟,其中西夏修窟77窟,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製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
元代執政者也崇信佛教,使得莫高窟的開造得以延續,但元代洞窟隻有8窟,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形製。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其中第465窟位於北區北端二層,是莫高窟僅存和最早的以藏密藝術為題材繪製壁畫的洞窟。在北區石窟為數不多的壁畫窟中,可謂一枝獨秀,有“秘密堂”、“秘密寺”之稱。
此窟前室為覆鬥頂正方形,各壁麵僅繪藏式佛塔幾座並簡單紋樣。主室也為覆鬥形,中心設多層圓形佛壇。窟頂藻井及四披,繪大日如來、無量壽佛、不空成就佛等五方佛。
莫高窟主要曆經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時期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其中以隋唐時期興建最多,藝術水準最高。
【旁注】
“人”字披 石窟寺中仿木結構的屋頂建築形式之一。一般位於塔廟窟前端的頂部,在前後披上塑出斷麵為半圓形的椽子,椽之間出望板,兩披之交會處雕自脊枋。前披與外壁柑交處、後披與後壁相交處均雕刻出枋子。這兩條枋子與山牆相連結,井各從枋子向外伸出仿木丁頭栱,另有散鬥替木承托枋底。
平棋 即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塵”,是在木框間放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繪或貼以有彩色圖案的紙。因為是由大方格組成,仰看就像一個棋盤,所以得名“平棋”。這種形式在宋代成為平棊,後代沿用較多。一般居民用竹、高粱稈等輕材料作框架,然後糊紙。
菩薩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在佛教中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我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
《維摩詰所說經》 佛教經典之一,簡稱《維摩經》,一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又稱《維摩詰經》。經成立的年代大概在1世紀至2世紀,是印度大乘佛教時期出現的經典之一。敘述吠舍離城居士維摩詰深通大乘佛法,通過他與文殊師利等人共論佛法,闡揚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
武周 是武則天建立的政權,時間起止是690年到705年。690年9月9日,武則天廢黜唐睿宗李旦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改元天授,史稱武周,仍然襲用唐製。武則天既是兩個唐代皇帝的生母,又在去世前被迫恢複唐王朝,故曆史上一般不把武周視為單獨的朝代。
中心塔柱窟 又稱“塔廟窟”、“支提窟”。其特點是:平麵呈長方形,窟室後部中央鑿出連通窟頂與地麵的中心塔柱,柱身四麵雕龕造像,在窟室後部、中心塔柱與窟室側壁、後壁之間形成繞塔右旋的通道。源出於印度的支提窟,是我國北朝石窟中的典型形製。
安史之亂 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時間從755年至763年,曆時7年多。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回鶻 我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原稱回紇,唐德宗時改稱回鶻。回紇人使用突厥盧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薩滿教。回紇汗國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吐蕃對西域的進攻,和唐王朝保持著相當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促進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閱讀鏈接】
隋文帝楊堅出生在陝西大荔縣般若尼寺,曾受到智仙尼的撫養,13歲時才回到家中,因此對佛教抱有崇敬的心理。他登基後首先就下令修複毀廢的寺院,允許人們出家,又令每戶出錢營造經像。
隋文帝退位後,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子承父業”,繼續在全國推廣佛教。敦煌莫高窟在隋代得到迅速發展,與隋文帝和隋煬帝的大力推廣有著直接的關係,正是在這兩者的大力推動下,莫高窟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而重大的影響。
各具風采的彩塑造像
敦煌石窟藝術是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立體藝術。莫高窟現存洞窟總共700多個,存有彩塑和壁畫的洞窟達492個,其中487窟集中分布在斷崖南端的1000米範圍內。
在492個洞窟中,包括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總計有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3000多尊,飛天4000餘身,唐宋時期的窟簷木結構建築5座。
以彩繪泥塑,即彩塑為代表的造像藝術是莫高窟的藝術主體。莫高窟的岩石是一種由礫石、砂石等自然膠結而成的礫岩層,由於硬度、大小、密度不一致,不易雕刻,因而莫高窟的塑像借助了泥塑。把泥塑與彩繪結合起來,形成了莫高窟的彩塑藝術。
石窟中除幾尊巨像為石胎泥塑外,大多是用木架結構做骨架,外表用泥塑,幹後再彩繪施色。還有的以捏、塑、貼、壓、削、刻等泥塑技法,塑出形體,然後通過點、染、刷、塗、描等技法賦彩。
由於開鑿年代與審美標準不同,加上民族習俗不同,即使同一題材的塑像顯示出的藝術特色也不同,人物千姿百態,各具風采,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莫高窟的第一大佛高35.5米,兩膝間寬度為12米。根據敦煌遺書《莫高窟記》記載,這尊大佛為695年由禪師靈隱和居士陰祖所建,是佛國三世中的“未來佛”彌勒佛。
此大佛的製作方法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體上鑿出佛像的大體形狀,再用草泥壘塑、用麻泥細塑,最後著色而成。這尊大佛氣勢雄偉壯觀。
從彩塑的表現手法上看,莫高窟有圓塑、浮塑、影塑手法。圓塑是完全離開牆麵的雕塑,包括主像及其兩側的脅侍像,主像有釋迦牟尼、彌勒像等;脅侍像早期為2尊菩薩,晚期增加2尊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