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寶庫——敦煌石窟2(3 / 3)

浮塑為突出牆麵的雕塑。影塑則為粘貼在牆麵上的模製雕塑,一般包括粘貼於中心塔柱和四壁上方的供養菩薩、飛天、天王、金剛、力士等。

北涼洞窟的塑像都是單身塑像,而且多以彌勒像為主尊。彌勒像一般都在中心柱和南北壁上層闕形龕中,表示彌勒高居“兜率天宮”。

第268窟的交腳彌勒像是莫高窟最早的彩塑佛像。它整體造型簡潔洗練,身披紅色袈裟,兩腳相交,垂在座前,麵部含笑慈祥,神情莊重。

第275窟,主像和壁龕中均為彌勒菩薩。正麵主尊為交腳彌勒菩薩,麵頰豐滿秀雅,五官線條柔和,鼻梁高隆,直通前庭,眼珠外突,鼻翼單薄,嘴唇微抿,神情莊靜,頭戴寶冠,袒胸露肩。

整個塑像造型簡括,穩定挺拔,給人以體魄雄健的感覺,其頭上的闕樓象征著彌勒所居住的兜率天宮。

北魏時期的塑像分圓塑和影塑兩種,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1尊佛、2尊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2尊弟子。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

圓塑指的是適宜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的立體造像,也是洞窟中最為常見的造像。敦煌圓塑多用來塑造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主體形象。

影塑即是用模子製成的塑像,以泥、細沙和麥秸做材料,用泥製模具翻製,表麵經過處理,然後敷彩。通常將其背麵粘貼於牆壁,正麵做凸起壁麵較高的浮雕狀,主要用於襯托圓塑主像。影塑以北朝最為常見。

北魏前期人物麵相略長,體瘦肩寬,鼻梁高隆直通額際,眉長眼鼓。佛像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塑造手法簡練明快,裝飾性衣紋密集,紗薄透體。

西魏後彩塑人物形象麵貌清瘦,眉目舒朗,眼小唇薄。佛的莊嚴慈善,菩薩的清秀恬靜、金剛力士的威猛粗獷,飛天的飄逸閑暢等特點漸趨明顯。

北周時期的塑像出現新的組合方式,窟內的成鋪塑像,比前一時期又增加了迦葉和阿難2尊弟子像,從而變成了1佛2菩薩2弟子這種1鋪5身塑像的新組合。

阿難均塑為漢族形象,麵相豐圓,少年聰慧。迦葉則為胡貌,高鼻深目,大眼寬腮。有的肌肉鬆弛,老態龍鍾,有的滿麵笑容,但笑中略帶苦澀,真實地刻畫了迦葉飽經風霜的經曆。

隋代彩塑繼承並發展了北周時期的群像形式,在一龕之內以佛為主尊,兩側侍立2尊弟子、2尊菩薩或4尊菩薩,形成3身至7身一組的格局。

一些石窟內出現了北朝時所沒有的天王像和很少見的力士像,這種有主有從,有坐有立,有文有武的群像,到唐代時發展為定製。

在表現手法上,隋代彩塑也有所發展。在北朝時期那種以圓塑、高浮塑和影塑等多種形式相配合的老手法基礎上進入了主體雕塑的發展階段。塑繪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

第427窟三世佛造像,高大厚重,樸實簡練,極富力量感與感染力。第407窟為隋代最大的洞窟,共有塑像28身,整體特點為頭大、體壯、腿短、身高,頗顯威嚴肅穆,使匍匐於地的朝拜者肅然起敬。

在造型上,隋代彩塑沿襲北周而又有發展,典型的特征是麵相方正、鼻梁略低,耳垂加長,頭大體壯,上身長而腿短,擺脫了“秀骨清像”,追求的是雍容凝重,開始往唐代豐肌圓潤的風格發展。

隋代的彩塑在北周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的藝術風格基礎上進一步接受了當時中原佛教藝術的影響,充分利用了在形象上的寫實技巧和典雅富麗的色彩,給神的形象賦予了現實中人的麵貌和精神,使塑像開始擺脫早期塑像的神秘感。

唐前期的彩塑在隋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以整鋪的群像為主,由1鋪5身、7身而向9身、11身發展,氣勢宏大,而且全部塑像已都是圓塑,浮塑很少見。

這一時期,造像以佛像為中心的排練呈這樣的關係: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造像係列中主尊正襟危坐,溫和慈祥。

在藝術技巧上,唐代彩塑克服了隋代人體比例不協調的缺憾,寫實手法大大提高,更加注意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畫。

人物形象豐滿略胖頗富人格化。尊像的容貌顯得莊嚴沉靜,衣褶深厚挺闊,質感很強,彩繪精致,金碧輝煌。

這一時期,作為主尊的佛像一般為結跏趺坐或善跏坐,手勢作說法印或施無畏印。塑像整體已經完全擺脫“秀骨清像”的名士風度,代之以雍容華貴、健康豐滿的形態。這些佛像的麵相變得溫和、慈祥、莊嚴、鎮定。

菩薩雕像優雅美姿,麵相豐腴,肌膚光潔,神態慈祥,衣飾華美,表現出女性的美麗和溫柔,更接近唐人理想中的女性形象。以濃鬱的女性化特征來裝飾嚴肅的佛窟,充分說明唐朝人開放的個性及對藝術美的大膽追求。

相比之下,天王、力士像則表現了男性的剛毅和力量,這些盔甲嚴整或是裸露上身的塑像,都有力地體現了古代武士的威嚴、勇猛、正直、堅毅的性格。

晚唐以後,敦煌彩塑總體上保留了傳統的藝術神韻,且不乏精品。晚唐第196窟彩塑1鋪,富有晚唐藝術精髓。

第491窟的西夏供養天女頭梳環髻,身著褂衣,顴骨微突,鼻挺唇薄,眼神含蓄,笑色微露,恰似一稚氣未脫的鄉間少女,十分逗人喜愛。

總體來說,唐代時期,彩塑藝術達到了頂峰,其後的彩塑造像,無論是形體大小,還是藝術手法,都沒有超過這一時期。

【旁注】

彩塑 以黏土加上纖維物、河沙、水,糅合成的膠泥為材質,在木製的骨架上進行形體塑造,陰幹後填縫、打磨,再著色描繪的作品。由擺放位置與使用範圍可分4類,即:石窟彩塑、廟宇彩塑、陵墓彩塑和民俗彩塑。

敦煌遺書 指敦煌所出5世紀至11世紀的古寫本及印本。從內容上可分為宗教典籍、官私文書、中國四部書、非漢文文書等類。敦煌遺書是研究中古中國、中亞、東亞、南亞相關的曆史學、考古學、宗教學、人類學、語言學、文學史、藝術史、科技史、曆史地理學的重要研究資料。

闕 又稱闕門、觀,是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一種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樓觀,兩闕中間沒有建築物相連,之間空缺,故稱“闕”。有的用石雕砌而成,作為記官爵、功績和裝飾之用。全國現存的石闕30座,時代都屬於東漢,分布地區以及四川最為集中。

秀骨清像 南朝畫家陸探微的繪畫風格。一般多指所繪宗教人物畫所表現出來的麵目清秀,棱角分明的藝術特點。唐代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中評陸探微說:“陸公參靈酌妙,動與神會,筆跡勁利,如刀錐焉。秀骨清像,似覺生動。”

晚唐 一般將從827年到859年這段時期定為晚唐時期。唐代自太祖李淵建立以來一直蓬勃發展,到開元年間,唐代已進入了全盛時代。但隨著唐玄宗日益殆於政事,尤其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對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均產生巨大的影響,盛唐此後開始走向衰亡。

【閱讀鏈接】

北魏孝文帝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緩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在5世紀末推行了一係列的漢化措施,其中主要有:任用南方儒士製定禮樂製度;禁止鮮卑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以漢語為北魏唯一通行的語言,總之是大力吸收南朝文化,包括吸收南朝的藝術。

孝文帝改革後,北方的一些石窟寺與畫像石刻上,都出現了南方所推崇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人物形象。北魏宗室成員元榮出任瓜州刺史,就把孝文帝改革後的中原文化藝術帶到了敦煌,也就直接影響了莫高窟石窟塑像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