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畫廊——敦煌壁畫2(3 / 3)

“二方連續”紋樣亦稱花邊紋樣,是指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反複連續循環排列,產生優美的、富有節奏和韻律感的橫式或縱式的帶狀紋樣。

隋代洞窟之所以給人的總體印象是裝飾趣味很濃厚,這是和圖案應用的普遍和他的多樣化分不開的。

除了佛教題材外,隋代壁畫中也有我國傳統題材,即有我國傳統神話、神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出現,但已與佛教思想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敦煌飛天是敦煌壁畫中極其突出的一項藝術成就,是敦煌壁畫藝術的標誌,被唐代人讚譽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飛天在印度佛教中是佛的護法神,能奏樂、善飛舞,且身上還散發出芬芳,常出現在鼓樂齊鳴的法會上。宋代《太平禦覽》卷《天仙品》中寫道:

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

敦煌莫高窟的492個洞窟壁畫中共繪有飛天4000餘個。北涼時的飛天多畫在窟頂平棋岔角,窟頂藻井裝飾中,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的頭上。

其造型和藝術特點主要是頭有圓光、臉型橢圓,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飾環繞,頭束圓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寶冠,身材粗短,上體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由於暈染技法變色,成為白鼻梁、白眼珠,與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在造型、麵容、姿態、色彩、繪畫技藝上都十分相似。

北魏時期的飛天所畫的範圍擴大了,不僅畫在窟頂平棋、窟頂藻井、故事畫、佛龕上麵,還畫在說法圖、佛龕內兩側。北魏的飛天形象,有的洞窟大體上還保留著印度式飛天的特點,但有一些洞窟裏的飛天形象,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北魏時期的飛天眉清目秀,鼻豐嘴小,五官勻稱諧調。頭有圓光,或戴五珠寶冠,或束圓髻。身材比例逐漸修長,有的腿部相當於腰身的兩倍。

這時飛天的飛翔姿態也多種多樣,有的橫遊太空,有的振臂騰飛,有的合手下飛,氣度豪邁大方。勢如翔雲飛鶴,飛天落處,朵朵香花飄落,頗有“天花亂墜滿虛空”的詩意。

雖然飛天的肉體與飄帶已經變色,但衣裙飄帶的暈染和線條十分清晰,飛天飛勢動態有力,姿勢自如優美。

北周飛天最突出的是麵部和軀體采用凹凸暈染法,後來因為變色,出現了五白,即白棱、白鼻梁、白眼眶、白下巴。身軀短壯,動態樸拙,幾乎又回到了莫高窟北涼時期飛天繪畫風格特點。但形象卻比北涼時期豐富得多,出現了不少伎樂飛天。

隋代是莫高窟繪畫飛天最多的一個時代,也是莫高窟飛天種類最多、姿態最豐富的一個時代,除了畫在北朝時期飛天的位置,主要畫在窟頂藻井四周、窟內上層四周和西壁佛龕內外兩側,多以群體出現。

從總體上說,隋代飛天是處在交流、融合、探索、創新的時期。總趨勢是向著中國化的方向發展,為唐代飛天完全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第427窟是則隋代大型洞窟之一,也是隋代畫飛天最多的洞窟,此窟四壁上沿天宮欄牆之上飛天繞窟一周,共計108個。

第427窟的這108個飛天,皆頭戴寶冠,上體半裸,項飾瓔珞,手帶環鐲,腰係長裙,肩繞彩帶,多有西域飛天的形象、服飾的遺風,膚色雖已變黑,形象仍十分清晰。

她們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手持蓮花,有的手捧花盤,有的揚手散花,有的手持箜篌、琵琶、橫笛、豎琴等樂器,朝著一個方向繞窟飛翔。

第404窟是隋代中後期的一個中型洞窟,窟內四壁上沿畫天宮欄牆,欄牆上飛天繞窟一周,如同第427窟的飛天一樣,姿態各異,有的手持蓮花,有的手托花盤,有的揚手散花,有的手持各種樂器,朝著一個方向逆風飛翔,體態輕盈,姿勢優美。

第404窟在首飾服飾上有了很大的變化,頭無圓光,不戴寶冠,有的束桃型仙人髻,有的束雙環仙人髻,有的束仙童髻,臉為蛋形,眉清目稻,身材修長,衣裙輕軟,巾帶寬長。衣飾、麵容、身態如同唐代初期的飛天,已經完全中國化。

總之,隋代敦煌壁畫進一步擺脫了外來藝術的影響,走向創造自己民族藝術形式的道路。這種充分體現自己民族特色的壁畫藝術,獲得了廣大人民的喜愛。

【旁注】

蓮花 我國傳統花卉,古名芙渠或芙蓉,從春秋戰國時就曾用作飾紋。自佛教傳入我國,便以蓮花作為佛教標誌,代表“淨土”,象征“純潔”,寓意“吉祥”。蓮花因此在佛教藝術中成了主要裝飾題材。

雲氣紋 漢魏時代流行的裝飾花紋之一,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一般作為神人、神獸、四神等圖像的地紋。也有單獨出現的。雲紋寓意高升和如意。

《太平禦覽》 宋代的一部類書,修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全書1000卷,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55部,共4558類,以引證廣博見稱。本書初名為《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3卷,一年讀完,故更名為《太平禦覽》。

龜茲 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又稱丘慈、邱茲、丘茲。龜茲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台、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新和6個縣市。龜茲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而且擁有比莫高窟曆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之為“第二個敦煌莫高窟”。

箜篌 我國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後來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應用。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3種形製。

橫笛 傳統的笛子。唐代稱橫吹,是沒有笛膜的。唐代隻有簫管上才有膜,宋元以後這膜就移至橫笛上,而簫管就不再貼膜了。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橫笛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圓潤,獨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現力豐富,故深受人們喜愛。

【閱讀鏈接】

長期以來,一直無法確定絕大部分敦煌壁畫的作者.研究認為,敦煌畫師的來源主要有4種:來自西域的民間畫師;朝廷的高級官吏獲罪流放敦煌時攜帶的私人畫;高薪聘請的中原繪畫高手;來自五代時期官辦敦煌畫院的畫師。

在敦煌文獻中,所有的畫師都被稱為畫匠或畫工,可見畫師們主要來自民間,社會地位並不高,他們創作壁畫時很可能就住在陰暗潮濕的洞窟裏。壁畫中大量的田間勞動場景,活生生地再現了當時的經濟狀態和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