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畫廊——敦煌壁畫3
歎為觀止的唐代壁畫
唐代敦煌壁畫的題材,大致可歸納為4類:淨土變相;經變故事畫;佛、菩薩、供養人畫像;佛教史跡畫。其中,經變畫取得了巨大成就。
淨土變相是佛教淨土宗信仰流行的結果。佛教中講西方淨土是永無痛苦的極樂世界,人死後可以重生。
淨土變相就是用圖畫描寫西方極樂世界的樓台伎樂、水樹花鳥、七寶蓮池等美麗的事物,以勸誘人們信仰阿彌陀佛,以便將來有機會去享受。
在那些有現實根據的美麗的形象中,透露出對於現實的物質生活的繁華富麗加以積極的讚揚與肯定。這種思想雖然與宗教信仰相結合,然而與主張人生寂滅、世界空虛的清淨的、禁欲的思想很不相同,淨土變相中充滿了肯定生活的開朗的歡樂的氣氛。
淨土變相的構圖是繪畫藝術發展中的重要突破。利用建築物的透視造成空間深廣的印象,而複雜豐富的畫麵仍非常緊湊完整。
莫高窟的唐代淨土變相有100多幅。第172窟的淨土變相可以是盛唐時代淨土變相的代表作之一。
唐前期的經變畫畫麵更加複雜,人物和場景眾多,表現了畫匠宏大的氣魄和處理複雜構圖的能力,也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這一時期的經變畫以極力渲染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經變最多,這類壁畫線條流利圓潤,構圖清晰完整,氣氛熱烈和諧,呈現出一片歡樂、祥和、幸福的景象。與內容的變化相適應,壁畫的色彩也趨於熱烈,形成了鮮豔明快、富麗絢爛的視覺效果。
本生故事和佛傳也算是經變的一種,在唐代,本生故事畫和佛傳也用新的方式出現,中部是巨幅極樂世界說法圖,兩側為立軸式連環畫,一般是“未生怨”和“十六觀”。
“未生怨”是用連續故事畫表現頻婆娑羅王為了求子先殺了一個修道之士又殺了修道之士投生的白兔,結果生了阿闇世太子,但太子長大卻把父王囚禁起來,並要拔劍殺母後。
“十六觀”是表現看著太陽、月亮、水、地、樹、寶池、樓台等16種不同情況下的靜坐冥想。藥師淨土變的特殊內容是用一係列的小幅畫表現的12種大願。
壁畫的形式有橫卷式、條幅式、棋格式和屏風式等形式,故事內容大都與“十六觀”相對應,中間或上部繪大型的“阿彌陀西方極樂世界”。
唐代人們對菩薩信仰普遍,這使得藝術家製作菩薩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一時期,菩薩像繪畫得都很高大,很細致,單身菩薩像盛行起來。
這些菩薩像頂梳高髻,頭戴寶冠,胸前雜飾珠串瓔珞,臂腕佩帶環鏈,天衣飄飄,長裙覆足;麵相豐滿端麗,身體比例勻稱健美。
初唐第57窟的觀音像最為優美,她體態婀娜,神態略顯沉思,頭部微斜,臉為蛋形,細眉長眼,鼻直唇小,全身上下,珠光寶氣,一手舉頦下,一手下垂身後,赤足踩蓮花。
盛唐的第205窟中,高大觀音頭戴寶冠,係長裙,披巾帶,亭亭玉立在大蓮花上。在觀音的右下方,還畫有一供養人,通過目光對視和一串念珠,把神和任巧妙地聯係在一起。
唐代供養人畫像也有很多,第139窟供養人畫像是八九尺高的大像。無論是主人還是奴婢,都具有曲眉豐頰、豐肌膩體的特征。
每個人的麵部表情各不相同,主人們雍容華貴,手持香爐或鮮花,表現出虔誠的心態;奴婢們有的捧著琴,有的捧著花,有的捧著水瓶,還有的左顧右盼。
在莫高窟唐代壁畫供養人畫像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實,表現了不同階級、階層人們的感情和願望,為後世留下了生動豐富而又形象的曆史資料。
唐前期壁畫題材的另一大突破是佛教史跡畫的出現。在武則天大力弘揚佛教的時期,莫高窟第323窟出現了一批佛教史跡畫。這些壁畫有真實的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也有佛教徒們虛構的場景。
唐前期的供養人畫像也有突破,打破了前代千人一麵的模式,注重刻畫不同人物的特點和個性,供養人的形象也由小而大。
唐代圖案畫在隋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其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唐時期的圖案畫及其紋樣,吸收了羅馬、印度圖案紋樣的藝術風格,結合自己民族圖案紋樣的基礎和特點,完成了新的偉大的藝術創造。
唐前期石窟壁畫的裝飾圖案以卷草紋最為普遍,主要以流利宛轉的線條描出正反相間的卷葉,再填充蓮花、寶相花、海石榴花等花卉圖案,並巧妙地配以孔雀、靈鳥、飛天等。這種卷草可以自由舒卷,適應於任何空間,也最富於變化。
在莫高窟唐代洞窟中,到處可以看到藻井、龕頂、背光、蓮座、塑像及供養人服飾圖案畫。在經變畫的四周,也都同樣繪飾著藝術家們精心設計的圖案畫。
在第217窟中,窟頂為覆鬥形,中心方井為絳紅色,由蓮花、雲紋等多種花樣圖案繪製而成。中心的小蓮花仰開綻放,四角繪有蓮花紋樣,有五彩邊飾。
其整體構圖嚴謹,色彩豔麗豐富,層次分明清晰,紋樣嚴密,結構緊湊,充分顯示了唐代圖案紋樣藝術的卓越高超之處。
唐代是敦煌飛天藝術發展的最高峰,也是其定型化的時代。這時期的敦煌飛天已少有印度飛天的風貌,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
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經變畫最多的朝代,窟內的四壁幾乎都被大型經變畫占領,飛天亦主要畫在大型經變畫中。在題材上,一方麵表現大型經變畫中的佛陀說法場麵,散花、歌舞、禮讚做供養。另一方麵表現大型經變,如佛國天界、西方淨土、東方淨土等極樂世界的歡樂。
唐代天飛繞在佛陀的頭頂,或飛翔在極樂世界的上空。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衝雲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遊。其 飄曳的衣裙,飛卷的舞帶,正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讚仙女詩描寫的詩情畫意: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虛。
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
唐代前期的飛天具有奮發進取、豪邁有力、自由奔放和奇姿異態,變化無窮的飛動之美。這與唐王朝前期開明的政治、強大的國力、繁榮的經濟、豐富的文化和開放的奮發進取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第321號窟西壁佛龕兩側各畫兩身雙飛天,這兩身飛天眉目輪廓,衣裙彩帶的線條十分清晰,身材修長,昂首挺胸,雙腿上揚,雙手散花,由上而下,徐徐飄落,有飛燕行空的瀟灑輕盈之美。
第320號窟的四飛天畫在南壁《西方淨土變》中阿彌陀佛頭頂華蓋的上方,每側兩身,以對稱的形式,圍繞華蓋,互相追逐:一個在前,揚手散花,反身回顧,舉臂緊追,前呼後應,表現出一種既奮發進取,又自由輕鬆的精神境力量和飛行之美。
飛天的四周,彩雲飄浮,香花紛落,既表現飛天向佛陀作供養,又表現佛國天堂的自由歡樂。飛天的肉體雖已變黑,麵容不清,但整體形象清晰,身材修長,姿態輕盈,人體比例準確,線描流暢有力,色彩豔麗豐富,是唐代飛天代表作之一。
唐代後期的飛天,在動勢和姿態上已沒有前期時那種奮發進取的精神和自由歡樂的情緒了,在藝術造型上,衣飾已由豔麗豐厚轉為淡雅輕薄,人體已由豐滿嬌美變為清瘦樸實,神態已由激奮歡樂變為平靜憂思。
唐後期最有代表性的飛天是畫在中唐第158窟西壁大型《涅槃經變》圖上方的幾身飛天。這幾身飛天圍繞《涅槃經變》圖上層的菩提樹寶蓋飛翔,有的捧著花盤,有的捧著瓔珞,有的手擎香爐,有的吹奏羌笛,有的揚手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