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畫廊——敦煌壁畫3(3 / 3)

第25窟的壁畫,色彩絢爛富麗,人物豐腴健美,構圖宏偉嚴密,富於想象,線條道勁流暢,具有吳道子一派的風格,“良工運精思,巧極似有神”,充分體現了唐代繪畫的高度藝術成就。

五代及宋初,曹議金家族繼張議潮之後,管理瓜、沙等州百餘年之久,曹氏家族利用河西一隅的暫時安定,大力興建石窟,彩繪壁畫,以粉飾太平,這一時期開鑿的榆林窟洞窟較多,占榆林窟全部洞窟的一半。

榆林窟第16窟是五代早期的一個洞窟,窟內所畫的飛天,雖然沒有唐代飛天的生動活潑、身姿俏麗參加者,但裝飾性十分好。

例如第16窟中一身彈古箏和一身彈箜篌的飛天,畫得很完美,飛天皆頭束發髻,彎眉大眼,直鼻小唇,臉形豐圓,耳垂環繞,半裸上體,胸飾瓔珞,臂飾鐲釧,腰係長裙,赤腳外露,雙手嫻熟悉地彈撥琴弦,姿態優雅。

第16窟最大的特點是飛舞的巾帶是身體長3倍,飛舞的巾帶中間有飄旋的花朵,飛舞的巾帶下麵有彩雲流轉,飛天好似逆風翱翔在彩雲上,整個畫麵對稱均等,裝飾性很強。

此外,  曹氏家族修建的洞窟甬道上大都繪著他們的巨幅供養肖像。如第16窟曹議金夫婦供養像,曹氏夫人像的榜題上寫“北方大回鶻國聖天公主李氏一心供養”,顯示出這位回鶻公主的顯赫身份。

五代及宋初興建和重修洞窟23個。壁畫題材主要有經變畫、尊像畫、佛傳故事畫、佛教史跡畫、瑞像故事畫和供養人畫像等5類。

其中的供養人畫像,數量較多,分為3種,即:曹氏歸義軍政權的執政者及其眷屬、大小官吏的畫像;與曹氏聯姻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統治者畫像,如於闐國王和王後,吐穀渾慕容歸盈出行圖等;曹氏畫院的“都勾當畫院使”、“知畫手”、“都畫匠作”、“畫匠”等的畫像。

這一時期的供養人畫像,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而且這些畫像和題記為研究瓜沙曹氏統治河西的曆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五代宋初諸窟的壁畫,內容風格大都承襲前代。但在一些洞窟出現了敦煌石窟少有的題材。如五代第32窟西壁的《梵網經變》,北壁東側的《維摩詰經變》中還有“圍棋圖”等文化娛樂場麵。五代第19窟前甬道的《地獄變》等。

西夏、元時期,共興建和重建洞窟16個,榆林窟出現了最後的興盛局麵。這一時期的壁畫在題材和風格上都有自己獨到之處。壁畫題材主要有經變畫、佛像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等幾類。

供養人畫像中有人物和衣冠服飾迥異的黨項羌、回鶻、蒙古族貴族官吏和侍從的畫像。西夏早期壁畫藝術與宋代壁畫一脈相承,後期的第2窟、第3窟、第29窟與元代的第4窟、第10窟等典型洞窟的壁畫藝術表現了3種新風格。

一是中原繪畫風格,人物衣冠如道教神仙,線描精致流暢,變化豐富,色彩清淡典雅,這是受宋遼影響而出現的新的藝術風格。

二是藏傳密宗風格,人物比例適度,形象有明顯的尼泊爾和印度的影響,線描圓潤秀勁,設色冷峻濃豔,具有濃厚的神秘氣氛。

三是西夏藝術風格。這時期人物造型和服飾具有西夏的民族特征。第2窟水月觀音圖,第3窟文殊變、普賢變、西方淨土變、千手千眼觀音變。第4窟釋迦、多寶曼茶羅、不空絹索曼茶羅等是代表這個時期高度藝術水平的作品。

西夏榆林窟壁畫中,有一些科技畫卷十分有價值,如西夏第3窟東壁南側的千手觀音壁畫,可以說是敦煌石窟壁畫中反映科技史的傑作。

畫工在觀音的每隻手中描繪了一件當時社會生活中的物品,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工農業生產工具及其他物品的形象。其中的《釀酒圖》和《鍛鐵圖》最為有名。

據考證,《釀酒圖》中的釀酒裝置為釀造燒酒的蒸餾器。《鍛鐵圖》中冶煉爐上鼓風用的是豎式梯形木風箱。

1044年,我國就有了木風扇的記載。到14世紀初的元代,又將木風扇用於“水排”。我國采用木風扇鼓風進行熔冶,比歐洲早五六百年。邊遠的西夏銀鐵爐上,出現這種先進鼓風技術,說明早在八九百年前,鼓風箱在我國已得到普遍推廣。

觀音的若幹手中還拿有許多人物、動物、花卉草木、瓜果食品、建築物、兵器、法器、樂器、雨傘、瓶、盤、壇、罐、壺之類的各式容器,以及日月圖形等等,可以說是琳琅滿目。

實際上,曆代壁畫中都有反映古代科技方麵的畫麵,農業耕獲方麵的場景在五代第20窟、第36窟、第38窟中也有。壁畫中還有放馬、牧牛、拉趕毛驢上坡、擠牛奶、井上打水以及院落馬廄、牲畜飼養等方麵的畫麵。

清代時,榆林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鑿,第25窟、第3窟、第29窟可為其代表。窟中壁畫“西方淨土變”和“觀無量壽佛經變”所描繪的天國世界、樓台亭閣,再現了唐代高超的藝術技巧,再現了唐代歌舞升平的歡樂景象,幻化在漂渺虛無的佛國世界裏。

【旁注】

結跏趺坐 簡稱跏趺,指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兩足交叉置於左右股上,稱“全跏坐”,又稱“吉祥坐”;或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假如先將右腳掌置於左大腿上,後再將左腳掌置於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則名為“降魔坐”,或稱“金剛坐”。功能不同,名稱有異。

簫 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民族吹奏樂器,曆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簫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以“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兩種類別。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

古箏 又稱箏、秦箏,是我國一種傳統彈弦樂器,有著悠久的曆史。箏的形製為長方形,結構由麵板、雁柱、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眾喜愛。古箏名曲有《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鴉戲水》等。

瓔珞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瓔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它形製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

水排 我國古代一種冶鐵用的水力鼓風裝置,公元31年由南陽太守杜詩創製,其原動力為水力,通過曲柄連杆機構將回轉運動轉變為連杆的往複運動。人類早期的鼓風器大都是皮囊,我國古代又叫“橐”。一座爐子用好幾個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用水力推動這種排橐,就叫“水排”。

【閱讀鏈接】

犍陀羅藝術是以希臘、羅馬式裝飾手法,表現中亞和印度次大陸地區的題材。後來越過帕米爾高原流傳到我國新疆地區,為我國的繪畫、雕刻、建築、工藝美術帶來了希臘羅馬風韻。

清嘉慶年間,在榆林窟發現象牙佛一尊。象牙佛正名象牙造像,為象牙牙稍雕琢而成,狀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寬11.4厘米,下寬14.3厘米,厚3.5厘米。  造像分兩片扣合,內刻54個不同情節的佛傳圖,共刻279人,12輛車馬,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兩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騎象普賢,手捧寶塔,袒胸赤足,頭發呈波紋狀;象背鞍俱全,裝飾美觀。整個造像刻藝高超,刀法細膩,形製上表現了印度犍陀羅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