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瑰寶——敦煌遺書1
敦煌遺書主要是指1900年王圓籙道士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中發現的經卷和文書。敦煌遺書的年代上起東晉初期,下至北宋中期,內容分為宗教典籍和世俗典籍兩大部分,包括宗教典籍、官私文書、中國四部書、非漢文文書4大類,其中的宗教典籍占絕大多數。
敦煌遺書是研究中古中國、中亞、東亞、南亞相關的曆史學、考古學、宗教學、人類學、語言學、文學史、藝術史、科技史、曆史地理學的重要研究資料,價值巨大,對推動“敦煌學”的發展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
1900年的一天夜裏,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籙在第16窟甬道內一個側壁上發現一個小門,打開後,出現了一個方形窟室,發現窟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的曆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大量文物。
王圓籙一王作元錄,又作王圓祿,1851年生於湖北麻城人。由於家中貧困,為了生存,逃生四方。 清光緒初年,他進入肅州巡防營當了一名兵勇。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遊新疆。
1897年,王圓籙到達敦煌莫高窟,在窟南區北段,清理沙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兼四出布道幕化,漸漸有了些積蓄,於是在莫高窟第16窟東側建太清宮道觀,即後來的“下寺”。
王圓籙雇用敦煌貧士楊果為文案,冬春之間抄寫道經以供發售。夏秋之間,朝山進香者絡繹不絕,於是他讓楊某在第16窟甬道內設案,接待香客,代寫醮章,兼收布施,登記入賬。
1900年,楊果坐在第16窟甬道內,返身於北壁磕煙鍋頭,覺有空洞回音。他懷疑洞內藏有密室,於是告訴了王圓籙。 王圓籙來到第16窟甬道,在側道壁上發現了一個小門,打開後,果然看見內室,積滿寫卷、印本、畫幡、銅佛等。
就這樣,藏經豐富的“藏經洞”被發現了。
藏經洞發現之後,王圓籙首先趕往縣城,去找當時的敦煌縣令嚴澤,希望能引起這位官老爺的重視。可惜的是,不學無術的嚴澤毫不在意,竟將藏經洞裏珍貴的經文當作一堆廢紙。
在此之後,新上任的敦煌縣令汪宗翰是位進士,對金石學很有研究。王圓籙就向汪宗翰報告了藏經洞的情況。汪宗翰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去莫高窟察看,並順手揀得幾卷經文帶走。他還留下一句話,讓王圓籙就地保存,看好藏經洞。
兩次找縣令沒有結果,王圓籙仍不甘心。於是,他又從藏經洞中挑揀了兩箱經卷,趕著毛驢奔赴肅州。他風餐露宿,曆經艱難終於到達肅州,找到了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台廷棟。
令王圓籙同樣失望的是,這位廷棟大人瀏覽了一番,最後得出結論,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就此了事。
幾年過去了,時任甘肅學政的金石學家葉昌熾知道了藏經洞的事,對此很感興趣,並通過敦煌縣令汪宗翰索取了部分古物。但葉昌熾並沒有采取措施對藏經洞采取有效的保護。
直至1904年,甘肅省府才下令敦煌的經卷就地保存。可遺憾的是,這一決定沒有得到貫徹和落實。
據後來的專家考證,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原本並非用於藏經,而是用於紀念。原是附屬於第16窟的一個小洞,專家考證時被編號為第17窟。
藏經洞身為正方形,邊長3米,四麵牆高2.6米,窟頂為覆鬥形,最高處離地約3米。洞內西壁南端有一龕,內嵌一座高1.5米、寬0.7米的石碑,俗稱“洪辨碑”。
迎著洞門緊靠北壁的地上築有一個低壇,壇上置放著一尊彩色僧人塑像,塑像背後的北壁上有壁畫。
這尊塑像是唐代洪辨和尚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連眼角魚尾紋都清晰可見,據推測,它是洪辨圓寂後弟子們依照其生前模樣塑造的真人像。那個低壇就是洪辨坐禪的禪床。因此藏經洞實際上是洪辨的影窟,相當於世俗的宗廟和祠堂,是為紀念而設。
洪辨和尚俗姓吳,即敦煌人俗稱的“吳和尚”。據史料記載,唐大中年間的848年,敦煌富紳張議潮聚結漢族、回紇族、羌族、吐穀渾族等各族受盡吐蕃欺淩的民眾,乘吐蕃內亂,一舉收複瓜州和沙州。後來張議潮歸順唐王朝,受封為節度使,而洪辨和尚也因功受到朝廷冊封,成為“河西都僧統”。
藏經洞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共有5萬餘件。其中,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他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希伯來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賬冊、曆本、契據、信劄、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
這些藏品的製作年代上起東晉初,下至北宋中期,其中數量最多、價值最大的是古代經籍文書,被稱之為“敦煌文獻”。
敦煌文獻的內容,涉及到天文、曆法、醫藥、曆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宗教、社會、民俗、民族、哲學、邏輯、經學、諸子、文學、曲藝、戲劇、音韻、語言、文字、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翻譯、王朝律令、地方法規、均田文書、爭訟、婚姻、結契、農業、水利、畜牧、獸醫、印刷、裝幀、商業、貨幣、會計、旅遊、紡織、冶鑄、建築、石油、檔案、交通、通訊、占卜、相術、榜示、轉帖、印章、模拓、拓印、花押等等,範圍之廣,幾乎無所不包。尤其難得的是有大量失傳的古佚文書,價值之大,無與倫比,被譽為“古代學術的海洋”。
敦煌發現的這些典籍,是了解古代社會、文化和美術的重要依據。它博大精深,取之不盡,大大豐富了敦煌文化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門新的學問,即敦煌學。
另外,藏經洞的文獻資料不僅限於我國和漢民族,還涉及到我國境內不少的古代民族,如匈奴、烏孫、羌族、樓蘭、龜茲、於闐、粟特、突厥、吐蕃、回鶻,以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吉爾吉斯、哈薩克斯坦、波斯等國,具有極大的國際意義。
【旁注】
刺繡 我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針線在織物上繡製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即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刺繡在我國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曆史,形成了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刺繡。
進士 我國古代科舉製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隋代於605年首次開的進士科,被視為我國科舉的開端。科舉製度是我國曆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製度。
金石學 是我國考古學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銅器和石刻碑碣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偏重於著錄和考證文字資料,以達到證經補史的目的,特別是其上的文字銘刻及拓片;廣義上還包括竹簡、甲骨、玉器、磚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吐蕃 7世紀至9世紀時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權,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是西藏曆史上創立的第一個政權。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了勃勃生機。吐蕃王朝崩潰後,宋、元、明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孤本 某書刊僅有一份在世間流傳的版本;亦指僅存的一份未刊手稿或原物已亡佚,僅存的一份拓本。現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即我國唐代868年印刷的《金剛經》卷,就是孤本。由於孤本隻此一家、別無分號,所以為世人所重。
占卜 我國古代先人借助龜殼、銅錢、竹簽等物品來推斷未來吉凶禍福的一種手法。由於古代原始民族對於事物的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來指示行動。但自然征兆並不常見,必須以人為的方式加以考驗,占卜的方法便隨之產生了。
【閱讀鏈接】
由於藏經洞封閉了近千年,這個謎便堪稱千古之謎。敦煌學專家、學者們鑽進浩如煙海的敦煌遺書資料中仔細地查閱,從未找到解謎的文字記載,隻好另辟途徑,根據其他曆史資料進行推斷,提出了多種假說,試圖解開這個千古之謎。主要說法有以下這3種:避難說、廢棄說和書庫改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