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瑰寶——敦煌遺書3(2 / 3)

故事賦又稱作俗賦,為一種以通俗韻文形式演唱故事的賦體作。敦煌遺書中有故事賦5篇,為:《晏子賦一首》、《韓朋賦》、《燕子賦》甲乙本和《醜女賦》。

敦煌故事賦以口語敘事為主,行文暢順,自由押韻,具有說唱的特點。同時作品情節曲折,跌宕起伏,並多以擬人、比喻等手法表達深刻的社會主題,具有寓言故事的某些特點。

曲辭類為配合音樂、合樂歌唱的一類作品,包括曲子詞、俚曲小調、佛曲等。有的還可配合舞蹈演出,故又稱之為樂舞文學。

這類作品的主要特點是以聲定文、由樂定辭,多為長短句形式,有一定的格式和調名。它們多為民間作品,基本上產生和興起於唐五代時期。

敦煌曲子詞,或稱敦煌詞,指的是敦煌遺書中保存的唐五代時期的燕樂曲詞。燕樂是始於隋代而盛於盛唐的樂曲,主要是隋唐新聲。燕樂都伴有曲詞,這就是詞。詞與音樂密不可分,有時詞與樂、舞同時表演。

佛曲本指唱經或讚歎歌詠佛經的聲調,即所謂梵唄,其發聲形成一定的曲調,如同歌曲。佛曲也就是專為佛讚而設的曲調,與之配合的歌詞便是作為文學文體的佛曲曲詞,其體式接近敦煌詞。

敦煌佛曲,曲詞譯自梵語,用以唱經勸世。有的不再采用原有曲詞,而借用燕樂或民歌曲調以唱經勸世。敦煌佛曲包括《悉曇頌》、《好住娘》、《散華樂》、《歸去來》等。

俚曲小調曆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易於在民間流行。它一般按時序歌唱,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和思想。

俚曲小調語言通俗易懂,抒情率直真誠,情感質樸深切。在表現形式上以“套”出現,以時序組織篇章,雖篇幅一般較長,容量較大,但易於記誦傳唱,樂於為民眾接受。

敦煌俚曲小調不同於佛曲,其中有的是唱誦佛教內容的,有的則是歌詠世俗生活的。

詩賦類是以詩和文賦為體創作出來的一類作品,包括騷體、古體、近體、歌行體詩和文賦。文賦不同於主要用於講故事的俗賦,而是重在述誌、抒情、狀物。此類作品曆史久遠,數量巨大,內容豐富。

敦煌文書中保存的詩歌作品很多,有詩歌寫本約400卷,詩歌超過3000首。詩作範圍廣泛,形式多樣,風格各異。

敦煌詞有60餘調,基本上是民間詞。敦煌詞具有作者麵廣、取材多樣等特點。它保存了詞的早期形態,其字數、句式、韻律上顯得較為自由靈活。

敦煌詞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了社會中下層人物的心聲和願望,其思想感情真摯,抒情表意直率坦誠,風格質樸,語言淳樸自然,活潑生動。

敦煌文學中的小說類是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誌人、誌怪小說以及唐人傳奇小說相類似的作品,包括佛教感應記、靈驗記、人冥記、非感應故事小說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篇幅較短小,以散文敘述為主,大量使用民間口語,通俗易懂。

敦煌散體文類作品,或稱敦煌文,是指具有文學色彩的散見於敦煌遺書中的表、疏、狀、啟、帖、碑、銘、傳、論、錄等等。

這些作品中不乏抒情、狀物、論理、表意之作,不僅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富有文采,生動地反映了敦煌及西北地區的社會生活圖景和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

雜著類指除了上麵所說的5類之外的一類,包括書儀、寺廟雜著、偈、讚、歌訣等。

書儀即書牘文範,主要用來為書信類等實用性文書的寫作提供一套文體規範和用語模式。  敦煌書儀包含著極為豐富的社會文化生活史料,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歲時文化和濃鬱的民情習俗,體現了唐五代士庶階層的行為、思想意識和道德風尚。

書儀語言結構基本上采用駢體,注重文章的辭藻華麗和音樂和諧,一些作品在抒情狀物方麵可以說達到了一種出神入化、水乳交融的境界。

偈是梵語“偈陀”的簡稱,本為佛經以及禮佛儀式中的唱頌詞,有時也譯作偈頌。大多偈文出現在經中或經後,單獨成篇者甚少,且語言散化、抽象,又不押韻。而敦煌偈文則多數獨立成篇,語言形象、押韻,文學色彩濃鬱。

敦煌遺書中的偈頌約有80多件寫本,它們反映了佛家生活的諸多方麵,或誦詠佛祖、淨土,或讚揚功德修行,或唱頌出家修道和佛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