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首爾:世界負責流動,不負責與你成長(3 / 3)

房東並沒有現場演繹收到信件後的哭天搶地,她啜了一小口真露燒酒,夾了一塊螃蟹,配著米飯,吃得很專心、認真,能從容咀嚼食物的人才是篤定的。然後,她將當初的決定告訴了我——事實上,能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決定呢,無非就是放棄這個變心的男人,嫁給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日子照舊,隻不過“東淘西逛”這種習性,並不會因為伴侶的缺失而改變。房東堅持每周去一次風物市集,一張老舊的明信片、一把斑駁的椅子、舊書扉頁上的一段題字,又或者是一隻黑陶的碗、一把殘破的壺、別人家攤位上的一盞台燈,都會讓人在刹那之間被擊中,那些老舊物件上含蓄而神秘的氣場與人當時當刻產生了某種聯結,就像你在美術館裏凝視一幅古老的肖像,而畫中的眼睛也在另外一個時空裏凝視著你。就在這樣的凝望中,她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這個人,音容身形,分明就是那個不要她了的前男友。隻是,當他轉過身來的那一刹那,她看到了被燒傷的皮膚。

這分明是一個二十多年還未被拆穿的騙局,而有一種謊言,叫作善意。

那麼,已經四十歲的房東太太要做的,就是“給我再去相信擁有的勇氣,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她開始倒騰這間離家不遠的、母親留下來的空房子,就像帕慕克締造的純真博物館。在功能上,它是寄宿旅館;在情意上,它是回憶博物館。她把那些年和男友從各大市集淘來的大物件小玩意兒一一擺放陳列出來,而它們,對於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來說,是保密的——現任丈夫,和從來沒有再發現過她的前男友。

一直覺得“念舊”是種惡習,時常誘拐著人去無病呻吟;而房東太太的這種應對方法並沒有讓人覺得患了“回憶作死症”。每個人都能找到暗月裏的黃金年代。對我而言,是老羅唱的: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不要被一個發明變成電腦兒童。對大多數人而言,就是那句經典: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向後推,直到回到往昔歲月。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堅守一些東西。就像遠古的人總要保存火種一樣,因為總要,因為值得。

“所以,這台老鍾是不走的,你特意讓它停留在那一刻?”我像是明白了什麼。

“幾年前,這台老鍾到年紀了,罷工了,我突然意識到,索性就不去找人修理了吧,讓時間凝固在某一個節點也挺好。於是就人為將其撥到了九點半,那個點,非要說起來,就是我收到分手信的時間。”房東依舊麵無表情。

失去了功能的鍾隻是一個裝飾嗎?我們無法讓時間停止,可是鍾卻可以停頓在一個時刻,一個我們在充滿了無常的生命裏期望凝固、期望能夠永遠的時刻。時間也是信物的一種,這就是兩人關於生命中希望就此永恒的故事。

好萊塢電影《朱麗葉的信》裏,故事就是從女主角在維羅納石牆的夾縫裏發現了一封來自幾十年前的情書而展開的。我所看到的這些信物,和房東太太有關,和她的青春有關,和那個陪伴她青春的男人有關,它們是另外一個時空與你的聯結。就像後來她也開始在風物市集上租了個攤位,賣起了二手貨,也許是想為這些舊貨找到從前的主人,也許想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也許,隻是對它們有著一種不可名狀的觸動。有時候她也在市集裏逛,看到中意的繼續收為己有。

也是在一年前,她無意中得知男人的妻子過世。明明知道那個人就在樓上,卻從沒再踏上過樓,而是每天變著法子做兩份午餐,綠豆煎餅、紫菜包飯、紅豆粥、拌飯、血腸、豆腐、米腸、韓式豬蹄、韓式辣炒年糕、湯麵。而老頭安心吃免費餐的理由則是“獨居者特有的福利”——輪到房東太太騙人了,她也要給他一個巨大的謊言,兩兩扯平。

房東太太並沒有因為“重逢”而擾亂其他人的生活,這個“其他人”包括前男友和他現有的家庭,以及房東太太的丈夫和孩子——這決然不是一起惡俗的“婚外戀”,相反,她一個人,小心翼翼地保護著所有人,盡最大努力把控著情懷和現實的距離。

日子總是明辨是非的,讓世界負責流動,不負責與你成長,所有的對待和處理都要曆經年月才能淡定自如。多喝了幾口真露燒酒,我也開始問自己,是不是少數幾樁“我們不合適”的背後真的存在隱情?我所有的快樂和不快樂,說不定到後來隻是一場騙局,真是,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在沒有再見到他之前,我總是安慰自己‘你走了真好,不然總是擔心你會走’;然後,他就出現了,隻是,我的快樂僅僅是知道他樂悠悠地吃完飯,賣著他喜歡的古董衣服。”默默地愛,默默放棄,不打擾,是房東作為一個女人的溫柔。

因為你,我始終心存美好。

因為你,我永遠相信愛情。